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规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03-0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密度病虫害产量

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较高。玉米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有益健康。此外,玉米还可用作牲畜饲料。本文分析了中国玉米种植存在问题,介绍了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并提出了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以期指导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1玉米种植存在问题

1.1品种质量欠佳

目前,中国玉米市场种类丰富,品种齐全,但质量较差。玉米种植户在挑选玉米品种时,过于重视玉米品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品种质量及抗病虫害能力。质量较差的玉米种子不利于玉米的健康生长,容易感染病虫害,从而威胁周边环境。

1.2土壤翻耕不合理

在玉米苗期时,位于土壤上部的玉米苗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较少,但土壤下层的根系却异常发达,根部对于玉米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显著影响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但是,大多数玉米种植户没有及时翻耕玉米下部土壤,导致玉米根系连接过于紧密,无法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最终影响玉米质量及产量。

1.3种植密度不科学

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健康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提高,当种植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增加种植密度反而使产量下降。许多种植户为提高种植效益,忽略种植地区气候特点及玉米品种生长特性,肆意增加种植密度,导致玉米无法正常吸收养分,质量及产量下降。

2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2.1选种

在挑选玉米品种时,必须根据种植地区的地形、降水及光照条件合理选种。如地形对玉米健康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的热量高于高原地区,有利于玉米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玉米生长;另外,玉米作为高杆农作物,受风力影响较大,因此,需考虑玉米品种的抗倒伏性,适应种植地区的风力条件,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

2.2播种

在播种时,需合理控制播种时间。中国土地面積较广,地形千差万别,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种植人员需根据气候特点合理选择玉米播种时间。如在中国北方地区,适宜在春季播种玉米,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条件。另外,光照及通风条件都会影响玉米养分的获取,因此,需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确保玉米获得充足的光照及营养。

3玉米病虫害种类

玉米种植源于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玉米营养丰富,口感较好,广受消费者欢迎,世界玉米产量逐年增加。但是,玉米极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玉米出穗,导致玉米质量及产量下降。黑穗病是主要玉米病虫害,会使玉米植株整棵坏死,玉米表面为黑色,无法食用;玉米大小斑病会影响玉米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使得玉米无法正常获得营养,最终导致玉米植株枯萎而死;地老虎以卵生为主,繁殖能力较强,一旦温度及湿度适宜,就会大量繁殖,危害玉米健康生长。玉米叶斑病通常发生在高温及高湿时期,常会引起大规模的空气传播感染。它首先在玉米下部叶片出现,以绿色及灰色病斑为主,进而扩散到整个玉米植株,导致玉米叶片萎缩,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瘤黑粉病是一种玉米高发疾病,黑粉通常会感染玉米,并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肿瘤外表面为白色,逐渐发展为浅紫色及黑色,最终肿瘤薄膜破裂,产生大量冬季孢子,这些孢子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降低玉米产量。玉米褐斑病病原体感染玉米叶子、豆荚及茎,玉米叶子及豆荚染病最为严重,病斑排列紧密。虫害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棕色,小斑点相连形成大斑点,斑点附近的叶组织为粉红色。在染病后期,斑点表皮裂开,释放出棕色粉末,留下细丝状的静脉和维管束。

4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4.1化学防治

种植人员可以使用化学试剂来防治玉米病虫害,化学防治是指运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毒杀,见效快、成本低、耗时短、易于操作,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农药极易残留在植株内,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为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种植人员需科学配药,根据玉米生长实际情况,选择毒性低、见效快、效益高的农药产品,进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预防虫害的作用。例如,可使用10%毗虫琳、可湿性粉剂20 g或4.5%高效氯氰菊酷乳油30~45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玉米蓟马。

4.2种子包衣技术

在玉米播种前,可利用药物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防治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对环境污染较小,显著降低了玉米病虫害感染概率,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张尊福)

猜你喜欢

密度病虫害产量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