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厚土生花
2021-03-08宗萱
宗萱
1933年瑞典人卡尔·贝克和英国人司瓦洛在河南修武县西村乡的当阳峪村无意间发现了散落的古窑址,1940年日本古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来到这里的宋代古窑遗址进行考察并写出《北宋修武窑》,1951年故宫博物馆的文史专家陈万里,1963年中国古陶瓷专家叶喆民、冯先銘先后在修武县做窑址考察——河南修武县的当阳峪窑逐渐被世人重新知晓。随着对古窑址的研究,绞胎这种特殊制瓷工艺也开始被人们了解。
2020年,以“绞胎”为基点的“厚土生花:绞胎瓷的风雅颂”展览,在修武县的大南坡举行,这也是“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综合性展览的一部分,是国内首个探讨绞胎工艺的展览。在为时一年多的调研策展阶段,策展人顾青发现,当地工匠和陶艺家希望在传统观念上有所突破,让绞胎工艺能进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日本、韩国、欧美的陶艺家和中国本土的年轻一代陶艺家,在观念和技法上不断探索发展绞胎工艺的可能性。最终她以“展现本土、有当代性,跟世界呼应”为策展脉络,邀请了10位中外陶艺家,以呈现绞胎在工艺及美学上的可能性。
“和别的陶艺工艺相比,绞胎可以做到非常仿生,也可以非常抽象,”顾青在分析绞胎工艺特点时说,“如果工艺有两端的话,它可以做到两端的极致。”同时,“绞胎有未知性、不可控性,最终形态的不可预期,精神性上又可以把握。这些特点让艺术家为此着迷,既有挑战和压力,也有成就感”。
10位艺术家中有大南坡本土陶艺家,也有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还有来自荷兰的Henk Wolvers、韩国的权真姬。这其中“有艺术家注重材料的微妙变化、诗意的表达,他们的作品更接近中国人的审美意趣”。如毕业于广州美院的陶艺家子茵认为绞胎可以自由地表现她所想表现的东西,泥土的柔软度消磨了几何图形的机器性,能呈现自然、和谐、平衡的美感。她在白瓷“听云”系列中用细微的色阶变化寻求细腻的纹路变化。“我很沉迷于这种微弱的对比,在寂静当中感受宇宙的变化。作为茶器,我不想让别人一下子看到它全部的内在美。我希望在时间中,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发现它的美。”
“还有一类陶艺家是用当代陶艺语言做绞胎。他们的作品脱离了功能性,更注重创作者的个性。绞胎是创作者的技法语言,或者说他们寻找到绞胎这个途径来表达。”如荷兰陶艺家Henk Wolvers在西方背景下展现出东方哲思、韩国陶艺家权真姬在构筑作品空间体量的探索。往返于京都和景德镇的中国陶艺家洪张良认为绞胎的原初是源自盛唐时期民间匠人的率真,脱离了功利性,“这个就很艺术,很有力量”。他也抱着游戏的心态,“快乐到爆炸”地探索绞胎工艺更多的可能性。
“絞胎工艺是比较小众的领域,在陶艺大花园里是一朵小花,也可以说是一朵野花,但也是蛮美的。”策展人顾青希望此次展览可以作为“沟通、连接、教育”的契机,使绞胎工艺厚土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