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健康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医养家庭医生

【老龄健康政策体系建设】构建老年健康政策体系。出台《江苏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就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融合深入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工作纳入《江苏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明确目标计划和行动要求,并将有关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大力推进。组织开展《江苏省“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编制工作,对“十四五”时期健康老龄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进行谋划布局,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政策不断完善。持续加大对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和知识宣传力度。依托全国“敬老月”主题宣传活动,重阳节、老龄健康宣传周等节日、纪念日,普及健康知识。2020年全省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期间,全省开展各类广场活动200 余场、老年健康讲座近1000 场、义诊巡诊活动1500 余场,惠及老年人近80万人。

【老年医院护理院建设】根据《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试行)》规定,采取二级医院转型为主、新建为辅方式,推动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老年医院建设,加快补齐老年医院和护理院资源短板。召开全省老龄办主任暨老龄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推进老年医院、护理院和老年医学科建设进行重点部署。全省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医院15 家;护理院275 家(南京53 家,无锡54 家,徐州10 家,常州12 家,苏州68 家,南通19 家,连云港8 家,淮安2 家,盐城10 家,扬州13 家,镇江7 家,泰州11 家,宿迁8 家),护理院总数居全国第一。全省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60.5%。对新开设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登记相应诊疗科目。推动《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落实,促进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发展。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按照规范文本签订合作协议,促进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规范化。全省共有3406 对机构签约合作,其中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1532 对,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签约1874 对,全省拥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医养结合机构772 家。

5月18日,徐州市丰县王沟镇单楼卫生院医生孙绪峰走村串户在签约家庭进行慢病随访,开展居民防护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教育。高荣光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医养融合】医养结合规范化建设 落实《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优化准入流程和环境,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促进医养结合发展。结合全国“质量月”活动,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对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开展检查,压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开展2020年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组织132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促进各类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全省12个医养结合案例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单,数量居全国前三;遴选确定21个省级医养结合典型经验;遴选5 家医养结合机构参加全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推动医养结合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发展。

老年健康管理 做实“为680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基本健康体检服务”省政府民生实事。全省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68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提高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能力,鼓励签约服务进社区、进小区、进养老院。新增家庭医生工作室600 家,新增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60 家;在全省13个设区市遴选25个试点单位,探索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方式,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履约质量;组织专家修订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内容从12 类800 项扩充至16 类1200 项,细化居家护理项目库要点,丰富“点单式”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基础,启动省和3个试点县家庭医生辅助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印发实施方案,增加智能外呼和语音功能,开展线上签约和沟通联系。借助信息化服务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载体,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签约、随访、健康指导等远程服务,提高签约服务信息化水平。

老年健康服务 全省设有老年医学科(含老年病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680个,其中,设有老年医学科(含老年病专业)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188个;设有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100 家。在3个市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1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在3个市开展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在14个县(市、区)和3 家机构开展省级安宁疗护试点。截至年底,全省设有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772 家,其中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608 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164 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合作的有1532 对。

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 全省分两批确定138个项目点,走访调查4万余人,为6800 多名不同类型人员开展相应干预活动。组织350 名工作人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发放工作手册400 余份。

【老龄医学人才培养】扩大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规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试点,并以国家紧缺人才为抓手,继续开展康复等紧缺专业人才培训,指导各地组织县级医院35 名康复骨干专科医师进入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加大老年医学等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全省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等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10所学校招收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等专业近3600人,此外还支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申报健康管理专业。推动医学类本科高校加强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支持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专业,以及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特殊师范教育学院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入选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其中,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护理学经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支持医学类高校护理、康复等专业招生培养。2020年全省医学相关高校共招收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3800余名。

【安宁疗护和长期照护试点】南京、常州、连云港3 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省级确定9个县(市、区)开展第二批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全省共有1家独立设置的安宁疗护中心;设置有安宁疗护病区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100家。转发国家《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7个设区市(苏州、南通、徐州、无锡、常州、扬州、泰州),基本形成“覆盖全民、多元筹资、差别待遇、商保经办”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在制度设计上,探索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待遇保障上,探索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和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在经办管理上,探索建立社会化的经办管理服务模式。7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2982万人,基金支出10.3亿元,14.7万人享受待遇。

(省卫生健康委)

延伸阅读:

江苏“十三五”时期医养融合事业发展

“十三五”以来,江苏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江苏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等规划中,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全省医养结合机构达到650 家,其中民营机构占72%,达到469 家。苏州市出台政策支持家庭病床建设,推进医疗护理服务进家庭;常州市全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南通市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专业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

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群,全省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1.75%。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全省建成的589 家街道日间照料中心中70%具备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推进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加快发展,全省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专科医院11 家、康复医院96 家、护理院246 家(护理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数1/3 以上)。

9月25日,建设中的南京城东老年康复医院。乐涛 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由社会资本建设同时拥有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居住区,打造服务集成的医养结合居住区模式。建成常州金东方、南京东方颐年、无锡九如城等多家医养结合居住区。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南通、苏州、徐州、常州等7个设区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18年,南通、苏州、徐州3 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1298万人,基金支出1.18亿元,惠及1.87万人。

(省卫生健康委)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医养家庭医生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医养当兴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实用老年医学》稿约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