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探索
2021-03-09刘海燕
刘海燕
摘 要:本文根据当前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思路和对策。加强中职会计专业现代化教育改革,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教育现代化;改革措施
引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会计专业类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职业道德好,手脑并用的适用性会计人才为目的的。但当前由于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以及“普高热”现象的影响,致使中职学校招生异常艰难,学校为生存保证生源,招生几乎达到来者不拒,客观上进一步造成生源质量差,文化层次低的现状,使得会计教学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我们需要反思,共同探讨改革之路。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主要沿袭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虽然也有一些师生双边交流,但很不到位。教学手段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面对这种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会因学习能力差而学不进、或因学习积极性低而不愿学,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倍感学习困难,从而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在中职学校,绝大多数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而恰恰是“学不得法”,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2. 学生缺乏真实的会计实训机会
会计部门通常是一个单位的机密部门,学生到单位实习也很难了解一个单位的整个会计系统,很多单位也拒绝接受前来实习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实习就只能在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实训来完成了, 目前的会计实训,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学生们也只能通过实训教材来了解原始凭证,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来完成账簿的登记。真实的凭证从颜色到样式有很多种,而实训教材上给出的资料都是按着一个模式绘制出的。另外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也只是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在初接触实训教材时,对最简单的会计实务,也感到无从下手,致使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实现教育现代化改革思路和对策
1. 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首先要遵守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原则,严格落实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与示范为辅的教学方式[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并采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归纳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专题教学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相关软件的熟悉度,提高学生对各种相应软件的使用熟练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教学内容准备至少一个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其在会计系统软件中的具体运用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归纳教学中,要注意对案例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的总结,例如用到了何种类型的数据、处理流程有哪些、涉及到了会计专业课程什么功能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启发教学中,需要在教师完成讲解和示范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还能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效果,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除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用到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和合作交流探究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2. 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既然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那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就不能脱离这个目标。所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与会计职业的要求紧密配合,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岗位的需求,还要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取中专学历毕业证的同时也取得了会计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初级证等,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开设一些其他相关的财经类课程,如收银实务、市场营销等,使所设课程与今后就业紧密结合,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总之,要建立一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课程体系。
3. 加大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加强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首先调整课时分配,缩减文化基础课程课时比例,加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比例,使专业课程应占全部课时的70%左右。其次改革教材内容入手,,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密切的内容,增加会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比重,不用很深,以够用适用为原则,会计教材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再次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大实践、实训的课时比重,使专业实践课应占专业课时的一半,构建起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基础会计中可插入分段模拟实习,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2]。
结束语:总之,要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先机,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使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具有竞争实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校的培养特色,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枭.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投资與合作,2021(01):175-176.
[2]许立君.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职业,2020(34):45-46.
355650190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