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政药政管理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专科医疗机构全省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20年,全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72.07%,县域内就诊率达93.28%。全面实施预约诊疗,全年全省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为57.03%、二级医院为30.80%,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27.61、19.11个百分点。制定印发《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全省共有各种模式和性质的医联体578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91个,县域医共体116个,专科联盟219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69个应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县(市、区)全部出台建设方案,共成立139个县域医共体并基本实体化运行。共有55家城市医疗集团、97 家县域医供体制定章程;有52 家城市医联体、66 家县域医供体开展医联体绩效考核;有15 家城市医疗集团、22 家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付费改革,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新机制;有5 家医疗集团、18 家县域医共体实行同一法人管理机制,推行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全面加强胸痛、卒中等五大救治中心建设,建成省级救治中心75 家。建成市级胸痛中心118 家、卒中中心139 家、创伤中心205 家,较上年分别增加12 家、11 家、8 家;建成县级胸痛中心41 家、卒中中心43 家、创伤中心38家,较上年分别增加8 家、7 家、7 家。加快发展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长期照护服务,建成二级以上老年医院15 家、康复医院94 家、护理院275 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80%、76%。

(省卫生健康委 丁远锋)

【基本药物配备使用】3月31日,省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明确自2020年起在全省建立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双月通报制度,以查促改,以改促进,不断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占比,全面实现2020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和金额占比在2019年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的目标。年底,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二级专科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种平均占比分别为71.46%、53.75%、47.54%、56.57%、43.57%。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平均占比分别为64.05%、36.74%、26.76%、41.05%、22.77% 。

(省卫生健康委 王 玥)

【短缺药品保供稳价】4月26日,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14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省短缺药品监测应对、配备使用、采购供应、价格监管等相关政策,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明确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两个清单”)的制定、发布、调整程序,严格执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每月零报告”制度和短缺药品省市县医疗机构“三级储备”制度,坚持分级分类处置。对于“两个清单”中的药品,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没有企业挂网的,医疗机构可自主提出采购需求,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议价,将议价结果上报平台后线上采购。对于省级储备清单中的药品,按省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与企业议定的供应价格在省平台挂网。出台《关于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试行)的通知》,初步建立全省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

(省卫生健康委 张宜启)

【护理服务管理】全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三级医院(含中医院、专科医院)全覆盖,优质病房总数4753个,其中A 类病房2221个,187个三级医院100%全面开展。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339 家,优质病房总数达2682个,其中A 类病房861个。完成451 名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完成954 名专科护士培训,新增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省级专科护士培训项目。截至年底,建立42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18个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

(省卫生健康委 王 红)

延伸阅读:

江苏“十三五”护理事业改革发展

护士队伍进一步壮大,素质大幅度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积极采取“护教协同”政策,护士数量进一步增加。截至2020年底,注册护士总数达29万余人,比2015年增长44.20%;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总数为7.8万余人,比2015年增长78.78%。护士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由57.9%增至83.63%,其中大学专科占比为38.71%,大学本科占比为44.60%,硕士及以上占比为0.32%,护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深入贯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全省13个市全部成立市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实现护理质控全覆盖。修订《江苏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9 版)》中护理相关条款,对接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开展15 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分析反馈,通过开展质控骨干培训、组织品管圈大赛等,使护理管理思路更清晰,临床护理要求更明确,持续改进意识更强烈,有力推动临床护理质量改善和水平提升。

岗位管理不断深化,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全面推进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基本建立护士分级晋阶体系,动态调配护士人力。建立基于工作量、质、患者满意度等维度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极大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开展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护士分层培训,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全覆盖。开发继续教育和省级专科护士在线培训平台,全省累计24022人次和15831人次完成两项在线课程学习,有效激发护理队伍的内生动能。

护理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显著。全省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个性化、专业化、连续性护理,逐步推进临床普适化护理向专科护理转型,开展以专科技术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全省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率为99.47%。作为全国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份,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以专科护理为主、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补的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中医护理服务不断发展,内涵不断深化。全省中医医院切实落实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逐步健全“西学中”培训制度、护理人员中医药岗前培训与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医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大力开展中医辨证施护工作,遵循量、质并行原则,积极推行中医药适宜技术临床应用。“十三五”期间,全省先后推广开展60 余项,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内涵建设。

专科护理建设不断推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大力推进专科护士培训,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截至2020年底,建成42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18个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培养省级专科护士5702 名。13个设区市均建立市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22个专业的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市级专科护士12027 名,进一步推动专业化发展进程。

老年护理服务不断规范,能力持续提升。根据国家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等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增加服务供给,丰富服务模式。实施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的多学科照护,推行出院患者延伸服务,积极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老年居家照护中的应用,针对失能失智等老年人,提供专业、适宜、便捷的康养护理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众健康需求。

(省卫生健康委)

【医师管理】2020年,全省新增首次注册医师(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1900人,注销3958人,离岗备案4741人,各类医师注册变更41139人次。全省注册医师共220687人,其中执业医师176864人、执业助理医师43823人。

【药事管理】开展2020年全省药事管理专项督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督查医疗机构3090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疗机构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规范非中医类别医师开具中药处方行为。组织专家组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等20 所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室)进行初审,组织开展对2020年合格证到期和通过建设图纸初审的39 所三级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室)现场复核验收,对通过现场复核的35 家所医院静配中心进行发文确认。推进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国家医保谈判的集中采购药品,第二批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于2020年4月27日、第三批于2020年11月1日落地全省执行。

(省卫生健康委 丁远锋)

【医疗质量管理】新增医疗美容、健康体检与管理、创伤救治、胰腺专病4个质控中心。截至2020年底,全省成立47个省级、425个市级、751个县级质控组织。组织参加第七届长三角地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论坛,签订临床检验、病理、院内感染、口腔科、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和妇科6个质控中心一体化合作协议。省卫生健康委、省红十字会联合印发《关于成立全省统一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通知》,推进人体器官获取和移植工作规范开展。组织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申报省级审核,将通过省级审核的器官移植项目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审定。开展人体器官移植医师资质认定工作,全省共有69 名医师获人体器官移植医师资质。全省共完成人体器官移植手术600 余例,接受器官捐献195 例。

(省卫生健康委 王 军)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完成2019年64个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场复核结果汇总和公示,完成2020年436个新申报专科评审和88个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复核工作,成立省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推动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等溶酶体贮积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省卫生健康委 仇晓明)

【医院感染管理】印发《关于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约谈制度的通知》《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实用手册》。组织开展6次省级院感防控督查,共督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92家。利用“感控家园”微信公众号,分批次组织省级在线考核,参加考核人数共计97169人。截至12月,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感控家园”微信公众号注册人数近60万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893人。全面规范全省医疗机构废弃物管理工作,实现医疗机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安全处置。继续推进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和医疗废弃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截至12月,全省171个三级医院、145个二级医院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193个三级医院、284个二级医院安装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

(省卫生健康委 王 红)

【无偿献血】江苏省第四次也是连续4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总会评为“无偿献血先进省”,13个设区市也均被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市”。2020年底,全省一般血站27个,其中血液中心2个、中心血站12个,中心血站分站13个。单采血浆站2个。全年累计组织开展无偿献血100.8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5%;无偿献机采血小板11.64万人次,增长6.57%;采集全血总量1666177 单位,增长2.05%;采集机采血小板200107 治疗量,增长8.03%。常住人口每千人献血率为13.94。基本满足医疗用血需求,继续保持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100%,自愿无偿献血100%,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100%。2020年1月起,全省全面实施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省内就医用血费用出院直接减免工作,覆盖全省427 家医疗机构,占全省80%用血量。全年累计为患者院内直接减免用血费用 8409人次825.36万元。全省累计支援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11250mL。

2月24日,江苏捐赠的3550mL“爱心血浆”运抵黄石市血液中心。万程鹏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省卫生健康委 顾昱晖)

【平安医院创建】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组建由8100余名专家组成的全省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医疗损害鉴定意见在人民法院的采信率达98.7%。探索建立集咨询、受理、调查、调解、理赔于一体的“一站式”医患纠纷调处服务模式,设立165个医患调解组织,配备专职调解员503人。全年共调解医患纠纷4900 余件,重大疑难纠纷80%通过人民调解解决。将建立医疗风险分担制度列入“平安医院”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全省2593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317 家医疗机构建立医疗风险互助金制度,341 家医疗机构推行医疗意外险。推广邳州市人民医院智慧安防试点经验。开展安全防范排查整治,投入近2亿元升级改造安防系统,二级以上医院安防系统达标率92.7%,重点区域、重点部门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出台《江苏省医疗机构警务室工作规定》,推进标准化驻医警务室建设,二级以上医院警务室设置率达85%,派驻民警980 余名。在就诊量大的医院主要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机关数据库联网。全年全省医院警务室民警联合医院保卫部门处置矛盾纠纷近650 起。疫情期间,公安机关接报处置伤医、医闹案事件80 余起,抓获各类涉医违法犯罪嫌疑人156人。将21人列入国家诚信系统严重失信人员名单。

(省卫生健康委 陈泉锦)

【医疗行风建设】对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省管医院、市属三级医院、专科医院和县(区)医院开展行风专项行动的检查。各地各医疗机构严肃查处违反医疗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情况,重点整治收受红包“微腐败”等严重损害行业信誉的不法行为,共排查各类风险自查问题640个,开展廉洁提醒谈话14442人。规范医药代表行为。强化警示教育,开展宣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64504 例,287498人次参与。进行行风培训9658 场次,104万多人次参加,其中涉及“九不准”培训3945 场次,479730人次接受教育。严厉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检查各类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69 家,追回医保基金本金8431.46万元,处违约金1237.5万元,行政罚款561.74万元。完成对190 家大型医院的巡查,其中三级医院65 家,二级医院125 家;民营三级医院7 家,民营二级医院46 家。组织全省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江苏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移动互联网满意度调查,在 31 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江苏门诊患者满意度列第六,住院患者满意度列第一,员工满意度列第22。

(省卫生健康委 江 虹)

猜你喜欢

专科医疗机构全省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