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筑发展基石 挑起致富“金扁担”

2021-03-08陈诚

当代党员 2021年4期
关键词:铜梁党工委果业

陈诚

1月15日,天气晴好。

漫步于铜梁区西郊绿道,只见一条宽阔平整、红黑相间的柏油路在田野上蜿蜒延伸。道路两旁,或农家屋舍白墙黛瓦,或农场大棚整齐排列,各种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随处可见。

“西郊绿道建设,是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项目的关键环节。整个项目是铜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大手笔。”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員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西郊示范片内已引进培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4个,发展特色产业30余个,建设“乡村会客厅”8个,打造精品民宿7家、精品农家乐23家。

各级党组织扛起政治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推进铜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是铜梁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秘诀。

组织“扎桩”,为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依托农业园区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党组织,探索建立功能型联合党组织,推动农业发展链条化、融合化

1月15日,太平镇垣楼村牧堂纯生态园。

重庆铜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李锦辉迎来期待已久的时刻——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将完成签约,落户牧堂纯生态园。

牧堂纯生态园是铜梁区老牌蔬菜园,多年来一直是重庆重要的“菜篮子”。随着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牧堂纯生态园原有的种植技术和品种逐渐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开始走下坡路。

怎样才能让园区内的蔬菜基地跟上发展的步伐,重现生机?李锦辉对此很是烦恼。

为此,在2019年,李锦辉专门召开了一次园区党工委会议。

“蔬菜是园区支柱产业之一,蔬菜园种植技术要革新,品种要换代,怎么做?”党工委会议上,李锦辉抛出问题。

讨论中,一条信息让李锦辉眼前一亮,“西南大学成立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张福锁院士将在重庆寻找建设基地”。

为能更好地引进该研究中心,园区党工委迅速成立了跟进小组,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和区科技局共同引进该项目。

在跟踪调研一年多以后,铜梁与张福锁院士达成协议,该研究中心落户铜梁。

“这个项目落户牧堂纯生态园,对于园区的发展意义非凡,党工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重庆铜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秦建春说。

2018年12月,铜梁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同意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为高标准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铜梁深入实施“扎桩工程”,推动园区工作稳步进行: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委等为成员的铜梁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园区工作人员、科创中心建设等问题;成立重庆铜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成立管委会党工委,履行农业园区建设职能,为高质量打造西郊示范片保驾护航。

两年多来,在铜梁区委和园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园区以特色林果、绿色蔬菜和生态渔业为主导产业,以西郊绿道建设为轴,建成万亩蔬菜基地4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3个,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14亿元。

压实责任,擦亮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持镇(街道)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入户走访和驻村干部驻村服务等制度,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村到组

2020年3月,重庆成王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贵虎遇到一件难事,公司的苗木到了出苗的时候,但受疫情影响,客户不能到现场看苗,苗木销售成了问题。

思来想去,陈贵虎决定自己建一个销售网站,摒弃以往线下看苗的方式,将销售阵地转移到网络上,对销售方式进行一次更新换代。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搞苗木嫁接培植,陈贵虎是一把好手,但是搞网站,实在是有点难为自己。

“苗木销售就这么一段时间,客户不能来现场,我们必须另想办法。”陈贵虎说。

时间紧迫,销售网站的建设对成王果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成王果业是玉皇村的龙头企业,但陈贵虎遇到的难题是建设销售网站。这对于村党支部而言,实在无力解决。”玉皇村党支部书记柏小林坦言。

于是,柏小林找到了巴川街道党工委在玉皇村的工作联系点负责人——街道办事处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刘兴明。

“专业的事一定要请专业的人来解决。”在刘兴明心中,已经有了解决此事的最佳人选。

2020年,按照《铜梁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重点措施》要求,区农业农村委选派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到乡村任第一书记。刘兴明心中的人选,便是即将到玉皇村任第一书记的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品牌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胡开伦。

了解到成王果业的难题后,胡开伦立即和科室内几名懂网络技术的同事联系,最终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指导小组。

仅一周时间,成王果业销售网站“南方果业”便建立起来,不仅解决了成王果业的销售难题,还促进了成王果业信息化发展。

“虽然当时我尚未正式进入玉皇村,但工作要做在前面。”胡开伦说。

在铜梁,党员干部通过镇(街道)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入户走访和驻村干部驻村服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及成员统筹建立村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等举措,不仅明晰了自身职责,还更好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村到组。

考核督查,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对乡(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2020年12月7日,冬日的早晨十分清冷,巴川街道八一路社区居民戴可碧起了个大早,背上背篓、带上农具出了门。

在八一路社区近郊的几处丘陵地带的空地上,有许多和戴可碧一样的居民,正热火朝天地栽种着梨树苗。

“虽然现在是冬季农闲时节,但我们不能闲。”正在给梨树苗填土浇水的戴可碧干得满头大汗,“这些都是刚刚经过宜机化改造的荒坡,我们要抓紧时间把苗子都栽了,明年开春才不耽误农活。”

站在坡下,望着以往的荒坡逐渐被绿色覆盖,八一路社区党委书记施志荣心中十分欣喜。

“八一路社区一期300亩的宜机化改造土地已经投入使用,按照规划,接下来还将通过开展互联互通、水平条田、旱地缓坡等多种类型的土地整治,用于发展精品苗木、精品蔬菜和精品水果。”施志荣说。

近年来,在社区党委的牵头下,八一路社区流转土地500多亩,成立启航林木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苗圃,种植了金丝楠木、红枫等观赏苗木。此外,八一路社区还通过引进玄天湖旅投集团,发展了1500余亩的三角梅基地。

八一路社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铜梁实施的乡村产业振兴督查机制——

明确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发布《铜梁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引导传统农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建立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将工作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定期、不定期开展乡村产业振兴督查;

……

随着考核督查机制的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铜梁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全区耕作投入农机具3.6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5%;全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荒山荒坡等发展特色农业5万余亩。

扛起党组织的政治责任   以组织振兴促乡村振兴

作为全市乡村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铜梁区抓住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关键,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扎桩工程”,以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聚焦“扎硬桩”,推动党组织由“建起来”到“强起来”。针对基层党组织带动力、凝聚力不强等问题,牵住“人”这个牛鼻子,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配强“带头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持续向薄弱村、示范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开展基本功培训,让书记“会讲书记的话、会干书记的事、有书记的样子”。

聚焦“扎深桩”,推动群众由“一旁看”到“一起干”。针对以往一些地方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等问题,把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成立社会治理三级指挥中心,将触角延伸到末端,推动基层工作整合、力量融合、资源聚合,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真正把治理体系转化为体系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聚焦“扎实桩”,推动党建与发展由“两张皮”到“两促进”。针对以往一些地方就党建抓党建等问题,把基层组织与基础设施、基本产业统筹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公司,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打通城乡融合发展血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濟,全面盘活撂荒地,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村均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统筹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着眼基本面、不撒胡椒面,总结推广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经验,推动“绿道”变“绿网”、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书记 唐小平

猜你喜欢

铜梁党工委果业
山西农谷党工委第十次会议召开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面向未来,不忘本来雄安新区党工委在延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加强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安全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与实施
位居“美丽西郊” 打造“梦里银湖”——访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羊献民
忻府区果业发展简述
商洛山区果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