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医疗服务理念创新
2021-03-09郭源生
郭源生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平台、移动医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结合技术服务模式创新,建立一个协同关系的智慧医疗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健康管理服务手段,使人们能自主地、有效地预测和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还能引导人们在出现不适反应时,能够作出更正确明智的选择。利用产品技术和服务手段,真正实现“未病先知”和“未病先治”。
在中国,提到“看病”,人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问题已成为“顽疾”。政府一次次“开处方”并承诺解决,但这种说法30年来依旧盛行不衰。“医院在附近,看病不排队,医生热心服务好,政府来买单”,成为中国人现实版的“梦想”。剥掉“看病难贵”外衣,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系统性问题,也透视出中国的医疗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以及服务理念上进行创新的现实。
首先是体制问题。我国实行的是三级医院体制,人为制造的三个医疗等级,造成患者就医心态上和资源配置与管理上的复杂性,加上患者的弱势地位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等因素,极易诱导患者奔向三甲医院,对“虹吸效应”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加大和加快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进程。
其次是资源配置合理性问题。长期“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医疗机构”,导致资源过于集中和分布不均,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大中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室)、诊所等能力不断弱化,很多疾病既无医生也无法救治。由于人才、诊疗设备等资源过于集中,人为制造差异化手段和两极分化,导致三甲医院吸引力不断增强,病人过度集中,病人越多,资源越集中,形成了攀比、竞争,再攀比、再竞争的恶性循环。
再者是认知、理念问题。患者生病后,其诉求与现实的落差也会导致矛盾的产生。患者本想就近解决,但害怕耽误病情,就想找大医院、好医生;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太忙,往往无法兼顾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在患者看来,自己花了钱,医院却没有提供良好的、令人满意的服务,从而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另一视角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情势不容乐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慢性病已成为第一死亡原因。由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大约占到总死亡人数的73%。我国有糖尿病患者1.2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亿,癌症患者1亿(2020新增450万,死亡300万),9500万抑郁症患者中有3000万就诊(此外还有2.2亿人口为轻度抑郁,发病呈中青年、低龄化趋势)。胃肠病患者人数高达2.3亿人,其中约40%患者长期受胃肠病的困扰,而功能性胃肠病是消化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就诊率高达 62.1%。
更為棘手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肺癌、肝癌、胃癌3大癌症等慢性病仍处于增长趋势,将会持续困扰众多家庭,我国极有可能出现“因病而致贫或返贫”的现象。近20年里,我国医疗费用因重大疾病支出增长了28倍;重疾的平均治疗费用为10万,并且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
人们因梦想而伟大,因努力、勤奋而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但因病痛而毁于一旦。只有健康最可贵,追求健康最明智,因为健康可以改变一切。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我国14.11亿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约占2.64亿,14岁以下儿童约占2.53亿,二者总和竟高达5.17亿之多,占据了庞大的医疗需求及护理资源。其中75岁以上人口高达8000多万,4000万曾跌倒过,3700万独居或与子女分离,2000万失能与半失能,800多万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借助外力帮助才能生活。然而,这些人口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由此可见,医疗资源短缺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需求危机是一个不可避免和回避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以上诸多交叉与重叠的矛盾和问题呢?只有通过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才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通过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平台、移动医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和产品创新,结合技术服务模式创新,建立一个协同关系的智慧医疗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健康管理服务手段,使人们能自主地、有效地预测和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还能引导人们在出现不适反应时,能够作出更正确明智的选择。利用产品技术和服务手段,真正实现“未病先知”和“未病先治”。
人体生理参数指标:血糖、血脂、血压、血氧、脉象、心动、脑电、皮电、体温、气味等都包含有健康状态或病理、机理、程度等信息,可称为健康大数据。通过产品技术和平台建设两大方向创新,形成服务模式的突破,完全可获取健康大数据并建立采集连续性、病理科学性、分析适应性、结构精准性、应用安全性、归属合理性的可用的数据模型。再通过智慧化平台,进行全天候乃至全生命周期的全程化健康管理,实现服务便捷化、过程趣味化、操作简单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的健康我知道,我的健康我管理”,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
面对我国已经确定的居家养老、社区帮老、科技助老的养老模式,更需要把以治疗为主的观念重心调整为以预防为主上来。这也是医疗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全国老龄办《中国养老产业规划》指出,到2030年,养老服务业年产值将突破10万亿,成为最大的朝阳产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与创新迫在眉睫,一个具有庞大市场规模的产业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其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兴产业和行业领域。可以说,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时代的责任担当,不仅具有紧迫性,同时也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支撑。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新的战略基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内需;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造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引领下的双循环体系,创造新的需求。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习近平在2021年10月18日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那么,大健康产业中创新技术如何去突破去应用?健康管理平台架构和产品创新如何切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然而,医生水平是有差异的,判断病理和病情也是非量化的。名老中医脑子里,经过长期积累,确立了多种经典“病理大数据和判断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判断多种疑难杂症,而且是多维度、非量化的,甚至不需要号脉,打眼一看就知道什么病,也由此成为某些病种的名医。然而,大多数医生是难以做到这些的,在诊治时误诊率很高,甚至导致错误的后果而无法挽回。
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传感器,以及可穿戴设备,准确地采集人体各种生理参数指标,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量化描述。通过把非量化指标转变为量化指标,中医的模糊判断就变成了数据判断和描述。这种描述是多参数、多维度、精准化的,能够清晰显示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不再是化验检查的瞬间值,而是1天、1周、1个月的数据连续值和变化量,这就使得医生的判断依据不仅仅在瞬间值上,还有参数变化的趋势上。这样,就会大幅度提高医生诊治的准确率和效率。结合人工智能平台和5G等远程通信技术手段,就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减少病人的就医过程和复杂的看病流程。倘若把名老中医判断模型转化为不同病理和病种的诊疗专家系統,通过家庭智能终端和服务型机器人,把被动健康管理变成主动健康管理,就可实现“我的健康我知道,我的健康我管理”。
以北京利安创新软件有限公司的“口袋医生”为例,其具有12个人体生理参数指标同时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医疗级水平,通过了CFDA认证。通过病理变化趋势,“口袋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四大慢病的发展趋势和紧急突发情况,可以实时监测(因为测某个瞬间值是不能描述病情的)诸如心血管、脑血管、心脏、血液等各项指标。对于慢病的管理而言,24小时甚至一个月的变化趋势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心脏病突发导致的心肌梗死,是完全可预知和预防的。因为,任何病症都不是突发的,只是在病症变化过程中,有很多相关信息不能被人们获取或解读,造成突发性发作危机甚至死亡。通过“口袋医生”终端或腕表等可穿戴设备,就能实时检测病变过程,5天是什么样子,出现什么症状、参数变化值和趋势,3天、2天、1天,直至突发前两小时是什么样子等,都可预知和实时监控,并通过平台及时通知本人、家人、医院和救护车,实施紧急处置,完全可以避免所谓的“突发性死亡”等不幸事件发生。曾经出现过心脏病患者还不知情,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就已经到达住所楼下,并将其紧急送往医院从而挽救生命的案例。据医生说,再晚一会儿,很可能会变成心肌大面积梗死,就很难救治了。这是“未病先知”和“未病先治”理念实施的一个典型案例。试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了“护身宝”,居家安心养老就能够成为现实。
再看人工智能和多技术融合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家庭智能终端构建“私有云”,不仅可以管理个人生活、健康分析及家庭设备与设施,还可以“我的数据我所有,我的数据我做主”,实现数据归属与安全问题,做到数据分级、分类、分层管理。例如,马桶里面装了76只传感器,根据排出的尿液等检测出13个生理参数指标,并可以实时传送到平台上,平台将老人的居家健康状况数据和病历的基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健康指标和模型,判断参数指标变化是向好还是向坏发展,并能直接告知解决方案,做到实时监控和引导处置。如果超出的指标过高或有急速超高现象,平台会自动通知后台或签约医院及医生,医生可远程应对,提供治疗和帮助,从而及时调整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或可控范围,若需要就医者可直接约定就医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此外,个人数据存放在家中,不经过授权,别人就无法读取,更无法拿走,避免出现数据“裸奔”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
服务平台如何来搭建?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有三种服务模式的平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各种棘手的问题。
一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平台,存在医疗资源短缺和民众信任度不高的问题;二是以医院为主导的平台,存在商业化模式运营和服务能力有限的问题;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平台,存在管理与运营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
因此,解决全程化的慢病监测和居家养老问题,就需要把三种模式有机结合,由政府主导推进政策、行为规范和管理标准,对平台进行指导和考核管理;由医院配套和对接医疗资源,通过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医生多点执业或家庭签约医生等方式,实现医院职能转换,把人满为患的就医看病变成上门服务出诊和线上管病;由企业组织人力进行维护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撑,通过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结合医疗保险,严格划分责、权、利,方能解决好三种主导模式的弊端和问题。通过智能化平台,对各类慢病进行院内和院外精准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全程化的健康管理,真正实现“我的健康我知道,我的健康我管理”。
总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产品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结合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才能解决。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基础上的理念创新。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就能彻底解决当前各种问题和矛盾,把医疗重心从看病引导到管病上来,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为人民群众谋取健康福祉和利益。
(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