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对方角度写劝说文的教学探究
2021-03-09赵庆
赵庆
摘 要 劝说类写作受到重视,写作之前,要分析写作情境,研究劝说对象,包括劝说对象的认知立场,社会身份,情绪状态,确定写作内容,还要必要的支架,注意劝说方式。
关键词 劝说任务;情境;内容;支架
近年来,劝说类写作逐渐受到重视。劝说文的写作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很多学生在写劝说文的时候,容易受到议论文写作说理的影响,往往把讲道理作为写作的重点,或是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是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陈述理由,忽视了劝说文写作中任务情境的复杂性,导致达不到应有的劝说效果,甚至有的时候适得其反。所以,在任务型劝说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复杂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曾克阳老师执教的《站在对方角度劝说》的课堂实录为案例,把写作目的、劝说对象、劝说方式等要素置于口语交际之中,探討在任务驱动下写好劝说文的方式和策略。
一、明确劝说任务,分析写作情境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劝说文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有什么劝说的任务,这些任务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生明确了劝说的任务,也就明确了自己的写作情境。但是有些抽象的写作任务是不能简单地转化为写作情境的,只有把写作的目的具体化,把各种任务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学生才能基于具体的写作情境进行劝说,写出来的劝说文才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我们先来看一下曾老师的教学片段1:
出示写作任务
因为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总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大学生小林出于安全考虑,迫于无奈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老林。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林进行了处罚。老林表示以后不会再犯。但他对儿子报警的行为恼怒不己,认为儿子是小题大做,没有孝心,诚心让自己出丑。
你作为老林的朋友,请给他写一封劝说信,疏解一下老林的情绪,疏解一下他们的父子关系。
从曾老师出示的写作任务可以分析出这里面一共包含了三个写作情境:一是写一封劝说信,这说明文章不但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还不能伤害父子双方的感情;二是疏解老林的情绪,让老林变得心平气和;三是缓解父子关系,让老林和儿子化干戈为玉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首先要对写作任务情境进行全面的分析,防止出现遗漏,通过对劝说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写作任务情境。从这个课例任务情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牵涉到的任务情境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先后、主次、显隐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首先是先后关系。在这个写作任务情境中,作为父亲的老林显然是明白安全重于泰山的道理的,我们如果在劝说的过程中给老林大谈特谈交通安全等道理显然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劝说老林的关键在于及时疏解老林恼怒的情绪,这样的劝说才是有针对性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先给老林“解气”,再帮助老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林心中的气消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父子关系自然就会得到缓解。这是写作任务情境中的先后关系。
其次我们来看主次关系。要想圆满完成此次的劝说任务,主要是考虑老林的切身感受,这也是本次写作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劝说者的特殊性——老林的朋友。两者之间这种特殊的身份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到劝说的内容和劝说的方式,例如在劝说之前可以进行一番调侃,然后再安抚,在这里虽然是次要关系,也是要引起学生们注意的地方。
最后是显隐关系。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只是疏解情绪并不能改变老林对这件事情本质的认识,更不能缓解父子之间的矛盾。所以这次劝说还包含一个隐性的任务:让老林认识到高速公路打电话的危害性。因此,这次劝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老林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儿子行为的正确性。
我们在进行写作任务情境的分析时,如果厘不清各种任务的关系,后续的劝说文写作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研究劝说对象,确定写作内容
劝说文的写作特征之一是“为读者而写”,这也成了劝说文写作教学的一个共识。劝说文的写作内容是由劝说对象决定的,我们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劝说对象的认知立场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读者的认知语境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们的劝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曾老师指导学生站在接受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老林的怨气在于他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这就帮助学生找到了老林恼怒的真实原因,为疏解老林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
2.仔细研究劝说对象的社会身份
人的社会身份首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中,劝说对象和他人的身份关系不但包括劝说者和被劝说者的关系,还包括被劝说者在任务情境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家庭伦理和孝道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小林举报父亲,父亲老林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自然认为小林不够尊重自己,认为这是儿子没有孝心的表现,这也是老林生气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劝说者就要站在父子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老林的朋友,一般会和老林有一些共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有一些共同之处,两个人之间还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友谊。这样,劝说者肯定比其他人更容易理解老林的内心感受。学生如果不能理解老林和朋友之间的这种友情,不能体悟老林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没有在劝说文写作中将这些情感展现出来,肯定达不到理想的劝说效果。
3.细心感悟劝说对象的情绪状态
劝说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劝说对象所处的情绪状态是我们劝说者应该关注的内容,理解是人际交往和谐共处的前提。
我们再来看一下曾老师的教学片段2:
师:劝说时除了要有理有据外,还要注意什么?
生:劝说的语气。
师:对,谁再来“劝说”一下,注意你的语气。
生:老林啊,好久不见,听说你因为驾驶违章被小林举报的事情,我也十分震惊——哪个当爹的被孩子举报了能想得开?你现在还好吧?小林就是冲动,他哪想过举报会给你带来面子和心理上的伤害呢?真是好心办了难堪的事儿!但孩子一定是有难处的,他一定是看劝你不管用,又想保护家人安全才这么做的。念在孩子也是为你和家人好,你别再生气了。
从“我也十分震惊——哪个当爹的被孩子舉报了能想得开?你现在还好吧?”等语言中,我们能看出这些劝说是有情感温度的,从“好久不见”等词语中,也让我们明白具备共情能力,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在任务驱动劝说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被劝说者的言行,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共情效果。但是共情和积极的关注都要掌握一个“度”,在适当的共情和积极关注之后,应该由原来的对方参照体系顺利过渡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观点上来,做到立场坚定,这样才能达到劝说的真实目的。
三、提供必要支架,改善劝说方式
学生在写劝说文的时候,往往是为了说理而说理,并不注意自己劝说方式的选择。即使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时要依据任务情境采用合适的劝说方式,学生也未必能够做到。为了保证学生从“知道”到“会用”,作为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
在选择劝说方式的时候,学生要先有一个接收者的立场和意识,这是劝说和交流的前提,如果我们在劝说中一味应用“应该”“指出”,不仅不能和被劝说者友好交流,还可能适得其反。在劝说的时候应该先通过亲切的语言和语气拉近双方的距离,在说理的过程中既要表述通俗易懂,还要语气委婉,且不能内容空洞、语气生硬。再者,在进行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多运用一些疑问、反问的句式,做到绵里藏针,语气委婉但能讲道理,这些都体现了劝说者和被劝说者的文化修养。我们在指导学生注意劝说方式的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支架。
首先,指导学生要注意改善自己的言语表达形象。祁寿华在《教学与实践》中说:“你在文章中就某个题目进行论辩的同时,也在向读者塑造和传递自己的某种好与坏、对与错、正与反的形象,影响着读者对你的看法。”俗话说得好:“有理不在言高。”劝说中的风度、气场和人情味,被劝说者都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当然,采用任何劝说方式,都不如真实的劝说,课例中的小林劝老林除了顾及全家人的生命安全之外,更多地表达出了对父亲安全上的诚挚关心。作为劝说者要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会让听众觉得劝说者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其次,指导学生要注意改善说理的方式。作为劝说者,与其说一堆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说理方式。例如在曾老师的课例中,曾老师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权衡利弊,与其和老林直接说交通安全,不如指导学生站在老林的角度对“老林开车打电话” “小林报警”作权衡,得到的劝说效果会更好。教师在写作中要指导学生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用联系的、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帮助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理性分析问题,学生写出的劝说文才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劝说文是以影响他人思想、观点、情感和行动等为目的的一种文章样式,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劝说文,就要指导学生明确写作任务、科学确定写作内容、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支架。学生掌握了基本策略之后,再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就能写出更有说服力的劝说文。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横山桥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