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回顾
2021-03-09万宇佳
万宇佳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是我国区域板块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凭借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东北地区经济运行中陆续出现了以工业增长呈下降趋势、国有企业效益低、地方财政赤字严重为特征的“东北现象”和以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效益下滑为特征的“新东北现象”。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1-6],本文尝试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视角入手,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下滑现象的原因,并对东北地区产业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一次在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地区,大量的土地不断开发,东北地区农业开始初步发展,东北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以面粉、榨油和酿酒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要产业。另一次在日俄等国殖民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的矿业、金属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在这一阶段,农业与轻工业所占比重日益缩小,到1942年,重工业资本额比重达79.2%,轻工业比重仅占20.8%。[7]
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12.36%,工业占全国22.88%,农业占全国9.65%。[8]由于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成为国家“一五”期间的建设重点,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57项落户东北,在此基础上东北地区形成了以冶金、石油及煤炭开采、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等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地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仅以1978年为例,辽宁省钢产量848.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6.7%;黑龙江省原油产量5037.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8.4%;东北地区木材产量2615.7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1.7%。在此期间,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快速扩张,辽宁省1952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9%、41.4%、48.3%,1978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1%、71.1%、14.8%。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产值结构变化情况与辽宁省大体一致。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影响,东北地区出现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衡、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9]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东北地区结构失衡局面逐渐改变。针对东轻工业产业落后的实际状况,东北地区积极推进轻工业发展。同时,东北地区加大对通讯、金融、保险、卫生、教育等行业的投资。东北地区还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了能源和物质消耗,推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经过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趋向合理,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但是,这一期间东北地区以资源型及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着这一战略实施,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的产值不断增加,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2012年,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89%,占据三次产业一半以上份额。而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第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增长速度较慢,未能形成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2015年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而全国第三产业比重早在2012年就已经达到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可以看出,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影响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东北地区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201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3.0%、6.5%、5.7%,2016年三省增速分别为-2.5%、6.9%、6.1%,工业、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困境,2016年4月26日起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东北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为东北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东北地区产业演进中结构性变化
从长期变动的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见表1)。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建国初期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大。辽宁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约为1/3,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占GDP大概一半左右,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东北三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已经不超过到30%,降幅明显。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波动比较大。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52-1978年间第二产业份额最大,随后份额不断下降。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各不相同,吉林省第三产业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状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东北地区就业变动情况与产业结构变动基本一致(见表2)。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与之对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虽然东北地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目前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这与三次产值结构出现一定偏差,目前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仅就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而言,东北地区出现两次波动,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1978年,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步入了快速转换时期。
表1 东北地区产值结构变化
表2 东北地区就业结构变化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第二产业增速较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产业以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型产业为主,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一定程度上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工业中又以国有企业居多,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占用了大量资源,影响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挤压了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也影响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另外,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东部沿海较低且区位优势不明显,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弱,不利于金融业、物流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10]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还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比例较为一致。由于东北地区省份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性小,导致各地区产业发展中出现重复建设情况,在资源开发、产品结构上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由于主导产业趋同,主要产品之间区别不大,市场无法进一步细分,容易出现地区之间无序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还会影响整体产业链条的提升和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融合程度和产业集中程度不高,加之企业之间相互独立,缺少市场协作,不利于形成专业化的分工。[11-13]值得注意得是,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后,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制定本省的产业规划时,均提出要推动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三个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行政规划相似也容易是出现产业结构同化的一个原因。
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回顾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分析东北地区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并与全国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同化、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调整三次产业内部比例结构。当前东北地区应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深化产业链条。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完备粮食流通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互动,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促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中高端制造业与第三产业深入融合,形成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其次,增强东北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合作机制,整合东北地区资源,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基于现有的农业基础和工业优势,深化产业之间联系,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和协作,形成紧密的区域产业协同关系。同时,推动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利用城市的主导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依托乡镇建设,构建城际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通过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东北地区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优先发展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升级商业模式,促进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传统产业中的转化和发展重视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协调发展,积极培育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形成新型产业形态。同时,应平衡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