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形势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以教师新媒介素养提升研究为例

2021-03-09张亮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培训素养

张亮亮

(漯河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 漯河 462000)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蔓延,为了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国家号召,教师利用钉钉、腾讯课堂等新媒介进行网络授课,摇身一变成“主播”,但是由于新媒介素养以及应用新媒介能力的欠缺,线上授课和线下授课相比,效果差一些;同时,教学形式的巨变,改变了以往有计划的、系统的班级主题教育,学生德育模式难以为继。教师作为构建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强国的实施者,媒介素养不能落后于教育需求[1],所以教师的新媒介素养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影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2]。

正常的教学模式下,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生有自然的集体意识,但受疫情影响,学生在家学习,没有班级概念和意识,更不用提班级文化了,教师唯有依靠新媒介来建设班级文化。下文通过对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漯河市实验高级中学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调查,针对教师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实施策略,从而提高教师建设班级文化的能力。

一、漯河市教师新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3]认为媒介素养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一种反应和能力,既有解读和批判能力,也有对媒介的积极反应能力。为了解漯河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情况,笔者走访了上述3所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3人、专业课程教师11人、班主任5人,与被调研者根据设计的问卷问题进行面谈,然后进行整理和总结。问卷设计充分考虑教师新媒介素养的现状,主要从对新媒介的认识、应用和提升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共有16道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和问答。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50份,获得有效问卷1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7%。

二、漯河市教师新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新媒介素养的认识与了解

1.新媒介的重要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图1),认同新媒介的发展对教师的教研和教学产生影响的占95%,说明大部分教师肯定了新媒介素养的优越性。在后续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新媒介的应用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抗疫的背景下,只有从根本上认识新媒介的重要性,教师才能形成新的教学观念。

图1 新媒介发展对教育和科研工作产生的影响

2.用新媒介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调查发现,针对是否愿意用新媒介资源进行教学和研究的问题,87%的教师表示愿意,32%的教师选择非常愿意,只有12%的教师选择了不愿意,这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和年龄有关。对于这些不愿意使用新媒介的教师,要加强使用新媒介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师对新媒介素养的判断与辨别

针对在媒介上获取信息的问题,65%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0%的教师选择了偶尔,只有5%的教师不能在媒介上获取信息;针对是否判断媒介信息有效的问题,72%的老师对新媒体上的信息思考后再做判断,这说明老师对信息的识别度还是很高的。

(三)教师对新媒介素养应用及创新能力

1.教师通过新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应用体现在获取信息能力方面,40%的教师通过期刊获取,35%的教师通过图书获取,20%的教师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5%的教师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时仅有35%的教师能很快获取信息,还有10%的教师感觉用新媒体费时,找不到所需的资源(见图2),由此可见,教师还是有一定的新媒介应用能力的。

图2 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教学所需资源的情况

2.教师新媒介的应用能力

新媒介的应用能力不足是导致教师新媒介素养不高的一个因素,有34%的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61%的教师偶尔使用,还有12%的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另外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时也存在差别,在慕课、网课等相关新媒介资源信息方面,会使用者寥寥无几,142份问卷中仅有14人会使用,有近30%的教师没有听说过,所以必须要加快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软件的操作能力。

3.教师提升新媒介素养能力的要求

调查发现学校对教师新媒介应用相关培训很少,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时间有关,有95%以上的教师愿意参加培训提高水平,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当前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空洞,即使有培训实操,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老化,教师学习的兴趣并不高。

三、漯河市教师新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媒介的认知能力很强,有用新媒介资源解决问题的意识,但是缺乏执行力

调查发现教师的新媒介素养意识很强,能认识到新媒介带来的便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人却持观望态度。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更青睐于教科书,不愿意用新媒体如微课、慕课等软件教学,有些即使用了,也是照搬网上的资源,不愿意进行加工。这些现象表明,教师的自身理念与实践严重不符。

(二)教师对新媒介信息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强,对新媒介技术操作能力不足

90%的教师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是有些新媒介的操作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比如剪辑、录像等。有些教师不愿意运用新媒介资源,原因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年龄偏大,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制约教师运用新媒介资源的一个大问题。

四、提升漯河市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新媒介素养培养的顶层设计

1.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是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应当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教育”“抗疫”的大背景下制定关于新媒介素养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在“职称评定的政策文件”里添加关于教师要达到的新媒介素养的硬性要求;在“教师绩效考核的政策文件”里添加关于教师新媒介素养的考核内容;利用各种软件平台上网课的节数和效果,参加新媒介培养的次数等[4]。

2.发布新媒介素养的标准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责任制定详细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新素养标准,并强制实施。比如编制“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应该达到的新媒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学生新媒介培养教材”和教师应当达到的新媒介标准;监督学校实施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教师新媒介素养培养的落实。

3.打造官方新媒介平台、网课平台

新冠疫情后,各种网课软件被大量使用,这些软件主要是由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研发,而官方网课平台却很少,说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新媒介软件开发的预见性和引领性。目前的形势倒逼相关部门打造官方新媒介平台,不仅方便全国师生免费使用,而且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网课监管、体现政府在教育界主导作用的需要。

(二)学校夯实主体责任

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媒介素养培训

当前,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大数据背景下,应该树立智慧教育的新理念,开拓智慧教育的新方法,这就需要学校构建更好的平台加快获取新信息的速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动员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参与学校教师新媒介素养提升工作。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分阶段开展培训,使教师参加培训后对新媒体的种类、特点、使用方法,尤其是和教学活动相关的课件、专题片,微课、慕课等有更清晰地了解,从而灵活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2.加大录播教室、智慧教室等新媒介硬件建设

目前开展新媒介素养培训存在着诸多障碍,其中之一就是硬件设备的短缺。新技术的应用实践需要前期的制作,录播教室、智慧教室等新媒介硬件建设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学校在整合校内资源的同时要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为建设新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方便教师在新媒介培训课程后熟练使用。

3.建立新媒介素养教师工作室

学校建立新媒介素养教师工作室,聘请新媒介相关从业人员和专家担任工作室的技能大师,通过讲座、学术报告、论坛等形式,向教师传播知识。工作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分享学习经验,不断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营造学校新媒介素养的培育氛围。

4.定期举行新媒介应用大赛

学校在投入资源设备建设后,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比赛来检验培训的效果,比如微课制作、智慧课堂和新媒介技术应用、新媒介素养提升的课题研究、新媒介论文等比赛。通过比赛整合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和定位的新媒介应用技术作品集,将作品集分享在学校网站或者数字媒体平台,不仅方便所有教师借鉴和推广,更期待推动全国新媒介素养的培育[5]。

(三)教师要自我提升

1.积极参加新媒介培训

教师应积极参加本校或政府组织的新媒介素养培训。在培训前学校先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建立培训教师微信群,以方便老师们学习交流和联络方便,还要做好食宿后勤保障工作,教师本人更要珍惜提高的机会,积极参加,认真学习[6]。

2.主动将新媒介应用于教学实践

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师参加新媒介素养培训,学校加大新媒介硬件、软件投入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将新媒介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使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媒介教学手段,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媒介教学方法。

3.引导年轻教师帮扶老教师

调查显示,年轻教师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较旺盛的精力,学校积极引导年轻教师在新媒介应用、新媒介素养提高方面帮扶老教师,随时解决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媒介问题,形成你追我赶、携手同行的良好校风。

猜你喜欢

媒介培训素养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