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巴渝“健康长城”
2021-03-08陈英李纬
陈英 李纬
“过去,大家普遍没有控盐意识,谁家缺盐、少酱会被嘲笑不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村民周青贵感慨地说,现在,村里有了“健康讲习所”,每周都有健康知识宣讲活动,有时还有各种免费健康检查。
从2013年开始,“健康中国巴渝行”针对贫困家庭、妇女儿童、中小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等群体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重点任务和措施,重庆大地也因此迎来了一场“健康革命”。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群众的健康环境、健康观念、健康行为都有了大变化——农村环境告别“脏乱差”,蜕变为美丽乡村;百姓饮食逐步告别“大油、大盐、多糖”,开始讲究科学膳食;群众“饭后一包烟,麻将桌上泡半天”的陋习正逐渐被“要活九十九,先要饭后百步走”的健身活动取代……
关口前移,在“防”上下功夫
2020年12月的一天,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
村民陈义平一大早就坐到家门前的长条板凳上,等待家庭医生前来为她巡诊。
曾因病致贫的陈义平,最近膝关节又有些疼痛。一个电话,镇卫生院的医生就带着药箱上门了。
像这样足不出户等医生上门服务,放在10年前,陈义平想都不敢想。“一人病、全家贫,小病拖、大病熬”,曾是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而现在,包括陈义平在内的重庆农村家庭不仅有健康档案,还有签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随时都能带着仪器上门服务,并讲解健康知识。
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赖维云表示,近年来,重庆以提升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为重要目标,重点健康促进项目尽量向农村地区倾斜,以向农村家庭发放健康礼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推动健康教育进家庭,特别是贫困患者家庭要做到一家一张“明白纸”、一家一个“明白人”、一家一份“实用工具”、一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市困难家庭全覆盖。
“要解决居民突出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仅靠治病是实现不了的,必须关口前移,在‘防上下功夫,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袁礼文说。
以“健康中国巴渝行”为抓手,重庆正持之以恒推进健康行动,努力让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及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不生病、少生病。
提升素养,在“讲”上下功夫
2020年12月17日下午3点,不少居民围坐在合川区文峰公园里的健康小屋旁,聚精会神地聆听来自区人民医院的内分泌专家讲解健康饮食知识。
举办“健康坝坝会”,是合川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手段之一。通过定期邀请卫生健康行业各领域专家进行理论授课,与老百姓面对面摆谈“健康龙门阵”,并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和有奖问答活动,为老百姓推广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老百姓红肉、油盐摄入超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身体健康。
吃出味道,还要吃出健康,这不仅是健康知识的普及,更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对于喜好麻辣鲜香的重庆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为改变这一局面,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每年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专项行动。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由工作人员走到群众身边,发放宣传册、举行讲座,从“做菜少放油、少放盐”的小事讲起,将健康生活理念传递给广大群众。
随着“健康中国巴渝行”的深入推广,“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理念正逐步走进重庆人的厨房。
近年来,重庆市健康教育所通过开发系列模板、编制健康知识标语口号等,指导全市各级机构科学开展健康科普讲座、针对性宣传健康知识,提升全市人民健康教育水平。
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所长黄浩介绍,“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健康科普宣传、讲座40余万场次,在做好科普宣传的同时,还打造了市级健康科普资源库、专家库,帮助大众树立自身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随着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老百姓的饮食习惯逐步科学,不健康行为得到改变,健康服务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增强。目前,重庆已累计建成全国健康促进县(区)8个、全国健康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26个。“十三五”期间,重庆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点实现全覆盖。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3.01%,较2017年提高了8.13个百分点。
绘制蓝图,在“做”上下功夫
近年来,“健康中国巴渝行”品牌活动围绕合理用药、科学就医、无烟生活、合理膳食、科学健身等主题,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浩表示,未来,重庆市将从“建机制、塑品牌、抓示范”三个方面入手,抓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
在建机制方面,将持续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制定管理办法,评聘健康科普首席专家,建立健全专家进出及评价机制。组织专家实时创作、充实、填补和更新健康科普资源,建成全人群、全类别、多形式、立体化的健康科普传播材料资源库。升级打造专业的健康科普传播平台,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扩大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面和受众面。
在品牌塑造上,将继续做亮“健康中国巴渝行”健康科普主题宣传示范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场市级健康科普示范宣传活动。常态化发送健康提示公益短信,编写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家庭读本,优先从农村居民家庭开始发放,逐步实现每个家庭一本。每年继续办好健康科普讲解技能大赛,加强大赛优秀作品的结果运用。
在抓示范方面,继续推动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充分利用爱国卫生运动联动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以健康促进学校建设为重点,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努力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健康细胞”的创建。依托和利用公众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治未病”中心等各类科普平臺资源,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健康教育主力军作用,加强规划和布局,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强化示范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