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电切镜和等离子电切镜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9佟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6期
关键词:电切镜导尿管等离子

佟江

前列腺增生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就目前来说,临床中还没有具体明确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上皮及间质细胞增殖、凋亡使得平衡受到破坏,最终引起疾病的发生[1]。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不尽、排尿滴沥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人口现象的不断加重,患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逐年增多。故及时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3]。就目前来说,临床中常常会利用手术的方式来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治疗。随着电切镜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为了研究普通电切镜和等离子电切镜技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分别将两种治疗技术应用在两组患者中,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 年1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8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52~83 岁,平均年龄(69.65±5.94)岁;对照组年龄53~82 岁,平均年龄(69.27±5.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症状符合前列腺增生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不配合研究的患者;有精神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普通电切镜手术治疗,首先设定好电凝功率,给予患者麻醉及消毒处理后,将电切镜置入患者体内,详细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于前列腺中叶6 点位置开始进行电切,先从膀胱颈位置至可见膀胱颈环状纤维处实施电切,然后再向两侧、尖部及深部实施电切,一直到白色纹状结构的前列腺外科包膜层,并形成一个纵行的沟槽。将纵行沟槽作为标志,再次对患者两侧叶实施电切,如果发现患者的侧叶较大,则可以在侧叶上切出深达外科包膜的沟槽,然后再将沟槽之间的前列腺组织及正中前列腺组织实施切除,最后对患者的前列腺尖部以及12 点前列腺增生组织等部分实施电切。

1.3.2 观察组 患者采用等离子电切镜手术治疗,其相关手术操作步骤以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但手术中的电切镜使用英国佳乐双极等离子电切镜。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尿潴留、短暂性尿失禁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84.63±15.34)ml、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76±1.37)d、住院时间为(7.84±1.85)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49.74±18.47)ml、导尿管留置时间为(6.84±1.76)d、住院时间为(11.48±2.31)d。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51、5.898、7.779,P=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0例,尿潴留0例,短暂性尿失禁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2例,尿潴留1例,短暂性尿失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中患者在患病早期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随着患者下尿路梗阻的不断加重,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现象,若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后还会出现排尿踌躇、排尿困难、间断排尿、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等。故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切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切除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以此来阻碍疾病的进展。普通电切镜通过局部高热进行切割止血后,可及时缓解患者下尿路相关临床症状[6]。然而由于前列腺的厚度存在不均匀现象,其中前列腺外科包膜的厚度较薄,同时又分布着静脉丛。这时若对前列腺增生部位实施完全切除,则容易对静脉丛及外科包膜造成损伤,引起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多。同时在使用无晶体介质液实施冲洗后,则会导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延长[7,8]。除此之外,由于这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较长,在液体吸收过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血容量及心脏负荷,从而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而等离子电切镜采用的是低温切割,在保障切割效果的同时,对患者造成的热损伤也较低,可使切割更加精细。并且在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切割的同时,对于小动脉出血及静脉渗血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因此相比于普通电切镜来说,等离子电切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因此临床中在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利用等离子电切镜来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且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短暂性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低,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9,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等离子电切镜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及时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电切镜导尿管等离子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经电切镜鞘途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观察
改良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膀胱结石的效果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