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见情绪,再执行规则
2021-03-08晓梅
晓梅
孩子只吃零食,从来都不好好吃饭。管他根本不听,还动不动撒泼耍赖。孩子成天玩手机,父母一说他就奓毛。怎么办?
父母出于对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和前途的考虑,制定了种种要求和规范,但孩子受到物质、游戏或小伙伴的影响,想不通父母为何要阻止他做开心快乐的事,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做的,他却不能?苦心不被孩子理解时,父母就会感到生气、受挫;孩子的乐趣没得到大人的尊重时,也会委屈、失望。
这时候,如果双方的负面情绪升级,父母就会执着于“你得听我的”,孩子感受到的则是强迫与压制,就逐渐演变成亲子双方谁赢谁输的争战。
其实,孩子对抗的往往不是规则,而是父母在设定要求和规则时的“一定”“必须”“绝对”。这都会让孩子觉得他没有自主权,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没有被尊重,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一旦亲子之间陷入权力争夺、情绪对抗的漩涡,关系就会陷入僵局,哪怕父母制定的规则从道理上讲是正确的,孩子也不会接受。所以,当父母察觉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已经是在争对错、分高下时,当务之急是立马停止这种无效的“沟通”。
不妨试试让孩子先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吃零食、游戏为什么会吸引他?当家长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没准儿能说出真实原因。接下来,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一起讨论具体细节,之后双方再“讨价还价”地协商、敲定。
记住,只有孩子亲自参与制定的规则,他才更有意愿遵守。
實际上,父母自己刷手机玩游戏,却不允许孩子上网冲浪;明明自己也喜欢吃炸鸡、喝可乐,却希望孩子永远只吃健康食品。如果父母为孩子制定规则仅仅是对孩子言谈举止的约束,那规则就是僵化的教条。
只有把规则视为是帮助孩子了解并合理满足欲望与需求,把执行过程视为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过程,规则才有意义。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父母陪伴孩子在生活的大小事情上不断练习。
比如孩子想吃甜食,父母严令禁止,也许孩子一时做得到,但长期犯馋的煎熬会导致他偷吃甚至非要吃。但当父母对孩子想吃甜食的渴望表示理解,在数量上和孩子做相应的约定,或让孩子选择一个时间作为开心享受甜食的“甜蜜时刻”,孩子就会慢慢了解自己的欲望,以及合理满足需求的方法,规则执行起来也就不会那么难。
还有的父母,他们宠爱孩子或为了补偿自己童年的匮乏,一方面想制定规则来约束孩子,另一方面却又会讨好或放任孩子。比如,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喜欢某个玩具,明明他这个月的零花钱限额已经用完了,但家长抵挡不住孩子得不到玩具时的伤心、失望,最后还是给孩子买下玩具,这听起来似乎是尊重孩子的需求,实际上却是家长主动破坏已经制定好的零花钱规则。
这会让孩子觉得:原来规则不过是儿戏,自己可以用情绪来控制爸妈从而达到目的。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做法是父母陪孩子一起经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生气、失落,赞扬孩子遵守了约定,或陪孩子一起去思考既遵守规则又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替代方式。
总之,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真实的心愿与需求,协助孩子合理满足需求,规则的制定就更顺利,执行起来也才能真正奏效。
(摘自《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责编 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