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国能成功,多亏“打工人”

2021-03-08九雨农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吕不韦魏国卫国

九雨农

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笑到最后,原因很多。其中,众多“打工人”的帮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里重点提三个“打工人”——商鞅、范雎、吕不韦。

商鞅,也叫公孙鞅,是卫国某一个公子的后代。虽然卫国的实力一般,但是来头可不小。据史料记载,卫国的先君,是文王之子康叔。康叔很为周公所器重,不仅将商纣王旧都朝歌分封给他,还赐给他“殷民七族”。商鞅虽然出身高贵,而且才能非凡,但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经常在各国之间流浪。他先是去了魏国,后来便来到了秦国。在秦国,他先后与秦孝公三次见面,第一次,他向这位国君大谈尧舜之道;第二次,他又向国君叙述了齐桓晋文之事;第三次,才向秦孝公陈说富国强兵之计。事实上,前两次谈话,是商鞅对秦孝公的试探,若是秦孝公表现出不耐烦,他就准备离开秦国,另寻出路。没想到,秦孝公不仅没有感到厌恶,每一次和商鞅谈话还都表现得很客气,最终这种态度打动了商鞅。一场改变秦国命运,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商鞅变法”就此上演。

商鞅通过变法,为秦国的强大筑好了根基。此后,推动秦国前行的指挥棒,落到了范雎的手中。

范雎,是魏国的一名囚犯。他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被誣陷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跟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雎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秦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公元前266年废太后,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李斯曾高度评价范雎:“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最后再说说吕不韦。虽然人们对他的评价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没有他,秦始皇就没有机会一统六国。

吕不韦,是卫国的一名商人。但经商地点却不限于卫国,而是遍布各国。他和秦庄襄王的相逢地点在赵国的国都邯郸。当时的秦庄襄王还不是王,只是一枚被秦国放弃的棋子,用来稳定秦、赵两国的政局关系。吕不韦以独特的投资眼光看中了秦庄襄王,并倾其所有帮助他。最终,吕不韦成就了秦庄襄王,帮助他顺利回到了秦国,并辅佐其登上了秦国王位。同样的,秦庄襄王亦是个守信的人,他也回报了吕不韦很多,给予了他梦寐以求的权力,授予了他无上的荣耀。(据“齐鲁壹点”公众号)

猜你喜欢

吕不韦魏国卫国
按兵不动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卫国的生存之道
吕不韦之死
抱薪救火
弱国不天真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吕不韦之死
围魏救赵
何以听力会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