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乐于表达
2021-03-08蔡璐焱
蔡璐焱
绘本是学龄前儿童的“第一本书”。阅读绘本可以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情感认知,对其心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儿园教育不在于教授儿童多少知识,最重要的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绘本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乐于表达的习惯。所谓乐于表达,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个人所想、所思通过表情、语言、肢体、艺术等方式表现出来。本文谈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借助绘本阅读,让幼儿乐于发声
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相比中小班幼儿,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更加丰富,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其表達欲望也随之增强。大部分大班幼儿都可以用连贯的句子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但他们的词汇量却非常有限。绘本中包含大量适合不同阶段幼儿使用的词语和句子,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有效地提升个人的词汇量。同时,绘本文少图多、文字简练、画面精美,故事情节中所传达出的内涵也是异常丰富,一语、一画间可以让幼儿的想象插上翅膀。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使其乐于发声。
例如,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好朋友》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阅读绘本中小鸡、小老鼠和小猪的故事,通过绘本中小动物间经历的各种故事,深化幼儿对“朋友”和“友谊”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之后教师再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自己的好朋友以及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打开幼儿的“话匣子”。在绘本的引导下,幼儿可以学着用绘本中的语言和句子结构进行表达,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借助绘本阅读,让幼儿乐于表演
绘本中鲜艳的色彩可以给幼儿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同时绘本的内容张弛有度,情节蜿蜒曲折,能给幼儿无限的遐想空间。绘本中的每个角色都被赋予的一定的情感,可以引发幼儿的共情心理,且这些角色都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常识,能让幼儿很快地理解并进入角色的情感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开展“绘本剧”表演活动,鼓励幼儿对绘本中的角色和故事进行演绎,以此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一般来讲,适宜幼儿表演的绘本情节相对简单,故事人物塑造贴近幼儿的生活,且充满童趣。如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运用简单的语句展现了牙疼的鳄鱼与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在熟悉绘本内容后,让幼儿两两一组,一人扮演鳄鱼、一人扮演牙医,根据剧本中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扮演病人鳄鱼的幼儿要表现出鳄鱼补牙前牙疼的动作和表情、补牙时害怕的语调以及补牙后温和礼貌的态度等,而扮演牙医的幼儿要表现出为鳄鱼补牙前后的表情和语气变化,表演出不同的“怕怕”。幼儿充满想象的表演可以让简单的绘本内容更加丰富。
借助绘本阅读,让幼儿乐于创作
幼儿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幼儿还不会写字和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们会用手拿着画笔在纸上描绘,虽然没有具体的图形,但这却是他们独特的情感抒发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教学,运用绘本中的经典故事和生动内容引导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运用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创作的兴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例如,绘本《我爱爸爸》以小熊宝宝的口吻描绘出小熊爸爸温暖而强壮的形象,表现出小熊父子之间无与伦比的爱。对此,在幼儿熟悉绘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故事内容进行延伸,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爸爸平时是怎样做的,自己和爸爸之间又是怎样相处的,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以“我和爸爸”为主题,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借此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我”的爱。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更多的方向和绘画创作的素材。如:“你心目中爸爸的形象如何?”“爸爸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我和爸爸之间有哪些快乐时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绘画主题,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爸爸之间的点点滴滴,从而将这些脑海中的点滴形象转化为笔尖的色彩和线条,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良好的引导可以让幼儿在将来的发展更加顺利。因此,教师要借助有效的手段,努力培养幼儿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