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 MRI在诊断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1-03-09胡洪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信号强度阴性病灶

胡洪涛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医院影像科 吉林 松原 131100)

绝经前女性是三阴性乳腺癌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也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乳腺癌分子亚型。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病情发展快,侵袭性较强等特点,而且癌变的乳腺细胞连接松散,癌细胞极易随着淋巴系统与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从而出现癌症转移情况,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更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存在一定影响。所以,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开展相关治疗可进一步提升预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水平。临床中,针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方案较多,X线照射对机体所产生的辐射量较大,M R I(磁共振成像)属于中无创操作,针对乳腺癌疾病的判定、治疗效果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3.0T MRI不仅可对乳腺癌形态学信息进行判定,还可评估肿瘤功能与肿瘤周边血管情况,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1]。因此,本文就针对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不同方案,观察3.0T MRI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甄选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比对组: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1.93±1.34)岁;再选择非三阴性乳腺癌(其他分型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1.97±1.35)岁;在基线数据方面,两组患者在基线数据相比较,差距小(P>0.05),齐同可比。纳入标准:①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剔除标准:①妊娠低于3个月;②病情危重者;③有过心脏搭桥手术史、安装心脏起搏器;④有精神疾病;⑤传染方面疾病;⑥严重心理障碍者;⑦听力障碍与语言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应用sienmens3.0TMagentom Verio超导MRI扫描仪,告知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让乳房处于悬垂状态,操作者设定相关参数,实施横轴面快速反转恢复压脂T2W1序列、横轴面3D快速小角度继发梯度回拨成像T1W1、横轴面单次激发自旋回拨-扩散加强成像序列扫描。最后,应用定量化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用并行采集技术,实施三维相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横轴面扫描,在注射对比剂前一起扫描,间隔20~25 s后,选择高压注射器将20 m l读笔记在静脉内团注,速度控制在3 m l/s,再应用生理盐水同量等速冲管,实施动态增强项可收获5期图像,每个实相约75~77 s。

所有操作均有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患者实施3.0T MRI增强扫描特征,并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统,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对组与试验组3.0T M R I增强扫描特征的比较

两组在3.0T MRI增强扫描特征相互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比对组以不均匀强化为主,试验组以环形强化为主。见表1

表1 比对组与试验组3.0T MRI增强扫描特征的比较[n(%)]

2.2 比对组与试验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比较

两组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方面相互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比对组多以平台性为主,试验组多以流出型与平台型为主。见表2。

表2 比对组与试验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比较(x-±s,分)

2.3 比对组与试验组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的比较

试验组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低于比对组,相互比对,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比对组与试验组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的比较(x-±s,×103mm2/s)

3 讨论

现代女性工作与精神压力较大,从而导致乳腺癌疾病发生率递增,从而也增加三阴性乳腺癌出现率,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症状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即称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此外,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复发率高,远处转移风险性较高,内脏转移较骨转移高,较其他类型乳腺癌疾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所以,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开展正确、有效干预,对患者机体健康状况,提高预后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有研究在文中指出:3.0T M R I在无创的条件下,可对肿瘤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进行合理、正确的鉴别[2]。

临床中,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诊断方法较多,比如X线照射、CT以及MRI等,其中X线照射出现误诊、漏诊机率较高,而且对患者机体所产生的辐射性较大,从而限制其应用,C T诊断虽也有一定治疗价值,但其在软组织成像清晰度方面不如M R I,而且M R I还可对肿瘤形态进行判定,而且影像学技术近年来持续性进步与完善,3.0T核磁共振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性,在临床应用率高,应用范围广。有研究者在文中指出:3.0T MRI可提高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科学、全面的诊断依据,从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值得推广[3]。也有文献称: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诊断[4]。

本次研究中,为分析3.0T MRI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的诊断价值与优势性,针对6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0例为三阴性乳腺癌,30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均对其开展3.0T MRI诊断,从而得出: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3.0T MRI增强扫描特征以不均匀强化为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3.0T MRI增强扫描特征以环形强化为主;这表明非三阴性乳腺癌具有MRI动态增强特点,环形强化的病理特点是病灶组织中心多为囊变、缺乏血管组织以及其产生的液体、感染、陈旧性或者新鲜血液,而且血管性或者感染性病变、放射性脑损伤等为环形强化常见病变情况。所以,环形强化可作为判定非三阴性乳腺癌主要指标。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以平台性为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以流出型与平台型为主;其中流入型多为良性肿瘤,而平台型介入恶性与良性之间,流出型为恶性肿瘤,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对患者疾病状况进行细化了解与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当组织生长速度过快,分裂旺盛,组织密度过高,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越低。所以,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也可作为判定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指标之一。王倩[5]等研究者分析定量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与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与乳腺癌预后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通过其临床调研,从而认为根据定量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与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可对三阴性乳腺癌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也有研究者认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提升乳腺癌疾病诊断有着中意义[6]。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疾病应用3.0T MRI诊断价值较高,当肿瘤为环形强化、病灶表现扩散系统值偏低等可作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疾病的相关依据。

猜你喜欢

信号强度阴性病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钻铤对随钻电磁波测井信号的影响分析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以WiFi和ZigBee联合定位的消防灭火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