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失范及矫正

2021-03-09李莹杨淑萍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归因理论道德行为大学生

李莹 杨淑萍

[摘 要] 在被多元价值文化充斥着的转型期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产生偏差,出现知行脱节、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高校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归因理论视角,从克服归因偏向、进行正确归因训练以及提高教师归因管理准确性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提出建议。

[关键词] 归因理论;大学生;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1-0012-03

在个人品格结构中,道德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地位。因为在评价一个人品德如何时,不仅要看他是怎样说的,即具有怎样的道德认知,更要看他是怎样做的,即具有怎样的道德行为表现,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是检验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21世纪新时代的社会中,大学生处于鱼龙混杂的复杂社会环境下,道德认知难免产生错误和偏差,不同程度上导致道德行为失范、知行脱离,对其本身和他者的道德养成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心理学理论在学校德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学者专家从归因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德育发展、解决德育问题。本文从归因理论视角出发,在具体阐述归因理论基础之上探讨其在大学生道德行为培养上的应用。

一、归因理论内涵及发展

1.归因理论的内涵

“归因”是指人们怎样解释自己的或者他人的行为结果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人们随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1]。易言之,就是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做出的解释和评价,并且这种解释和评价会影响人们对后来的不同事件的知觉,以及随后产生的情感和活动。归因理论大致可分为两个研究领域:归因认知过程论以及归因效果论。前者关注人们如何归因、其中的认知过程与归因的影响因素,后者注重归因会引起人们哪些情绪、何种动机以及行为的变化。

2.归因理论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作为归因理论的创始者,于1958年发布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具体阐述归因理论,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海德指出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分为内部(个人)原因和外部(环境)原因。前者是指个体的动机、情绪、性格、能力、身心状态、努力程度等个人因素致使行为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因素导致行为产生的原因,比如天气情况、环境气氛、运气好坏等,厘清导致行为的原因,是有效控制个人行为的关键。海德对行为原因的具体分类在归因理论的研究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归因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对应推断理论,以期探索人们的外显行为表现是否有对应的内在属性和特质。具体来说,就是对个体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结果进行推导,得出个体进行此项行为的意图和动机,在此基础上将外显行为与内在意图进行比对,推论行为发出者所对应的内在特质。对应推断理论关注的并不是归因的结果,而是归因的具体过程。

随后,维纳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将研究重点转向归因效果,将人们的行为与其动机和情绪结合并探索其中的变化規律及关系,认为人们对行为产生原因的评价和解释会对随后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即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情感反应、期望和行为。这种归因方式将归因、情感、动机、行为联系在一起,其逻辑为:行为结果归因→知觉反应→对行为后果的干预→后继行为。[2]维纳在海德的经典原因分类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探索,形成了三维度六因素的归因模式。六个因素具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这六个因素又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3]不同的归因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后续的情绪和行为。比如,一个日常非常懒散、不务正业的健全人导致自身生活穷困潦倒,这种现象是源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性因素导致的,人们不会因此而表示自己对他的同情,反而会鄙视他,这种鄙视情绪会成为这个人对自己的失败负有责任且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善现状的意识线索,如若此人接受该意识线索,他必将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上进,从而产生内疚和羞愧的情绪,这种归因能够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产生良好的行为期待,对个人的后继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

在教育学中,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4]。

关于失范的含义,在著名教育家涂尔干看来,是指一个人与社会化相反的状态[5]。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各种复杂因素的叠加使得大学生自身行为有时违背道德规范,打破道德底线,出现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笔者主要从大学生社会道德行为和学校道德行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大学生社会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

社会公共道德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的最一般条件”[6]。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许多西方社会价值观念传入我国,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观念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消极影响,使之价值观念产生混乱,对社会道德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许多大学生在社会公众场合出现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一方面,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我们经常看到大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过斑马线不看信号灯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会对个人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还会使大众怀疑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降低我国高等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利用网络打游戏、聊天、看电影、交友等,部分学生深陷其中而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网络作为一个具有虚拟性、隐匿性的社会环境,使得现实生活中具有约束人们行为作用的道德规范的实效性大大减弱,导致了由于网络语言暴力而出现的网络霸凌等,对受害人的身心会产生极大的伤害。由于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如果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做出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那么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这种不良行为会影响到他人,造成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不良行为的模仿学习,若一旦部分人的道德缺失行为蔓延开来,便有造成整个社会中道德缺失的可能。

2.大学生校园道德失范的表现

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校园情境中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在学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要务,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实践能力层面的学习都需要大学生认真对待,但是部分大学生无视校规校纪,纪律观念淡薄,不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校园规章制度,而且大学期间对自己人生没有明确规划,将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了打游戏、谈恋爱等事情上,消极对待学业,在期末考试期间突击学习,甚至出现作弊等违纪行为。其次在其他日常校园生活方面,非常突出的是大学生消费行为失范。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新颖商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使许多大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新款手机、电脑等更新换代较快的电子产品而盲目消费,他们错误地将名牌产品的消费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通过炫耀、攀比消费等方式获得“自我效能感”。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大学生经济条件达不到自身实际消费能力而选择超前消费,比如使用各种“花呗”“借呗”等APP以及“校园贷”等方式进行消费。因此,错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失范,无形之中会对校园及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

三、归因理论在大学生道德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道德行为一定程度上是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在人们道德行为外显的过程中,这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基于上述维纳的逻辑模型“行为结果归因→知觉反应→对行为后果的干预→后继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进行合理归因,从而矫正道德认知,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1.克服惯性归因偏向,形成正确道德认知

在维纳的三维度六因素的归因模式中,对不同行为的原因来源和性质进行了详细划分,大学生大部分的不良行为都能够在其中进行梳理归类,但是主体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中产生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归因偏向。在进行归因时,主体应克服常见的“活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差异”以及“趋乐偏向”。具体来说,前者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易将原因归于内部个人原因,对自己行为进行归因时易偏向环境,也就是将自己行为的原因外在化,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内在化。比如学生A和学生B因为争执打了起来,学生A归因于“学生B冒犯了A”,而不是归因于“学生A具有攻击性”,同是一种行为,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之外的因素,他人行为则归因于个人特质。这是“活动者(自我)”和“观察者(他人)”的知觉集中点或看問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后者“趋乐偏向”又称为“利己主义偏向”,是指人们有居功自傲而避免对失败负责的倾向,即把积极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环境因素。比如某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奖项,其本人更有较大可能归因于自身能力出众或者努力过人而非对手实力薄弱等外界因素;某学生在食堂打饭插队,更有可能归因于食堂人多以及环境嘈杂,而不是归因于自身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学校情境中,面对种种归因偏向,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归因时要避免上述归因偏向,使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归因习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他人的道德行为归因时也要自觉克服归因偏向,以正确认识自己道德认知产生的偏差,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期形成更佳的道德人格,激发良好行为动机,展现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2.进行正确归因训练,强化良好道德行为

大学生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客观归因,能够帮助其自身形成良好动机和期待,影响后续道德行为表现。但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指导下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归因训练,提高其归因能力。所谓归因训练,就是通过一定的认识程序,掌握正确的归因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第一,理论指导,组织大学生进行归因理论的学习。大学生学业上自主学习时间较多,离开了高中时父母老师的时刻关照,更多的时间需要自我教育,但是当代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律精神,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道德行为示范,出现考试作弊、沉迷网络、炫耀型消费等等不同方面的现象。通过对归因理论的认知,引导大学生审视自身所存在的不良行为,科学归因。第二,给学生展示学校情境和社会情景中大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经典案例,作为行为发生的观察者,学生更容易形成“旁观者清”的客观认知,从第三方的角度立体看待他人的道德行为,对不同情境下的道德行为进行归因,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本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三,个人归因经验交流。引导大学生思考自身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优劣行为进行归因,不同主体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归因结果,讨论其归因是否存在偏差。第四,强化矫正。在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归因时,对于正确的归因方式,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进行正强化,促使学生在归因过程中正确认识到自身道德行为展现的原因,继续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及时改正不良行为;对于学生错误的归因,教师应干预其归因中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结果进行客观正确的知觉反应。

3.坚持学生差异性原则,提高教师归因管理准确性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背景时代下,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的养成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情境中,教师是对大学生接触较多、影响较大的群体,面对家庭背景、社会经历以及性格特征各异的个体多样化的学生,教师本身的言行和教导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归因习惯养成。因此,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学生差异性原则,深入了解学生内在性格特点;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利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言语与学生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认知偏差,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工作者归因管理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激发内在行为动机,矫正不良行为。比如,对于自尊心较强,重视自身形象和行为表现、成就动机较大的学生,教师应肯定学生的自身能力因素,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努力对个体的作用,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激发学生保持良好行为的内在动机;对于成就动机一般、自信心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道德表现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一定程度上将其归因于个体能力原因,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公正的帮助学生归因,让学生在认知层面深度了解自身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对于不良行为的动机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总之,归因是一个细致、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智慧,科学性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归因,帮助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以及失范行为的矫正。

参考文献:

[1]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李慧,徐纪平.归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06):45-4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7.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96.

[5]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1.

[6]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J].青年研究,2008(12):28-34.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归因理论道德行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归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归因理论的顾客网上重复购买意愿研究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