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3-08林应功

考试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其教学现状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同时一些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了解相对较少。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各个小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使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逐渐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分析,对其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有效地进行文本阅读,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合理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积累逐渐丰富,还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逐渐提高。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高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非连续性文本类型进行合理选择,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情况进行阅读教学,使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逐渐提高,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当前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其虽然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但是许多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缺乏认识,并且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小学高段教师不能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合理了解,同时不能正确认识非连续性阅读文本的教学价值,许多学生并不能合理参与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他们对非连续性阅读文本缺乏相应认知,还有一些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只是听说,他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缺乏了解。这些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相关题目的正答率相对较低,经常会在一些归纳题中获得分数,而失分点经常会是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学生对于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也仍然没有头绪,这就证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水平仍然需要不断提升。

三、 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相应策略

(一)摸清心理特征,明确阅读目标

在阅读教学范围内,教师为实现非连续文本规范性使用,需要先对高段学生的具体心理诉求进行深入分析。首先,通过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基础以及在阅读理解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基础。之后,教师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对具体的阅读目标进行优化设置,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行为更加规范,所呈现的阅读效果更加突出。例如,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本着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原则将多种类型的非连续性文本素材有效地呈现到课堂上,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阅读领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能。同时,教师需要注重阅读目标的规范性设定。本着培养学生思维,提高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提高理解能力以及加强情感领悟的综合性教学原则,对授课目标进行明确。引导学生在阅读基础文本素材的同时,合理借助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插图、表格观看以及其他信息发掘,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覆盖面更加广泛,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共鸣。

(二)对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都為连续性文本,而在连续性文本中也存在着一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包括了插画、综合性学习、延伸阅读等多个板块。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关注与整合,形成一定的序列进而强化连续性文本教学效果。

例如,一些高段的习作板块就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即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中都存在插图,同时还有一些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等阅读辅助材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散布在多个方面,所以小学生已经有所接触。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行合理挖掘与利用,使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得以强化,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较高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创建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还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进行合理创建,不断强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例如,小学语文高段教师在进行一些难度较高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需要,对小学高段学情进行充分考虑,使学生结合连续性文本中的相关关系创建一些非连续性的文本,从而简要表达出相应的连续性文本内容,通过一些图表等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旨更好地理解。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六年级《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课教学时,梳理“如今”和“那时候”,“上学”这件事上有哪些不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梳理时聚焦学校、老师、学生的不同,课本、课程、课时、文具、方式、感受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四)注重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的融合使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融合,教师要将两者的主次进行合理掌握,在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属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材中通常都会通过数据、表格和漫画等形式表达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就可以借助连续性文本中常用的策略如:关注图文结合、关注对比阅读和关注评价反思等的方法融合运用促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进而真正发挥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属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高段图文结合的课型——消防器材的使用时,教师出示图文类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孩子关注图片信息,这里就可以融合运用一些策略如图片文本信息的提取,关注标题,关注操作流程,关联生活经验等,与此同时还要请学生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看,通过情境题的创设再次巩固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策略的掌握,进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例如,在教授高段《我的出行我决定》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会出示三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如:各类交通出行的方式;地铁票价图和乘坐须知;当下近几日的天气情况表。其中各类交通出行方式就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出行方式,而地铁票价图、乘坐须知及当下近几日的天气情况表就是指向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情景题的创设如:让你去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介绍地铁的出行经验,你会强调哪些注意事项?妈妈要带小红去郊游结合天气情况表请你给小红的妈妈一些关于穿衣方面的建议。如此学生就可以融合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

高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将自身知识进行合理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比较常见,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抓住相应的机会,逐渐进行实践与历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小学教师或者学生家长可以在带领孩子外出时,引导孩子对周围情况进行了解。比如家长在带孩子去游乐园玩耍时,就可以为孩子介绍游乐园的实际情况,使孩子更好地了解游戏规则,对游乐园的相关情况充分认识。家长在带领孩子逛大商场时,就需要鼓励孩子可以对平面示意图进行了解,使孩子可以正确认识相应布局,知道商场的进口与出口,还要使孩子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对自身的目的进行明确。非连续性文本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同时这些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明了,因此就需要教师加强家校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了解实际生活情况,将这些非连续性文本逐渐转化为连续性文本,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非常多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同时在我们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因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视,鼓励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应文本素材进行不断积累,注重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的相互融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祯.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2):29-30.

[2]郭丽红.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4):44-45.

[3]陈文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谈[J].新教师,2018(10):42-43.

[4]颜秀美.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9):229+231.

[5]周洪涛.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35):87.

作者简介:

林应功,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