相看两不厌,唯有好篇章
2021-03-09蒋木香
蒋木香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探究性的阅读实践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阅读的继承,也是创新,要想让它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优势,教师必须对它准确定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形式主要有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种。其中,群文阅读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形式,就是为学生制定出特定的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文章,从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它是将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的结合性教学,这些文章或在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或有内容上的相通之处,采取群文阅读的形式能实现教学的整体建构。本文从小学群文阅读课程的类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学群文阅读课程类型
1.单元形式的群文阅读课
通过翻阅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整本教材都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划分的,每个单元包括四篇文章,一个单元的文章在主题上都是一致的,这为教师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便利。如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三单元有《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的主题都是赞颂大自然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学习他们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所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来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章的学习学会这类文章的鉴赏方法,提高语文水平。
2.略读课文整合的群文阅读课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里都会增加几篇略读课文,作用是对单元内容作补充,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知识积累。这些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比较低,学生只要了解内容就行了,一般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如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如果只选取《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这两个神话故事作为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难免显得有些单薄,增加了《海的女儿》这篇课文后使得单元内容丰富起来,也更突显单元主题,与前两篇课文相互呼应。
3.综合性的群文阅读课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学习版块,里面提供了很多与单元主题相符合的阅读材料,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群文阅读形式。对这些阅读素材,教师要进行比较教学,一是这些素材之间的比较,二是他们与精读课文的比较,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不少于40万字。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小学生在阅读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教师必须抓紧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通常将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这就有效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果一堂课能阅读4篇文章,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量就能增长三到五倍。阅读量增加之后,学生的视野也会随之开阔,有利于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上有很大的自主权,选取哪些阅读材料、确定什么样的主题、怎样組合都是教师在课前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必须慎重选择。教师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文本特点,选择一个教学切入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他们进行关联。如在进行以“英雄”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设立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使学生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在价值观的树立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传达不同内涵的价值观,最后回到当下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在人物描写方法上,为了表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选择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本。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教师可以将《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颁奖词三则》作为此次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在对象上,既有古代人物又有现代人物,能很好地反映“英雄”时代内涵的发展;在形式上,既有古文又有白话文,体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在范围上,既有中国文学又有外国文学,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在表达方式上,既有记叙类、议论类,也有演讲辞类,形式丰富,能让学生掌握多种表达技巧。通过精心设计阅读的文本组合,能全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整合教学目标
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表现在教学中,就是通过阅读快速提取信息,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阅读的速度和阅读能力是成正比的,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速度越快,效率越高,阅读能力就越强。提高阅读效率需要通过不断进行阅读实践来锻炼。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一般会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阅读三到四篇文章,在时间的压力下,学生只有更加专注阅读材料、加快速度才能完成阅读任务。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为了提取有效信息,学生会自觉探索信息筛选技巧,从而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群文阅读不同于单篇课文阅读,在阅读目标的设立上要突显综合性,不再以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作为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对应具体、细化的目标进行整合,注重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如在进行以“自然”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时,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感情,背诵优美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可以整合为通过比较阅读从语言、修辞和描写方式等方面分析这几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掌握自然景物的描写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可以整合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3.“求同存异”,感悟主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精读、略读、默读和诵读等阅读方式,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技巧快速提取文本信息。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以单篇文章阅读为主,教学内容仅限于一篇文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群文阅读则通过文本的比较、综合阅读、精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各种阅读方式都能为学生所用。
“同”主要是主题相同,教师要抓住群文在主题上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主题。如上述的“英雄”主题,“英雄”的内涵在不同年代是不一样的:在战争年代,英雄是像黄继光、邱少云、王二小那样的为国捐躯、英勇战斗、勇于牺牲的人;在和平年代,英雄则是像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那样的为祖国各领域科研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在当今时代,英雄也可以是路边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勤恳敬业的门卫大叔、辛苦工作的外卖小哥等普通人。教师要抓住群文阅读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丰富学生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尽可能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
所谓“异”是指群文的艺术特色。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在结构、语言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才具有独特性,呈现出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文学作品的看法是不同的。如在进行《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一部分的群文阅读时,学生对《山行》这首诗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觉得这首诗就是单纯的写景诗,诗人选取了山、小径、人家、枫叶等意象,营造了静谧、萧瑟的气氛;有的学生提出,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年老迟暮的感叹和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主要是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性,教师在群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性地阅读文本,不仅探究一种文本的多种解释,还要探究群文之间的差异,从而体会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较于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发挥着独特优势,是一种值得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是多篇文章的组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适当增加群文阅读的数量和难度,依照教学目标的框架,选择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在“求同存异”中深入理解文本。
参考文献:
[1]王兆宁.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05).
[2]章可欣.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02).
[3]刘娟.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偏失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8,(08).
[4]王敏.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02).
[5]彭亞.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9,(09).
[6]李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7,(08).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