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起承转合”的方法进行续写

2021-03-09丁琴香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奥利螺丝

丁琴香

江苏新高考英语作文分为应用文和读后续写两部分,应用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教学中也有较为成熟的方法,学生也容易习得。而对于续写部分, 学生则普遍认为较难,抓不住要点。分析原因,不少学生觉得难以掌握续写的常用方法。

所谓续写,就是预设好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需要学生对所提供情境的内容、情节、主题以及写作手法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并进行分析与判断。学生除了要仔细阅读文本,留意故事情节,设定合理的主题之外,也得具备一些写作技巧。笔者基于“起承转合”的方法设计了续写的各个环节,以便让学生能做到续写时“顺理成章”。就以如下续写题目为案例,初探英语读后续写的技巧:

我和奥利帮他奶奶搬箱子到车子上,目的地是旧物义卖处,义卖后将钱捐给那些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因为箱子太沉了,奶奶找不到钥匙把它打开,我们想象里面应该是藏着金银珠宝,奥利想花两分钟用工具打开箱子上的锁,各种工具试了都打不开。然后,我的弟弟妹妹来了,他们把这个大箱子倒过来当成是一艘船,玩起了开船游戏。这时,箱子上铰链的螺丝松了……

一、顺内容之理

“起”的要义是,理清文本中陈述的基本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即谁、在何时何地、做什么、怎么做等要素(when, where ,why,how, who)。

第一,文本中出现的人物有“我”、奥利、奶奶、弟弟妹妹,这些人物学生多能找出来。但还有隐形的“无家可归者”可能会被忽略,这个隐形的人物决定了后面的情节发展及主题的确定。如隐形人物姑且不谈,但其他人物把誰设定为主要人物就极为关键,而且一经设定,续写的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主人公展开。

第二,时间、地点是确定的,但具有延展性,需要学生准确地把握“在去往旧物义卖处的车上”这一要点。这一时间、地点已为我们规定了故事发展的方向,续写得符合这一规定情境。

第三,事件则是“我们”在玩游戏时无意打开了奶奶找不到钥匙的箱子。这是故事的开端,要我们续写的就是后面的发展、高潮、结局部分。关注的要点是“箱子里有什么”“奶奶为什么找不到钥匙”“奶奶为什么要卖掉帮助无家可归者”。只有理清楚这些问题,续写才不会偏离方向。

二、顺情节之理

“承”的要义是,在理清了文本内容的前提下,设定故事情节。

首先,应该先写第一段末尾句,使之与第二段首句呼应,即写出过渡句。根据第二段的首句,“Lotsand lots of shoes!”said Tex. 看到这个首句中出现了“shoes”,那么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明确交代打开箱子里面就是“shoes”。如果在这里没有写出“shoes”,那么第一段与第二段就无法衔接,这个就属于审题错误,因此得先写第一段的末句,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第二段。

接着,根据第一段已给的首句,顺着首句设计情节,呼应首句动作和人称,设计第一段的第二句。再利用阅读部分出现的情节,把所能用到的信息应用到这一段。这样,在内容上第一段续写部分才会跟前文高度契合,不会显得突兀生硬,具体如下:第一段开头是螺丝掉地上了,我们围绕螺丝来设计情节,主要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弟弟妹妹先跳下箱子(jumped)后,奥利见到螺丝,发现(finding)是普通的螺丝。而上文讲他有工具箱,为了呼应上文,可以自然过渡到奥利兴奋地(rushed to take the tools)拿起工具,把箱子竖起来了(turn the box upright),立刻拔掉螺丝(remove),两分钟之内铰链掉下来了(fall),箱子(open)打开了,这里都是呼应阅读部分的“tool kit open thatlock in two minutes flat”,原来,箱子真的可以在不需要开锁的情况下打开了。当然,最好能控制在80 个单词以内结束本段。

三、顺主题之理

“转”的要义是,“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是本续写的文本主题。我们思考问题,不能一直盯着一个解决方法,应该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这个主题。

就本续写来看,转的角度在于“看待旧鞋和开锁都要求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不可偏差,必须动循矩法。这体现在开始写第二段的末句上,末句要呼应第二段首句和文章主题。根据主题“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末句应该写出鞋子的用途不是穿,应该是“卖了以后再捐钱,给收留无家可归之人的收容所捐去”,即,“shoes could be sold for the shelter”。当然,这样安排也恰好呼应了前文阅读材料中出现的“the homeless shelter rummage sale”

四、顺手法之理

“合”的要义,是内容明确、情节清晰、主题突出。但要想博人眼球,还必须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比如各种人物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方法,首尾呼应等表现手法。

根据第二段首句的“shoes”,要继续对“shoes”的描写。根据前文,我们以为箱子里面是“gold or diamonds”等,在看见了鞋子后我们心理上有失落感了,这儿就是心理描写,(disappointment flooded overus)——失望涌上心头,再呼应“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鞋子可以义卖捐给”shelter”。这里“卖”和“捐”都是动作描写“sell and donate”,做了好事以后有骄傲感的心理描写,最后加一句主题句来呼应前文,结束文章:即心理描写,“shoes are treasure in fact”,起到呼应前文“Maybe there’s treasure inside!”的作用。

综上,基于“起承转合”的方法设计续写,学生应该认真地读懂阅读部分,根据阅读部分提供的情节和故事发展的走向合理地设计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通过添加环境描写来烘托主题,按照各段首句的内容顺其自然地写出下句,设计呼应前文的情节,自然过渡各段之间,第一段末句先呈现出来,确保第一段不偏题。而“动作描写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心理描写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可以加一些环境、外貌描写来营造氛围”。笔者认为,这种基于“起承转合”的方法设计续写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学生不断加强练习。

1094500511386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奥利螺丝
扭一扭奥利奥的物理学问题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治理“吃心不改”需要拧紧螺丝
出走的螺帽
猪一样的室友
无法拆下的螺丝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是谁唤醒了春姑娘(上)
一句话等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