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女儿童事务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妇女儿童妇女儿童

【“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高起点部署“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任务,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作为三个专节编入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展270个热点民生问题调研,了解掌握重点民生诉求,回收问卷57200 份,为新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引入专家力量,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共同编制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上,强化妇女儿童工作的政治性,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新增“妇女与家庭”“儿童与家庭”领域,将家庭家教家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女性身心健康发展中心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等项目纳入新规划重点实施项目,体现江苏开启现代化新征程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共性要求,聚焦妇女儿童“急难愁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省妇联 白育芳 徐 静)

延伸阅读:

“十三五”时期江苏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2020年12月下旬,省政府组织四个评估检查组到全省13个设区市开展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组织实施终期情况评估。

综合13个设区市实地评估检查情况和全省2019年监测统计数据情况,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全省组织实施情况良好,95%以上的指标提前达到纲要规划目标要求,2011~2020年阶段目标全面高质量达标。

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江苏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近80岁,江苏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稳定控制在低风险水平,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8.67%,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持续保持在98.12%以上,部分核心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和科技素养不断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势明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3%,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江苏儿童科技素养居全国前列。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62.4%,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女性比例达44.65%。

妇女经济和社会管理参与更加活跃。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数不断增加,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达43.54%,互联网经济业态、现代服务业中女性占据绝大多数,江苏女性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及工作部门中女性配备均有增加,县处级正职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达20.08%,高于目标要求。

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和福祉水平逐步提高。五大保险高位运行,妇女儿童参保水平和孤儿救助水平实现“九连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省启动,乡镇(街道)、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均为100%,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建设爱心母婴室4126个,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妇女儿童公益社工项目协同送暖,困难妇女困境儿童得到精准关爱救助。

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深入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纳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综合治理格局,公检法司联合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案件力度持续加大。

(资料来源:“江苏女性”微信公众号)

【妇女儿童实事项目】省政府民生实事 省政府2020 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200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实现产前检查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建设100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1万名家事调解员,法律援助覆盖人群达8万人以上”顺利完成。全年全省新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200个,苏北占比79.5%。全年全省完成孕妇产前筛查409182人,完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432715人、新生儿听力筛查424521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409976人,推进婚前孕前保健和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开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3.4万人,农村妇女补服叶酸26.8万人。全年全省建成491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23522 名家事调解员。

妇儿工委8 件实事项目 省、市妇儿工委以“8+2”为模式为妇女儿童举办实事,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推出8 件实事,继续实施2019~2020年省妇儿工委8 件实事项目,包括家政服务诚信体系建设、“美丽家园”建设五大行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残疾人文盲妇女摸底帮扶、妇女免费“两癌”查治项目、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建设、妇女参与村(社区)“两委”民主管理。持续打造“好苏嫂”家政服务龙头产业,形成覆盖全省的巾帼家政服务网络。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实现所有县(市、区)城乡全覆盖,全省全年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217.1万人,乳腺癌检查218.6万人,发放全国2020年度“农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279万元。打造爱心母婴室4126个。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合力打造“莫愁湖西路儿童·家庭友好国际街区建设”项目,联合专业力量在全国首创编写《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指南》。全省各级政府联动打造妇女儿童工作友好示范点,21个社区通过“中国儿童友好社区”首批试点预审。

妇女儿童公益社工服务项目 用好省财政每年1000万元妇女儿童公益社工项目专项经费,围绕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大项目化运作能力,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妇女儿童公共服务项目,针对疫情及时调整项目申报范围,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庭、困境妇女儿童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2016~2020年,省财政累计下达省级妇女儿童社工项目专项资金4700万元,支持项目956个,直接受益对象50 余万人,带动全省各地自主实施项目,年度撬动资金上亿元、专业化服务300 余万人次。

(省妇联 白育芳 徐 静)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截至年底,全省儿童总数为1387.9万名,约占全省总人口17.6%,其中留守儿童14.7万名,困境儿童63.5万名,留守和困境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63%,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受委托监护人均签订委托监护责任书,100%落实监护责任。省市县(市、区)各级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民政牵头协调职责,细化26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省民政厅联合省国资委、省总工会等6 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全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2017~2020年省政府连续四年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实行目标管理。

省联席会议每年将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的工作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重点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强制报告责任、临时监护责任、控辍保学责任等8 项任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库,实行一人一档,加强数据动态管理,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学校建立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沟通联系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室,专人负责定期开通亲情视频。对失学辍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制定劝返复学措施,开展一对一精准关爱帮扶。公安机关开展“护校安园”行动,严厉打击涉及儿童违法犯罪活动,健全防范控制拐卖儿童犯罪工作机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密集举办“春风行动”等就业活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力度。妇联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女童保护培训项目,提升女童保护志愿者专业化水平。司法部门指派名优律师办理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案件,援助农村留守儿童2.5万余人次。省体育局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多数乡镇都建有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运动场。

10月1日,在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和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互动,并送上节日问候。沈冬兵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儿童“关爱之家”建设】2018年以来,省政府连续四年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和运营列为民生实事内容,省市县乡四级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设儿童“关爱之家”618 家,服务覆盖50%的乡镇(街道),服务儿童213227人,其中2020年新建儿童“关爱之家”200 家、服务儿童多少人。在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地方政府承担场地提供和设施配备的保障,建成后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各级财政逐步增加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组织逐步实现连锁化、品牌化和专业化运营。省级财政对验收达到省定标准的儿童“关爱之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家一次性补贴7.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省补资金。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儿童“关爱之家”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儿童“关爱之家”运营管理办法》和《儿童“关爱之家”安全管理办法》,从运营管理、设施完善、队伍保障、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并深化服务内涵,细化考核方案,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服务运行,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等关爱服务,形成江苏建设模式。2020年,省民政厅选取南京市高淳区、张家港市、仪征市、淮安市淮阴区等地作为试点,推动儿童“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省民政厅要求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确定1名儿童督导员,每个村(居)至少确定1名儿童主任,规范服务程序和内容,完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个案处置能力。2020年底,全省有实名登记管理的儿童督导员1598 名、儿童主任有21992 名。各地以儿童“关爱之家”为平台,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运营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功能有机衔接,开展儿童“关爱之家”基层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工作试点,并普遍加大培育孵化基层儿童类社会组织力度。基础条件好的儿童“关爱之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自我造血,以对普通儿童有偿、对社区儿童低偿、对留守困境儿童无偿的方式,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

(省民政厅 项 林)

【农村留守妇女帮扶】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关爱服务能力,特别对有困难、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相应关爱服务。统计农村留守妇女的信息,做好农村留守妇女数据的分析,按不同年龄段划分汇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妇女信息台账。6月,省妇联、省农垦集团、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联合在苏北五市实施苏垦慧创·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行动。聚焦苏北农村留守妇女,结合“妇”字号基地产业升级,确保排查“零遗漏”、孵化“零温差”、服务“零死角”,摸排创业骨干72个,扩大再生产骨干143个,纳入重点扶持“资源池”,带动一批农村留守妇女充分就业,助力一批家庭高质量增收。指导淮安出台《淮安市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探索建立全省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逐步落实保障政策,搭建互动平台,实施系列关爱活动。

(省民政厅 梦 洁)

猜你喜欢

妇女儿童妇女儿童
多措并举 泉港妇女儿童事业结硕果
省“两会”代表、委员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
当代妇女的工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