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随访联合健康宣教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1-03-09饶红梅
饶红梅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西抚州 344000
艾滋病(AIDS)在近年来较多见,而且全球传播速度较快。患者在感染AIDS 后,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1],而且容易受到多种感染,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导致肿瘤发生,甚至会因全身器官组织衰竭而死亡[2]。在对AIDS 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是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依从性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因患者对AIDS 知识了解较少,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依从性明显降低;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一定的AIDS 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避免在日常治疗中出现不良行为。单纯采用健康宣教后,很多患者往往因过于担忧、焦虑等而导致其无法耐心接受健康宣教知识,使得患者耐受性、依从性等受到不良影响[5]。本研究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 例AIDS 患者,探讨持续随访联合健康宣教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 例AIDS 患者,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纳入标准:均符合AIDS 诊断标准[4];患者均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思维意识障碍;脏器功能异常。对照组男32 例,女8 例;年龄26~47 岁,平均(36.12±2.06)岁;合并肺部感染16 例,肺结核15 例,梅毒4例,乙型肝炎病毒(HBV)3 例,丙型肝炎病毒(HCV)2例;感染途径:同性26 例,异性11例,静脉吸毒2 例,不详1例。观察组男33 例,女7 例;年龄26~47 岁,平均(36.16±2.04)岁;合并肺部感染17 例,肺结核14 例,梅毒4例,HBV 3 例,HCV 2 例;感染途径:同性27 例,异性11例,静脉吸毒1例,不详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抗病毒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节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模式,包括讲解AIDS 发生原因、传染源、感染途径、治疗措施及效果、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随访时间、日常禁忌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地宣教方式,如画册、口头、微信公众号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持续随访,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持续随访小组,均培训合格后上岗。制作患者资料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病情等,对患者讲解持续随访的意义、方法、频率等,告知患者随访QQ 号、电话号,在自愿、保密、尊重的基础上约定时间和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符合需要的随访时间,若最近确诊,可将随访时间确定在用药治疗后的0.5、1.0、2.0、3.0 个月,主要内容包括抽血检查、免费拿药;在病情稳定后对患者抽血检查,每3 个月进行1 次;若患者服药较为稳定,可间隔3 个月对其实施1 次随访,在此期间可采用电话、短信、微信、QQ 等方法予以随访;整个随访过程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保持良好护患关系,并了解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是否遵医嘱用药等;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家庭预防、母婴阻断、抗病毒药物等,告知患者每次体检结果,提高患者信心,使之更为积极地进行配合。③定期整理对患者的随访信息且予以上报,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根据患者实际变化情况调整随访方案,对于耐受性差、依从性差的患者,应制订更符合患者的针对性随访措施。④可通过各个平台及时解答患者疑问,给患者充足的心理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认知,当患者倾诉时,应认真倾听,充足理解患者负面情绪,实施合理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倾诉,通过引导,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疏泄;鼓励面对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际圈,珍爱生命。
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6 个月后的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 共20 条内容,每条1~4 分,标准差分界值为50 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 共20 题,正向计分题按1、2、3、4 分计;反向计分题按4、3、2、1计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 分,其中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6]。②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沟通功能、角色功能、情绪控制、症状管理等6 项内容,每项1~10 分,总分6~60分,得分越高显示自我效能越佳。③观察两组患者的耐受性,通过自制治疗耐受性表格进行评估,包括紧张恐惧、抵触、主动告知、坦然面对。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表现进行评估,每项0~10 分,紧张恐惧、抵触相关项目评分>5 分表明患者存在紧张恐惧、抵触,主动告知、坦然面对相关项目评估>5 分表明患者可主动告知、坦然面对[7]。④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估,满分8 分,8 分为依从性好,6 分<依从性中等<8 分,≤6 分为依从性差[8]。依从性=(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与负面情绪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SAS 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护理前,SAS 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耐受性的比较
观察组的紧张恐惧、抵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动告知、坦然面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与负面情绪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与负面情绪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自我效能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 值P 值SAS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 值P 值SDS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 值P 值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27.12±1.23 27.13±1.24 0.036 0.486 38.86±1.35 32.95±1.28 20.092 0.000 40.656 20.654 0.000 0.000 64.35±2.16 64.29±2.13 0.125 0.450 48.15±2.08 52.69±2.16 9.575 0.000 34.168 24.184 0.000 0.000 65.92±2.25 65.90±2.23 0.040 0.484 50.69±2.01 54.16±2.08 7.587 0.000 31.926 3.601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耐受性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n(%)]
3 讨论
在对AIDS 进行治疗时,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难以将患者HIV 完全根除,通常需要患者终身服药,但是极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9]。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及药物知识的认知不足,容易自行减药,甚至停药,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不良影响[10];部分患者认为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是漏服药物可减少不良反应,导致用药依从性明显降低。若HIV 感染患者未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采用药物治疗时,不良反应容易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虚弱,因此很多患者会停止治疗。但是患者未遵医嘱治疗,导致药物浓度无法对病毒复制形成抑制,使得HIV 快速复制,病毒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因不规则用药,极易导致HIV 变异,使HIV 产生抗药性,造成治疗失败。因此,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采用合理护理干预,缓解负面情绪等,提高患者依从性、耐受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紧张恐惧、抵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主动告知、坦然面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采用持续随访联合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使之保持更为稳定的心理情绪,而且耐受性与依从性更高[11],对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采用常规护理时,单纯讲解药物使用方法、日常禁忌等使得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未受到关注,容易使患者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等情况,导致依从性降低,耐受性减弱,负面情绪过于严重等,导致治疗无法顺利完成,临床效果受到影响。自我效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来源为行为契约、替代性经验、负性刺激回避等,可决定患者在困境前的信心与毅力[12]。通过持续随访与健康宣教,可缓解AIDS 患者的心理负担,使之能够面对现实,预防其因歧视而丧失生活信心[13]。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保持稳定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认知及治疗信心[14]。在整个研究中,应对患者内心情绪变化加以关注,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提高患者认知[15],同时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使得患者能够明确什么可以做,应该如何做,养成良好日常习惯。在随访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AIDS 患者极易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应在加强健康宣教的同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持续随访联合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耐受性、依从性,使之保持较为稳定的心理情绪,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