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刊杂忆

2021-03-08程传维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月刊刊号办刊

程传维

《上海人大月刊》已创办30周年,可喜可贺!每当我收到新出版的一期刊物,翻阅着还透出墨香的精美版面,创刊初期的办刊生涯还会不时浮现脑际。

1991年初,我从卢湾区委党校调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参与《上海人大月刊》的创办工作。当时月刊编辑部只有四位同志——钱国忠同志任编辑部主任,朱言文、陆拯和我担任编辑。刊物草创时大小事务均由我们几人承担。后来又调入老叶和小丁担任发行和美编。

月刊是市人大常委会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初创之时,出版界正逢整顿,要批下正式刊号很是困难。机关几次派精干力量专程去北京,但公开发行的刊号一直批不下来,而民主法制建设的大形势却十分需要一份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对外宣传阵地。党组和机关决定,把当时对外发行的公报刊号让出来,先办月刊。我们几位办刊同志深感身上担负的重任,但是我们都没有办刊经验:钱国忠同志原来分管新闻宣传,算半个内行;朱言文同志分管过简报工作,陆拯在市青联也负责宣传工作,都算是文字工作的内行;而我只是以往在党校教授过《干部写作》《大学语文》等课程,从没有接触过刊物编辑。为了办好这份初创的刊物,我们几人只能边学边干。时间紧张,我们只能把所有精力和时间全都扑在工作上。加班加点是肯定的,几乎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我还记得,为了研究办刊事项,休息天还聚集在钱国忠家中,商量编务、修改文稿、酝酿办刊思路。经过一段紧张的工作,我们按照领导要求,从上海实际出发,摸索出办刊的一些办法,逐步把月刊办得风风火火。在兄弟省市中,我们的刊物是最年轻的,但我们的刊物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赢得了兄弟省市同行的好评。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在国忠主任家中大家一起商量编务的情景。

过了两三年光景,由于工作需要,编辑部人事发生很大变化:钱国忠同志调离机关,朱言文同志改任综合处处长。一天,时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高文魁、许祖雄、钱富兴三位领导找我谈话,要求我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并协助编辑部主任陈学宏搞好创收工作。说实在话,我是教师出身,从未做过部门的领导副职,而且要主要负责刊物的编辑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副十分沉重的担子。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的两件事;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二十周年时,为了纪念这个重要日子,编委会要求破天荒出版一期全彩版并增页的专刊。为了这期刊物赶在常委会20周年座谈会前出版,编辑部同志全体动员,收集历史照片,撰写纪念专稿,约请老代表撰写回忆文章,设计崭新版式,联系印刷厂制版修版,校对文稿和文字说明。我记得,最后的大样是半夜两点印刷厂派人送到我家的。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赶在市委召开的纪念座谈会上,把专刊送到了与会同志手里。当看到与会同志在会上翻阅着刚从印刷厂送来的崭新刊物,我为编辑部全体同志付出的艰辛劳动得到大家认同而感到欣慰!

月刊的成长也是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领导关心的结果。我记得,沙麟同志任编委会主任时讨论办刊工作,提出要以“专门委员会一天”为题组织一组专稿,反映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让广大代表和全社会了解人大专委会的工作现状。为了落实这一要求,编辑部组织精干力量,分工负责撰写这组专稿。作为编辑部领导,我身先士卒,撰写开篇之作。在市人大财经委的支持下,我和委员会领导和办公室同志一起,参与了这个委员会的一整天工作,撰写了《这里也是一线——市人大财经委一日纪实》。没想到,这篇纪实通讯荣获全国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一等獎,这是本市非新闻单位获得一等奖的首篇。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沙麟同志出题,这篇命题作文无论如何也无法问世的。

离开《上海人大月刊》的工作岗位至今已经二十多年,我自己也已步入古稀之年。看到现在越编越好的刊物,目睹一批批办刊的年轻同志茁壮成长,我为月刊这一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上海人大工作的重要阵地日益成长、精益求精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我们历任办刊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上海民主法治建设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作者系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巡视员)

猜你喜欢

月刊刊号办刊
数 独
本刊声明
画与理
诗选刊 月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国情国力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欢迎订阅2015年《同舟共进》月刊
欢迎订阅2013年《储能科学与技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