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虚拟平扫在肾癌中的应用

2021-03-09张俊玮田兄玲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源肾癌信噪比

张俊玮,田兄玲,席 伟,康 晶,杨 帆,栾 丽(通讯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肾癌是指起源于实质性泌尿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男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10,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80~90%,50~70岁是该病高发人群。由于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体检或偶然发现。由于该肿瘤属于惰性肿瘤之一,发展速度慢,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能获得良好预后。双肾CT平扫+增强扫描是诊断、预后判断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该检查方式需患者进行平扫、皮质期、髓质期、排泌期四次扫描,因此,降低患者检查剂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3]。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是利用双球管的并行采集优势技术并辅以多种后处理技术,目的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新型技术,此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例如仅需一次增强扫描即可以获得平扫及增强图像等[4-7]。国内外对双能量扫描在肾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内容是虚拟平扫图像是否符合图像质量标准,是否可以替代普通平扫,从而达到减低的剂量目的,减低剂量的具体值为多少,使用双能量CT软件分析肾癌的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重要意义在于降低患者CT检查辐射剂量及提高诊断准确率。基于此,本文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80例肾癌确诊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选80例我院门诊及住院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年龄26~73岁,平均(49.68±2.13)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72岁,平均(50.03±2.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符合影像检查肾癌诊断标准,存在腹痛、血尿、肿块等临床症状,B超检查显示肾脏占位,CT平扫结果显示肾脏肿瘤均为恶性。排除肾功能损伤、不能耐受造影剂检查,造影剂检查禁忌症的患者。本研究尊重患者知情权,扫描前与患者签订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硬件设备:西门子双源光子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检查前:禁食水6~8 h,扫描前口服500 ml阴性对比剂水,造影剂使用碘海醇,设置流率为3 ml/s,根据患者体重每千克注射1.2 ml,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团注,扫描范围为双肾,均使用团注跟踪软件,选择检测血管为腹主动脉,触发阈值为100HU,延迟5S后开始增强扫描。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设置平扫参数:管电压120kVp,参考管电流250mAs,开启CAREDose4D,球管旋转时间0.5 s,探测器128×0.6mm,螺距0.6,层厚及间距均为5 mm。给予试验组患者双能量CT增强扫描,设置A、B管球管电压,分别以Sn140、100 kVp为宜,设置管电流参数为47、235 mAs,设置球管旋转时间为0.5s,设置探测器参数为128×0.6mm,设置螺距为0.6,使用CAREDose4D;分别应用Sn140 kVp能量薄层图像、100 kVp能量薄层图像及一组混合图像,传输图像至双能量后处理虚拟平扫软件得到相应虚拟平扫图像,比较常规平扫与双能量得出的虚拟平扫图像质量,若统计学无差异,即可得出减少的辐射剂量为平扫的剂量。

两组患者均由主任医师对数据采集、处理进行审核及质量控制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诊断方式CT值及信噪比。用Viewing软件测量两种扫描图像,联动同一层面图像,对相应组织、器官CT值进行测量,包括肾实质CT值、腹主动脉CT值、腰大肌CT值、肾脏占位CT值,同时测量标准差;将腹膜后脂肪标准差设置为图像噪声,计算各部位信号信噪比,信噪比=CT病变/相应部位图像标准差。

1.4 统计学方式

2 结果

2.1 两种方式信噪比情况比较

两种方式信噪比情况比较,试验组各部位信噪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式信噪比情况比较(±s,dB)

表1 两种方式信噪比情况比较(±s,dB)

?

2.2 两种方式CT值比较

两组各部位CT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式CT值比较(±s,HU)

表2 两种方式CT值比较(±s,HU)

?

3 讨论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临床检查及诊断早期肾脏疾病通常使用三期增强扫描,该检查方式在平扫基础上进行,总共需进行四次扫描,数量较多极易对患者造成辐射伤害,因此,在保证高质量影像图片的基础上,减少使用剂量,降低患者的辐射伤害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8-10]。

近些年,影像学专家研究该类课题较多[11],但对于减少剂量的数值没有形成质的飞跃,而双能量CT扫描技术,直接减少了四次扫描中的一次,即理论上至少降低1/4剂量,故对病人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双源CT使用了虚拟平扫技术,该技术在不同能谱X线基础上产生,应用相应软件对扫描所得碘图进行碘分离,使其接近正常平扫所得图像,这样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用虚拟平扫代替常规平扫,就减少一次扫描次数,一定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减轻对病人的伤害。本研究对双源CT虚拟平扫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肾实质、腹主动脉、腰大肌、肾脏占位信噪比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使用双源CT虚拟平扫进行检查,其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较少;两组肾实质、腹主动脉、腰大肌、肾脏占位CT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尽管双源CT虚拟平扫减少了一次检查环节,但其检查结果与CT平扫结果相近,因此,诊断价值与CT平扫检查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常规CT扫描相比,在肾癌检查中应用双源CT虚拟平扫,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更少,CT值具有应用价值,具有较高影像学表现质量。

猜你喜欢

双源肾癌信噪比
双源CT双能减影法评估冠心病患者管腔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常规MRI、SWI联合第3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灶与碘对比剂外渗的临床价值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基于经验分布函数快速收敛的信噪比估计器
自跟踪接收机互相关法性能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数据链信噪比估计算法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双源无轨电车遭遇尴尬
客车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