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来浸润学生浮躁的心
2021-03-09蔡红林
蔡红林
诗词就像一只苦瓜,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来舒缓学生烦躁的内心,学生自由地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在诗词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人生经验,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及行为,让自己成为一个诗性十足的人。
一、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
面对父母真挚的教诲,我们有时会感喟父母的“唠叨”,因为父母的教诲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位,有时简单的道理,学生可能也会感到反感。而诗词则避免了这种窘境,诗词是以一种平等的视角与人对话,学生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了文字的美,又接受了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感受,还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到诗词中,特别是因为诗词的容量有限,所以诗人们的人生经验也是他们萃取出的精髓,所以,我们今天再去阅读,好像依然可以看到诗人的音容笑貌,可以感受到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如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一词中写道:“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读了之后,给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诗歌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住在宾馆里,大家都是旅客。作者劝慰朋友,尽管生活很残酷,但不要气馁,要微笑从容地面对生活,尽管我是为你送行的,但是我们不需要皱着眉头喝酒。苏轼的词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中,同学们应该积极面对,而不是因为一两次考试的失利而愁眉不展。
诗词除了可以给我们情感经验以外,还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写作手法, 如苏轼的这首词,作者就使用了“改火”的生活常识,古人每个季节使用不同的木种进行钻火,后来用于比喻改变时节。此外,词中还使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让难以抒发的情感变得生动易懂。
二、塑造生活中的典型画面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情节或画面。如果用筆记去记录下来,有时会因为篇幅的原因而搁置,如果用诗词就不一样了。诗词篇幅短小,却可以将最让人难忘的画面记录下来。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攫取生活中最让人难忘的画面进行刻画。尽管画面情节不能将故事所有内容展现出来,但往往都是扣人心弦的,或者最容易引起人共鸣的地方。如唐代诗人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读了这首诗,诗中的画面感立即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很快就出现了另一幅画面,画面是呈现一种动态的感觉。诗词的情节少,却可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作者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呈现出一幅相遇图景,诗人在欣赏南庄的桃花时,不经意间邂逅了一个像桃花一样的姑娘,姑娘的容貌与行为让我们充满了想象,姑娘不知道本来就是粉红的脸蛋,还是看到了诗人而变得羞红。今年此时,姑娘已经不在了,但是桃花依旧十分艳丽,看到诗人再次来到这里,桃花也“笑”诗人的多情,诗歌的最后一句充满了情趣。
所以,学习诗词既可以培养我们捕捉生活中情趣的能力,又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将这些情节记录下来,这些诗词不需要多么唯美的辞藻,只要能够将一些情节运用镜头的技术记录下来,有时可能还会形成一种动态的画面,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三、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
如果仅仅掌握了我们的母语,还不足以让学生喜欢上生活,他们还要拓宽自己的人生视野,人生视野可以通过生活、学习得到拓宽,而在学习中,从书本中汲取是捷径,而通过诗词的阅读,则是书本中的幽径。
诗词中不仅仅是记录人生的情感,有时还有很多题材被诗词所用。如很多历史题材,诗人们都比较喜欢,他们用诗词记录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让历史成为诗词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同学们通过诗词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和作者交流沟通对历史的看法。如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中写道:“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作者从历史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着手,描写了一场帝王的爱情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帝王生活真实的一面。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加深渲染了诗歌的悲剧氛围,让人能够从玄宗的深情中体悟他在政治上的昏庸,刻画入木三分。特别是最后用莫愁这个普通家庭女孩的幸福婚姻,与帝王、妃子的爱情悲剧形成对比,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了“一入侯门深似海”的道理。
历史知识,尽管学生也会学习,但是他们对于该如何评价历史往往缺乏一定的能力,没有恰当的切入口,而通过读诗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逻辑得到训练,并拓展他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者事件的角度,对于他们以后去评价其他事物或者事件提供经验。
总之,赏析学习诗词对于提升同学们的精神境界大有裨益,还可以缓解他们日益烦躁的内心,让他们慢下来,静静地选择一个时刻,细细品味诗词给他们带来的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