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服务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医院循证

【中医类机构】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156 所中医医院,41 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医院较上年增加6 所,增长3.14%,占全省医院总数的9.87%。其中,三级44所(中西医结合医院5 所),二级63 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1 所),一级54 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0 所);中医类医院中公立81 所,民营116 所。全省共有中医类门诊部308所(其中民营299 所),中医类诊所2184所(其中民营2158 所)。全省中医类医疗机构2689个,较上年增加270个,增长11.16%,占全省医疗机构总数的7.68%。

全省中医类医院房屋建筑面积529.98万m2、较上年增长2.54%,其中业务用房面积448.68万m2、较上年增长1.63%。

【中医医疗服务】诊疗人次 全年全省中医类医院提供4753.61万诊疗人次(其中民营509.49万诊疗人次),恢复到上年同期诊疗量的83.86%,占全省医院诊疗人次的19.77%;中医门诊部提供172.28万诊疗人次(其中民营161.22万诊疗人次),约为上年的93.11%;中医诊所提供425.28万诊疗人次(其中民营417.68万诊疗人次),较上年下降5.79%;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提供1680.28万诊疗人次,较上年下降9.10%。

中医床位 截至年底,全省中医实有床位(中医类机构床位及非中医类机构中医临床科室床位)68988 张,较上年增加2176 张,增长3.26%。全省中医类医院实有床位59610 张,较上年增加560张,增长0.95%。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临床科室床位9373 张,较上年增加1641张,增长21.22%。中医实有床位占全省床位12.89%。2020年,全省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7.13%(其中公立78.53%,民营68.84%),比上年下降12.19个百分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为66.71%(其中公立68.10%,民营65.24%),比上年下降5.64个百分点。

表235 2019~2020年江苏省中医药人员数

入院出院人数 全省中医类医院入院人数175.15万人(其中民营30.09万人),较上年下降12.25%,占全省医院总入院人数15.82%。全省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175.00万人(其中民营30.04万人),较上年下降12.21%,占全省医院总出院人数15.80%;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出院人数18.23万人,较上年下降2.51%。全省中医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02日(其中公立9.2日,民营8.1日),较上年增加0.04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9.26日(其中公立9.2日,民营9.3日),较上年增加0.26日。

患者门诊次均费用 全年全省中医医院患者门诊次均费用318.8 元(其中公立317.6 元,民营331.9 元),比上年增加38.9 元;中西医结合医院为304.7 元(其中公立322.8 元,民营264.2 元),比上年增加24.3 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医医院11010.4 元(其中公立11440.1 元,民营8309.7 元),比上年增加869.1 元;中西医结合医院为9429.5 元(其中公立11978.0 元,民营6578.6 元),比上年减少1162.2 元。

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 全年全省中医医院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7.8个(其中公立中医医院8.1个,民营中医医院5.1个),比上年减少1.9个;中西医结合医院6.9个(其中公立中西医结合医院7.6个,民营中西医结合医院5.7个),比上年减少1.6个。医师日均负担住院床日中医医院1.8床日(其中公立1.8 床日,民营1.8 床日),比上年减少0.3;中西医结合医院1.5 床日(其中公立1.3 床日,民营1.9 床日),比上年减少0.3。

中医药人员 截至年底,全省中医药人员数达42839人,比上年增加2789人(增长6.96%)。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4795人,比上年增加2491人(增长7.71%);中药师7335人,比上年增加292人(增长4.14%)。

【中医药法规政策】10月1日,《江苏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1999年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同时废止。《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分为总则、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共8 章77条,对江苏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规定,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12月1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六大项26条政策举措,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狠抓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改革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开放发展;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中医药政策保障。

(省卫生健康委 张小凡 刘士胤)

【中医等级医院评审】截至年底,全省共有44 家三级中医医院,其中三级甲等19家(中医17 家、中西医结合2 家);三级乙等20 家(中医17 家,中西医结合3 家);三级未定等5 家(睢宁县中医院、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南京市浦口区中医医院、新沂市中医医院)。

(省卫生健康委 刘士胤)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截至年底,全省共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69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83个。印发《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在基本条件、人才队伍、专科服务、医疗质量、中医特色、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明确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项目。开展2020年周期满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复核工作,完成“十一五”8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复核材料审核工作,并开展8家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肺病科)复核调研工作。印发45 家中医医院数据质量分析报告,督促各相关医院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支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复核数据应用。组织开展肾科、脾胃科、妇科、儿科、心内科和肛肠科6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会,邀请上海及江苏知名中西医专家进行指导点评,推动区域诊疗中心进一步高质量建设。

【中医护理管理】组织开展省级中医护理专业化培训基地评审工作,确定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泰州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为江苏省中医护理专业化培训基地,苏州市中医院、常州市中医院为中医护理临床实践基地。对60 名中医护理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

(省卫生健康委 赵莉萍)

【基层中医药工作】制订并印发《江苏省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评估细则(试行)》和《江苏省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评估细则(试行)》。完成对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调查评估工作,9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达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遴选确定315个2020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单位,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完成对2019年、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验收,完成1591个标准化中医馆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完成1个市级和18个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结果确认。完成苏州市相城区、南京市雨花台区、苏州市吴江区、海安市、盐城市盐都区等5 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启动新一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完成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港市赣榆区、扬州市邗江区等3 家创建单位国家评审工作。

截至年底,全省共6个设区市级地区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共67个县级地区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疫病防治及中医应急基地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组织申报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省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并筹建2 支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及江苏省中医应急医疗专家组。

【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江苏省中医院胃癌、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瘿气等2个项目成果被国家中医医药管理局拟选为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成果编制项目成果。组织实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研究确定南京市第二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等4 所医院为试点单位,组织召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现场推进会,探索研究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优势作用。

3月2日,淮安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在配制中草药香囊。王昊 申琳琳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省卫生健康委 刘士胤)

【中医药行业监管】组织开展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工作,51人考核合格并获《传统师承出师考核证书》。指导督查全省中医诊所备案工作,截至年底,全省共备案1274 家中医诊所。开展2020年度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检查,共检查13个设区市、26个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81 所中医医疗机构。督导中医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组织2次中医专项督查,采取暗访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21 所中医医院进行督查,对发现的8个方面39个问题进行全省通报,并采取“回头看”等形式跟踪督促各中医医疗机构对照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

(省卫生健康委 倪 杰)

【中医药科技】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战略项目研究。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遴选代表性项目60个。3 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通过阶段评估,其中“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获优秀等次。国家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对2015~2017年度省中医药科技项目进行集中验收,100个项目通过验收、20个项目予以结题,暂缓验收项目8 项、予以终止项目3 项。开展2020年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立项面上项目109 项、重点项目14 项、青年项目10 项。全省中医药系统共获省部级以上课题23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84 项;发表论文9956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1699篇;获专利授权939 项;省科学技术奖7 项,其中一等奖1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3 项。省中医药管理局新设立中医药科技发展专项,2020年围绕新技术融合类、中医经典、中医药循证、中药传承创新、软科学研究等5个方面确定中医临床大数据智能挖掘模式与应用研究等12个专题,立项22 项课题。

【新冠肺炎中医药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中医药管理局紧急设立“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证候规律与辨治方案的临床研究”专项,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团队牵头,联合省内11 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先后完成南京地区证候调查分析,发表《南京地区42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初探》,研制用于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及易感人群预防的防疫颗粒,无偿捐赠27 箱共计10320 剂紧急发往江苏支援湖北医疗队。针对新冠肺炎后期康复,设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中医促康复方案研究”专项课题,由江苏援湖北中医医疗队牵头,充分利用中医医疗队集中收治优势,研究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有效方案。江苏省中医院教授奚肇庆领衔,研制“芪参固表颗粒”和“羌藿祛湿清瘟合剂”,获省药监局批准,取得备案号,先后应用6万余盒和1万余瓶。无锡龙砂医学流派以“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研究,形成诊疗方案,在全市推广。南通市中医院推出“抗新冠1号”“抗新冠2号”“抗新冠3号”。

【中药资源普查】邀请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组专家对2019年度南京市秦淮区等30个县(市、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进行中期督导,30个督导地区基本完成外业调查工作。30个县市普查任务共完成样地调查266个,完成样方套1067 套;发现药用植物种类1248种;调查到重点药用植物种类118种,栽培调查品种81种,调查市场主流品种30种。采集上交腊叶标本21612 份,药材标本2569 份,收集种子种苗1315 份。调查记录传统知识54条,拍摄照片30146 张。发表论文34篇,编写著作2 部,编制形成各普查县工作报告30 份,制定普查县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30 份。新培养普查队员100 余名,完成硕士及本科学位论文11篇。

【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江苏省中医院建成多中心临床科研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19个项目使用该系统进行临床研究管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实现院内HIS、LIS、PACS 系统以及EMR 系统的整合,建成ERMS 伦理审查系统,完成国家医学研究信息备案系统培训及机构信息完善和管理。南京市中医院建成标准统一的中医药循证研究项目管理分析系统,形成与项目管理系统相一致的中医药循证研究质量控制机制,同时结合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开展结合临床诊疗数据及生物样本数据的中医药循证大数据研究。江苏省中医院脑病、心血管、针灸、肿瘤、儿科和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等6个病种建设单位,先后举办中医药循证能力培训3次,参加线上、线下中医药循证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及各专科专病循证培训会10 余次。脑病、心血管、针灸、肿瘤、消化等5个病种完成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循证能力现状评估报告,心血管、肿瘤、儿科、消化等4个病种建立循证专家库,心血管病种牵头组建华东地区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

(省卫生健康委 汪海波 王霞云)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中医院循证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赵县中医院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唐县中医医院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