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2021-03-08罗光成
罗光成
在皖北,人的心胸,多么容易豁然开阔。
眼前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心空映射出一望无际的盛大景象。
麦苗从脚下,尽情铺张,直至天边。与云朵,相牵相依。
风,从天边出发,裙袂飘飘,让大地上的麦苗,有了海浪的梦想。
安徽省文联作家小分队,一行五位作家,在何颖书记的率领下,走进沿淮贫困地区,走进皖北一个又一个风吹麦花的村庄,感悟扶贫的跋涉,体察脱贫的激壮。我看见,昔日的贫困与落后,在脱贫攻坚的决战面前,正落花流水,一去不返!明丽、生机、祥和、怡然、歌声、笑脸,正成为皖北乡村崭新的气质与标签!
康养双龙爱心多
65岁的张大娘,正俯卧在赵集乡双龙村医养康复中心洁净的理疗床上。六七根长长的银针,参差在肩头与背胛。银针外露的顶端,一柱柱灸香,清烟在空中氤氲袅袅,温情纠缠;火热在暗中深达肌理,祛病疗伤。
张大娘因病致贫。“351”“180”健康扶贫政策,卸去了张大娘头上沉重的大山。随着身体的好转,张大娘被安排在村扶贫车间,加工生产绿豆粉丝。身体渐好,又有了收入,眼前一切也都像歌里唱的“越来越好”,2018年,贫困户的帽子就扔掉了。
“肩周炎,趁中午休息时灸一下,下午做工就轻松了。”张大娘侧过头对我们说。
“做一次多少钱呢?”
“8元。标准是18元,本村村民只收些材料费,8元。”
“感觉贵不贵?承受得起吗?”
“还行,十天半个月一次。身体好了,精神好了,做活不累,挣得也就多了。”张大娘笑笑说。
医养康复中心隔壁,是双龙村的“爱心超市”。这是为在扶贫帮扶中做志愿、献爱心的村民设立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做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实事,奉献的点点滴滴爱心,都量化成分值,进行累计后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这是一种物质的补偿,更是一种心灵的礼赞。拿过资料架上“双龙村‘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登记表”,随手翻到“2018年8月29日”。这一天,就有董沟、王寨、王竹园、龙口4个村组的董怀安、贾兰英、王灿、张国英、王存莹、张春华等14位爱心扶贫村民,分别以500分的积分,兑换了洗衣液、发乳、雨伞、小木凳等日常生活用品。行程匆匆,我没来及见到这些扶贫帮扶志愿者,但我从这一页页“登记表”上满满的记录,感受到了他们的阳光、爱心和奉献的快乐;感到脱贫攻坚,真的不只是政府在战斗,不只是贫困户在战斗,而是全社会、全民族万众一心的向往、意志、梦想、追求。在这样的民族力量和时代洪流面前,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一发牵动扶贫情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马集乡“发艺”产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脱贫攻坚的累累功臣。
我没有细问,为什么“发艺”这一冷门产业,会在马集兴起、生根、发展。我只看见,在马集乡工业园集聚区,一家又一家发制品企业,错落有致,远呼近应。47家规上企业、3000多个体工商户、13家外贸出口企业——买在马集,卖在马集,把发艺产品做到全国,做向世界,在这里成为简单的事实。
“这些发制品的原料,都是从哪收集的呢?”
“这个有区分。用于加工发帘等高端产品的辫发,主要从国内收购;用于生产低端产品的发把、泡发,多从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收购。”
“就业带动怎么样?”
“非常大!全乡目前大约有12000多人,在海内外从事头发制品原材料收购。”李秀玲乡长如数家珍,“我们有个港集村,900多户人家,半数以上从事原材料收购或发制品加工,户均年收入8万多元,拥有百万家产的农户超过50家,是远近闻名的发艺专业村。”
发制品产业劳动强度低,技术含量少,工艺不复杂,年龄学历没有特别要求,加上劳动密集等特点,特别适合年老体弱或残疾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就业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园区发制品企业直接吸纳贫困户就业;二是把扶贫加工点办到村里,甚至把原料直接送到贫困户家中,加工好后再上门回收。这种方式,只要貧困户愿意,基本都可以就业。
在一家名叫康盛的发制品公司“档发”车间,数十位五六十岁以上的妇女,还有一些男人,坐在矮凳上,面前一个形似倒置的大梳篦。她们正把身边筐里凌乱的头发,一把把抓在手里,握住一端,在大梳篦上一次次梳篦,篦出长短一致的;再把梳篦下来的长短不一致的头发抓在手里,在大梳篦上再来一次梳篦,梳篦出又一些长短一致的……如此根据长短,一把一把分类装筐,进行“分档”。“上下班时间灵活,不影响家务活,工资计件,月收入在2800元左右。”带班的小刘说。
在马北村扶贫加工点,十来位老人及中年妇女,膝头搭一块白色帆布,把混杂在一团团头发里的纸屑灰绒等杂物,细心挑剔,专注而悠闲。这是整个发艺制作工序的第一道,经过挑剔绒屑,再送到厂里,进行梳篦分档。为了蹭亮,两位老大娘把矮凳移到大门口,一边做着手里的活计,一边拉呱着私房话。
“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年纪啦?”我上前问。
“我啊,我七十五喽。”
“您老眼力真好,不戴老花镜,看得清吗?”
“托老天的福,看得清!看得清!”老太太抬起头,很享受听到赞赏的样子。
“像您老这样,一天能有多少收入呢?”
“一天啊,一天能有三五十块钱哦。”
“累不累啊?”
“不累,不累,你看,这都是些手边活,不累。”老太太说着,笑容在脸上一圈圈绽开。
现代农业促增收
双浮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放缓了脚步。
走进有机农庄,现代农业、创意农业、高效农业、环保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尤其是以集装箱为载体,高密度、循环水“鱼一菜生态循环”系统,将土地与水的利用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登上高高的集装箱顶,探视分养在一只只集装箱中的青鱼、草鱼、鲫鱼、红鲤,率队的省文联何颖书记兴致勃勃,细细询问。当得知示范园区凭借现代农业,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之后,何颖书记高兴地说:“好,我们就在这里合个影吧!”
有机农庄扶贫助贫,形式灵活,讲求实效。一是建立专门的特色种植产业园。按照种苗、种养、技术、管理、销售、品牌“六统一”产业带动模式,免租金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旅游+采摘”——贫困户以优惠价格承包公司采摘园,供游客采摘,增加收入;“旅游+寄卖”——贫困户将自家的香椿、土鸡、土鸭、鸽子等农产品,寄放在公司,供游客采购,增加收入;“旅游+电商”——为贫困户提供农产品与手工艺品线上销售。三是就业带动。提供灵活用工时间,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土地入股。承租贫困户土地,提供保底收入。五是承包返租。将公司的豆角、西红柿、黄瓜等墙体日光温室采摘棚,返租给贫困户,增加收入。六是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生产动力,让贫困户逐渐从被动“输血”,走向自我“造血”。
“我们是太和县‘百企帮百村的先进,也是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民企,目前共帮扶贫困户685户,带动贫困人口1385人,为贫困人口累计增收680万元。践行社会扶贫,我们责无旁贷。”有机农庄负责人动情地说。
粉丝经济正当时
双龙村粉丝加工厂,是扶贫资金项目。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机器欢唱,绿豆的清香在空气中飘荡。十多位中老年村民,各司其职,穿梭忙碌,生活的场景与希望,在这里真切而生动地呈现。
一台粉丝加工机,威武地占据着厂房的一角,理所当然成为粉丝加工厂的核心。一位看上去70岁左右瘦而精干的村民,身穿白色工服,带着防护口罩,站在三米多高的机器工作台上,正在把绿豆粉一畚箕一畚箕倒入机器的进料口。轰隆轰隆,轰隆轰隆,离地两米左右的出料口,晶亮的粉丝从网筛眼里,如散开垂下的青丝,更像花洒喷出的瀑雨。下面两位大娘,各握一把大剪刀,这边一个一手拂近垂下的丝瀑,“咔嚓”一剪刀,用一根竹棍将剪下的丝瀑拦腰一挑,架在不锈钢搁架上;那边一个再一手拂近垂下的丝瀑,“咔嚓”剪断,用一根竹棍将剪下的丝瀑拦腰一挑,架在不锈钢搁架上……两位大娘,一来一往,说说笑笑,与粉丝从网筛喷垂下来的节奏,悠然吻合。钢架搁满,早有人来,取走一挑挑粉丝,送去经过浸水,还有一些其他工序,然后送往车间外面的晾晒场……
“这种产业扶贫,走的是财政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的是三赢,是多赢。”站在开阔的晾晒场,村里扶贫干部说,“厂房建好后,对外承租给经营商,经营商招用民工,组织生产经营,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你这租金多少?劳动报酬如何?”
“3万元,一年给村里租金3万元。工人工资,一个月3000来元,目前已有20多个贫困户在这里就业。”
双龙村的绿豆粉丝,原料好,不用添加剂,原汁原味,逐渐打开了一片市场,赢得了回头客。小产业做出了大文章,小绿豆结出了大硕果。双龙村还建起了蔬菜大棚,一年租金8万元,带动30多个贫困户就业增收。正是依靠这些具有可持续、长效化的产业扶贫,双龙村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曾经的250户520人,降低为2019年的1户3人,贫困发生率低至0.07%。
见到最美贫困户
“大家都称你是最美贫困户!”见到邹俊,我们对他竖起拇指。
“嘿嘿,这是他们对我的鼓励,我只是将心比心,为贫困户尽了点力所能及的义务。”邹俊搓搓手,脸有些红红地说道。
38岁的邹俊,家住税镇村花园自然村,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加上妻子两个孩子,一家6口人。父亲常年卧床不起,看病吃药,一家人挣得不够花的,一年又一年欠下了一身债务。2015年,经过评议与公示,邹俊被纳入贫困户。
健康扶贫政策,搬走了压在邹俊一家身上沉重的医药负担,但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实现自我“造血”,邹俊还是一筹莫展。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与联络下,邹俊外出到新疆,学习钢构、电焊技术。技术学成回来,帮扶干部又帮他奔走谋划,开始自主创业。2016年,邹俊先从家庭作坊做起,进行鋼构产品加工,创业当年,纯收入就超过3万元。初步成功,激发了邹俊更大的雄心,不怕脏苦累,钻研新技艺,名气越来越响,业务越来越多,小作坊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2018年,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依靠邹俊一双勤劳的手建起来了。
走出贫困、发展致富的邹俊,心里始终不忘贫困,对贫困户总是以情系之,以心助之。厂里招用工人,只要适合贫困户,只要贫困户愿意,都是优先录用贫困户。2018年,一次就招用了6名贫困户进厂就业。姚寨村贫困户付彦东,患有尿毒症,家庭难以走出困难。邹俊主动上门,让他来厂里跑业务,年薪保底两万元,加上奖励,一年收入近四万元。前不久,邹俊又让付彦东的妻子傅永兰,做了厂里的文员。又一个贫困户家庭,在邹俊的热心帮助下,开始与贫困挥手告别。
“疫情对今年生产影响不小,目前正根据安排组织复工复产,现在已有包括贫困户在内24人来厂上班。”邹俊说,“只要他们肯动脑筋,不怕吃苦,先在我厂里边干边学,然后自我创业,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如果需要,我会全力帮助他们的。”
加工点里欢乐多
巩店镇刘寨社区加工点,二三十位村民,正坐在工作台前,手里做着活,口里拉呱着村前屋后,有的细声哼着小调,不时一阵嘁嘁的笑声。
这是艾可舒公司总经理孙傲,设在刘寨的药灸加工点。生产的是一种牌子叫“扶阳药灸”的艾灸。扶阳正气,祛病健身,延用的是中医千年一脉的理论。
刘寨加工点,做的是药灸产品的初级工序。不用机器,全部手工,没有噪声,没有污染,活计轻巧,尤其适合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细看一下,二三十位村民,大多都在六七十岁年纪。64岁的高风英与74岁的田云友,家都住在厂外隔渠的村庄。村子里两人是邻居,在这里成了面对面的工友。两人较着劲比比赛着做,但到底田云友做不过高风英,高风英一会儿就做好了十来个,田云友这边工作台上,才紧赶慢赶做好了六七个。田云友看一眼高风英做好的药灸,自嘲地摇摇头,又埋头紧赶慢赶起来。
药灸初加工,工序十分简单,在一个直径约3厘米、高约5厘米的硬纸板圆筒里,摁进一塊细铝丝网,再将一柱直径约2厘米、高约2厘米的艾饼,居中放进铝丝网上,再摁进一块细铝丝网,将艾饼上下夹紧,药灸初加工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工序,就是厂里其他车间的事了。
刘寨加工点经理叫刘强,1990年出生,土生土长的刘寨人,负责加工点用工管理和工资打卡发放。“在这里务工总共30多人,贫困户占一半以上。”刘强说。
“务工收入怎么样?”
“工作时间自由,按件计酬,大部分一个月一千五左右,也有挣到三千的。”
一位女生,坐在宋美荣身侧,紧闭嘴唇,正用一块小木板,一下一下,把一个个纸筒两端压紧。女生叫宋雅婷,十七岁,在省城职技学院读幼师二年级。受疫情影响,目前还没上学的她,来到加工点,为姥姥宋美荣帮忙做药灸。“你做的工钱,是给姥姥还是自己留着用呢?”我们故意问。小雅婷抬起头,扑闪着口罩上方晶亮的大眼睛,红着脸说:“我是帮姥姥做的,工钱当然给姥姥了。”说罢,瞟一眼姥姥,又红着脸低下头,挪过边上的纸筒,一下一下地,一声不吭地摁压起来。
郇子杰的八哥鸟
一排粉灰院墙根下,几畦菜地。郇子杰与她母亲,正蹲在菜地里,一个用细枝条搭豆架,一个双手齐下拔着草。48岁的郇子杰,天生残疾,鸡胸鸭背,身高只有一米三,父亲走得早,与母亲相依为命。初见郇子杰,我的心头有些难受,生怕言语有所不当,而触动她内心的自卑——贫困户、残疾人,困顿的是物质与身体,内心的尊严与常人是无异的。但事实证明,我多虑了。一番交谈,郇子杰坚强的内心、乐观的性格、充满情调的生活,以及由内到外流露出来的自信与满足,反倒把我深深打动,深深感染。
郇子杰从菜畦间直起腰,扑扑身上的泥土,努力挺直身子,满面笑容,快言快语让我们“屋里坐,屋里坐”。一进院门,郇子杰说声:“您好!”就在我们一愣间,院里忽然响起一片“您好!”“您好!”的欢叫声。惊诧间,郇子杰手一指,“是我的八哥鸟在欢迎你们呢”,这才注意到,院里瓦房的大门口,两只鸟笼,“您好!”“您好!”正是两只八哥在抢着迎客。
“这八哥在哪买的?”
“不是买的,前年刮大风,村里大树上掉下来的,掉在路边。可怜毛都没长全,生命只有一次,我就捡回家养起来了。”
“你上过学吗?讲话这么有趣。”
“我念到初中毕业。”郇子杰有些羞涩的嘿嘿道,“我数学不太好,不过语文总是全班第一。”
我对她竖起大拇指。走进屋子,三间瓦房,整洁清爽。堂前当中靠墙的案桌上,倒扣着一只灰红两色的铁喇叭。“是疫情防控和平常村里做宣传用的。”郇子杰说着,拿起喇叭对着嘴边:“各位村民,各位乡亲,大家注意了……”引得我们心里一阵欢喜。
“现在生活怎么样?”
“很好,很满足了!从前家里穷,2014年纳入贫困户后,政策扶贫,技能培训,加上我自己也很努力,不等不靠,情况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你什么时候能脱贫呢?”
郇子杰哈哈大笑:“我2018年就主动申请自愿脱贫了,技能有了,收入有了,就要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能再给政府村里添负担了。”说罢,脸上写满骄傲。
“你身体残疾,会不会返贫呢?”
“不会,不会。”郇子杰快言快语肯定地说,“我现在和我老妈低保每月690元,村里公益岗每月600元,家中土地流转,一年4000元。平时打打零工,一年少说三四千元。”郇子杰掰着手指,“够用了,够用了,一年两万多元,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哈哈哈……”
我们起身出门,郇子杰又抢先一步,对着门口的鸟笼,说声“再见!”两只八哥,像得到军令,立即应和着,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对我们“再见!”“再见!”起来……
幸福村里说幸福
走在孙庙乡幸福村,整洁的村容,使人舒畅。方法上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一户一策;主观上扶贫先扶志,使扶贫工作内外兼顾,活力倍增。看着贫困户开心的笑脸,何颖书记高兴地说:“这才是幸福村幸福的样子。”
张克林2017年纳入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病。他不愿躺在贫困户上面睡大觉,他对扶贫干部说:“我总不能老是依靠政府,我想做点什么,增加收入来源。”在扶贫干部的分析建议与帮助下,利用危改后自家房屋旁边的空地,张克林修起了简易的羊圈,购买了两只母羊,认认真真当起了羊倌。慢慢地羊只从两只发展到10只,再发展到20多只,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2019年顺利脱贫。尝到甜头,张克林整天脸上挂着笑容,劲头更足了,现在又忙前忙后,扩大养殖规模。“我心里有个更大的目标,不过现在还不好对外说。”张克林双手握着拳说。
58岁的张会友,家住幸福村张村自然村,患有糖尿病、脑梗,特别是皮肤病,跑了多少医院,也没办法治好。2018年,妻子岳秀英摔断了腿,一年后去医院取钢板,没想下车时猛然滑倒,再次把腿摔断。2019年,通过动态精准识别,张会友被纳入贫困户。用两万五千元危改资金,改建了50多平方米的砖瓦住房。年前因病住院,花去医药费2400多元,“个人只承担了600元,其余都由农保报销,而且住院不需要预付医疗费,医院直接给看,出院按比例付清个人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政府对我们贫困户,真的是太贴心了。”张会友倚在堂前的饭桌旁,脸上泛起红光,“现在两不愁,三保障,房子是新的,自来水通到家,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张会友说,他现在村里做公益岗,一年7000多元,光伏发电,一年4000多元,平常不犯病,力气活还能做,一天挣个百十元,也不是天天做,一个月十几二十天,一年也有个两万来元的收入。加在一起,就是3万多元。这还不包括他妻子偶尔做些力所能及零工的收入。孙庙乡乡长康影说,按计划,张会友家是今年9月份实现脱贫。张会友接过话:“按说,我现在这个样子,就完全达到脱贫了。”眼里满满的欣慰与自信。
这个电话不能缓
照例加班忙到晚上十点多的钱卫,回到家中。连日的疲劳加上剧烈的胃痛,一进家门,便躺倒在沙发上。妻子为他端来茶水,爱怜地嗔他是只要工作不要命了,再这样下去,总会有一天彻底累垮的。钱卫用拳头抵按着肚子,闭着眼,一声不吭,他早就听惯了妻子关心的絮叨。
妻子讲的完全在理,钱卫也知道自己身体不是铁打的,架不住这么拼。但任务这么重,自己天生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怎么能闲得下来呢?!手机响了,钱卫瞄一眼,一看是贫困户的电话,立马翻身坐起。妻子说:“都痛成这样了,什么电话这么重要,明天再讲行不行。”说着,就要去夺钱卫的手机。“别胡来,这是贫困户的电话,这么晚,贫困户还打电话来,说明肯定是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是弱势,我是书记,别的电话可以缓,贫困户的电话,一刻也耽搁不起。”妻子叹口气,理解地点点头,又无奈地摇摇头。又一阵疼痛袭来,钱卫示意妻子把小圆凳拿过来,一边解答着贫困户的问题,一边抓过沙发上的靠枕,放在小圆凳上,身子往小圆凳上一伏,让靠枕代替拳头,抵压住胃部。钱卫舒服地哼了一声,就以这种造型,与贫困户通话五十多分钟,直到贫困户满意地连说谢谢。
钱卫是巩店镇书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善于思考、喜欢创新、能打硬仗的基层干部,也是一位颇有文化情怀的暖心朋友。2019年底,巩店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2.26%,下降到0.25%,4638户贫困户、9420人实现高质量脱贫,连续三年位居利辛县第一。他创新了乡镇工作“8+N”工作法,千头万绪的乡镇工作,变得模块化;琢磨出乡村大喇叭即时秒发的“随手播”,使原本利用率不高的乡村喇叭,一下成为沟通村民的连心桥,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他制作了78期精准扶贫“明白纸”,使纷繁的扶贫实践,变得更加精细高效;他创办网络梨花节,使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新的活力;他将扶贫车间引进村庄地头,建到村民家门口,仅从事艾灸产品加工的贫困户,全镇就有400多人。贫困户高兴了:“不出村不住店,能看孩子能做饭,一天收入百十元,扶贫车间点个赞。”
电商驿站梨膏甜
良梨村电商扶贫驿站,设在一排呈L型的平房里。从L的一边进门,是一个大炕样的土灶,灶上两口直径一两米的大铁锅。“这是熬制梨膏糖的。”良梨镇刘建书记说,“大约20斤鲜梨可以制得一斤梨膏。鲜梨生产的多,一时半会销售不完,保鲜成本也不低。有些小梨或特大的梨,与常梨味道没差别,但样子不好看,更不好卖,就用来熬制梨膏。”
“劃算吗?”
“划算!”刘健肯定地说,熬成的梨膏易保存,易包装,易运送,一斤可卖一百二三十元,比鲜梨附加值高多了!”
转过L型的拐角,是电商服务大厅兼产品分享馆。七八个客服,正在电脑上,与客户进行实时对接,解答咨询,看货论价,接单快递,忙得不亦乐乎。王静将冲泡的梨膏茶,从大壶倒进小盏,端到我们跟前;陈珂珂将削好的砀山梨,递到我们手边。喝一口,咬一口,不错,真的不错,味道确实好极了!
良梨村电商扶贫驿站,引进了县里“乐村淘”等电商入驻,通过原材料加工基地建设、吸引贫困户就业、你种我销与你养我卖,开展精准帮扶。已带动70余户贫困户就业或增加收入。
喝了梨膏茶,吃过砀山梨,与几个从线上“现身”的线下客户,同去梨园基地参观。忽见一处农舍的墙上,一块不大规整的黄色木牌,风吹雨打日晒,已有些斑驳显旧。凑近一看,指甲盖大的行楷:“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落款“曹植《洛神赋》”,后面一枚画上去的篆体印章“良梨”。众人都说好,与梨园环境氛围协调,让人心生兴致,如尝鲜梨。一了解,才知这样的诗意木牌,在梨园有50多块。再一问,才知是刘建自己写的。“一开始也是请的广告公司来做,希望做点文化,带动梨园旅游发展,增加梨农收入,可广告公司做一块要四五百块钱,我们没那么多钱,有那么多钱也舍不得这样花,就自己做木板自己写了,一块牌子只需十几元成本。”刘建有些腼腆地说。
“刘书记,就冲你这份文艺情怀,冲你这样为政府节约,我再增订你两万斤梨,五千斤梨膏,怎么样?”一个客户说,
“太好了!”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刘建,与客户的手掌隔空击在一起。
老支书的肺腑情
桃源村地理位置很不一般,黄河故道以南,陇海干线以北,桃、梨种植历史悠久,村名大概因此而来。
我们来到桃源村现代产业园。这是2019年3月,利用对口帮扶资金建立起来的,占地207亩,总投资780万元,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葡萄。采取土地经营入股、合作社管理经营、家庭农场生产等运营模式,当年带动66户129人脱贫。
一排排钢架大棚,铺展开去。一株株葡萄,主干已长至一米五左右,顶端Y字型左右叉开的两根枝条,绑扎固定在一根根横拉的铁丝上。一些村民,正在施肥、拔草。一架架大棚之间的空地上,间或一两株苍黑的桃树。
“这都是进口的品种,种植效益很高。”五十出头的村支书说。
“原来这里都是桃树吗?”
“是的,原来都是桃树,已过了盛果期,产量低,口感差。”老支书说,“就是不扶贫,这些桃树也不行了。鲜桃难卖出去,制成罐头成本又高,到头来除去工夫钱,老百姓基本得不到什么收益。梨也差不多,现在梨卖一块钱一斤,还有的只卖几毛钱一斤,种梨比种桃更辛劳,要松土、施肥、剪枝、授粉、摘小梨,算下来,一斤梨成本就差不多一块钱,卖一块钱一斤,等于只挣回个工夫钱。”
“那这个葡萄呢?”
“种植这种葡萄,单从成本,比种梨要高,每斤成本约五块钱,但价格也比梨、桃高得多了,每斤可卖到十五到二十块,就按十五块一斤算,除去五块劳动成本,还能挣到十块钱一斤,一亩平均能产两千斤,纯利润就是两万多元。”
“那管理上可松不得劲噢。”
“那当然,那当然!”老支书说,“这个项目我不放心别人管,我必须自己管,投入780万,天文数字,管不好项目搞砸了,哪个也担不起。”老支书满脸严肃,又打起比方:“780万,你说哪个能担得起。像我,出了事故,一条命赔个20万,顶多40万,780万,像我这样的命,要20条40条才能抵得上。”说着说着,黝黑的脸上露出带着苦笑的坚定,“所以这个项目,我必须亲自抓!抓好了,不仅群众脱了贫,致了富,村里集体经济也能打个大翻身仗了。”
正在给葡萄施肥的一位大爷直起腰,用衣袖擦一把额头,说:“为这大棚,我们孙书记,吃的苦是齐腰深喽。”
走在皖北大地,走在沿淮村庄,心,在脚步对土地的丈量中澎湃;情,在与贫困户和基层干部的贴近中激荡。
责任编辑 黄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