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打小报告,告别社交“灾难”

2021-03-09陈妍妈妈

家教世界·V家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打小报告告密者灾难

陈妍妈妈

面对孩子的各类小报告,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跟成年人相比,孩子之间的社交首先考虑的不是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这些外在因素,他们只要兴趣相投就能玩到一起。但有一类孩子却例外,也许他们成绩还算不错,性格不内向孤僻,也受老师喜欢,甚至还担任着班干部的工作,但没什么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問一个孩子,他会告诉你:这样的同学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们“爱打小报告”。

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孩子,首先破坏掉的是社交圈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任。谁都不放心跟“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交朋友,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会被举报。不仅如此,如果大人发现一个孩子总爱告其他人的状,那么他说话的可信度也会降低。所以,“爱打小报告”,无疑成为儿童社交中的“黑洞”。

既然大家都很讨厌告密的人,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避免成为这种“万人嫌”呢?可能还是需要父母帮忙。

帮助孩子区别“告诉”和“告密”的不同。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确:“告诉”的前提是当自己或其他人有困难或危险需要寻求帮助时,一定要告诉大人客观事实;而“告密”则会给对方造成麻烦,甚至是伤害别人,比如希望别人被批评、受惩罚或是被人议论等。

让告密的孩子得不到奖励。前段时间有则新闻说,宁波的一名小学生发现同学偷偷将零食带到学校,就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告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想要守护学校的规则,而是因为“勒索”对方送自己巧克力不成,才恼羞成怒向老师举报。

这就是典型的“告密”,而不是“告诉”。偷带零食来学校,的确违反了学校规定,但以此为要挟的孩子显然更恶劣,所以这位老师让带零食的同学当着举报孩子的面吃掉了巧克力,她说:“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想要孩子不成为社交黑洞的“告密者”,首先大人不能培养和诱导孩子告密的潜质。

不做“告密者”,从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开始。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告状,也不要太过焦虑,因为“爱告状”是每个孩子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自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爱告状的问题。前面说过,孩子爱告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想要解决孩子爱告状问题的关键,是要给孩子树立自信心。

社交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动形式,而维持这一切正常运转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互相信任。总之,正常表达自己的意见,遇到危险和困难及时求助,都是有利于社交的正向方式,而仅出于私人目的的举报和告密行为,就是社交关系的灾难,这一点,要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

猜你喜欢

打小报告告密者灾难
特朗普公布“告密者”信息引不满
12星座打小报告的杀伤力指数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李沆不打小报告
不要“围观”犯错的孩子
十二星座校园“奸细”
星座谁爱向老师打小报告
阅读理解Ⅲ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