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科技赋能
2021-03-09葛丰
葛丰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八个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环节是科技赋能。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而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夯实这个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决胜的关键无疑在于能否尽快攻克此重要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论断在“三农”领域具有确凿无疑的普适性。仍以种业为例,我國种业拳头产品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不仅使得水稻这单个品种的单产、总产迅速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还因其引发了作物育种、栽培、管理的深刻革命。在杂交水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影响下,在其他农作物领域也相继育成了一批优良品种,并随之相应提高了作物栽培和管理的技术水平,带动了很多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双提升。
但是必须正视,类似杂交水稻这样的自主优势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不仅不多,甚至还可以说很少。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打好种业翻身仗”,明确点出了我国种业乃至农业总体落后的科技状况与发展状况。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正在不断依靠丰富的资源、雄厚的资本、大规模产业化的经营方式,携其所生产的质优价廉农产品不断抢占国际市场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
在全球体系与市场运行规则下,对本国农业的保护性政策很难做到密不透风,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终究事倍功半。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农产品进口总额增速不断提升,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在主粮安全可以确保的情况下,在个别大宗农产品上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令人不安的程度,比如,大豆的进口/消费比值已经持续保持在80%以上。
当然,由于自然禀赋限制,我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资源解决全部农产品和食品需要。农产品的有进有出也是全球分工和贸易秩序正常运转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不能回避的现实是,中国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需要依靠世界占比不到10%的耕地,在基本自足前提下供养世界占比20%左右的人口,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增收与安全保障的主要来源,只能是农业生产力以及单位耕地产量的提高,而这必然意味着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我国“三农”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倚重性更为突出。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但同样也是科技竞争的前沿高地,因此,希望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面引领与保障下,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科技赋能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功到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