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1-03-09李辉
李辉
[摘 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学习信心,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遇到较大的数据和步骤多的题目时要冷静分析,逐步计算。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在形式上、内容上要灵活新颖。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认真细致
计算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数学计算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数学中的一些概念需要通过计算引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思路、步骤和结果也需要通过计算来实现。几何知识的教学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这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也离不开计算。至于简单的方程、比例、统计图表等知识,都与计算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学生入手,认真、严格地进行训练。
一、提高认识,树立信心,加强低年级计算能力训练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学习信心,计算时要认真细致。数据较大和步骤多的题目要冷静分析,逐步计算。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多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要加强低年级计算能力的训练,要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掌握,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改进练习计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达到目的。但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做很多单调的计算练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无法得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设计多种形式灵活的练习,有针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和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运用学生的积极竞争心理,设计一些基于计算的数学游戏和计算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促进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业写评语的方法,给学生的错误加上评论,找出错误的原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因人、因题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三、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题卡,教师要把这本口算题卡充分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计时做,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学生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能切实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过好计算关,提高计算能力。口算训练可以利用数学早读、课前准备等时间进行,可以时常进行听算、口算比赛等,反复练习,以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小学阶段乘法口诀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看似复杂的乘除法计算,都是由很多个乘法口诀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组成的。因此,对于在计算方面比较困难的学生,低年级常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表内乘法和10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程度,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从而促进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避免计算马虎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部分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经常把5写得像3,把0写得像6;竖式对位不整齐;一些学生没有准备草稿本,遇到口算不能解决的就在书上和桌子上写竖式;计算前不估算,计算后不验算等。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要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获得较高的计算正确率,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第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判(判断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第二,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否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二查演算过程,可以验算或者重新算一遍来验算过程是否正确。第三,培养估算的习惯。一是计算前进行估算,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计算后进行估算,判断得数是否正确合理。第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演算。即便是在草稿纸上演算,也要做到书写工整和有序排列,以便检查。
五、弄清算理,及时改错,并分析出错原因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小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只有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错题也是一种资源,不要轻易放过。面对错题,认真分析出错原因,找到自己薄弱的地方,及时弥补。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粗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作为教师,不应一味责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而应引导和帮助他们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对症下药,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六、对易错、易混淆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
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讨论、分析两组题的不同之处,能提高学生对这些容易混淆题目的辨识能力。我在所教班级运用了对比练习的方法,通过一学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有较大提高,在期末调研考试中,计算题部分的得分率达到98%。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每一名学生都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类似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的作业效果。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要达到预防效果。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安绪.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 2014,(11).
[2]陈 萍.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上), 2016,(01).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