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当前我国发展新形势
2021-03-08王辉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冠肺炎疫情如催化剂般,使许多全球性问题暴露无遗,也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新发展环境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意味着我们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更深入准确的认知,以更好把握战略机遇期,化解系统性风险与挑战。
中美关系举足轻重,结构性矛盾凸显
特朗普执政时中美关系降至建交以来冰点,拜登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使中美关系进入新的重要时期,虽其政策尚待进一步明晰,但中美结构性矛盾凸显,竞争大于合作局面将长期存在。
拜登从政经验丰富,注重美传统外交理念,行为方式更加理性,在竞选活动中已明确表示要重回国际组织和多边主义、重构盟友体系,这使中美关系面临新的合作契机。但同时,中美竞争不可避免地走向复杂化、全面化、激烈化。中国正势不可挡地走向强大,而美国在二元对立思维下不能平和接受中国崛起。美国两党在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问题上已达成共识,拜登时代对华强硬仍可能是主旋律。目前来看,美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严重的失业问题、种族冲突、政治极化等体现了美国社会撕裂程度之深,拜登政府未来短期内或将重点应对疫情等国内问题,难以采取对华遏制策略。同时,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对华贸易战开打两年多来,美国企业及农民利益极大受损。拜登上任后考虑到其受损利益集团,中美经贸摩擦短期内可能有缓和趋势。
中美关系好坏关乎中国发展进程及国际和平发展,管控分歧、寻求合作共处与相互了解仍是把握中美关系基本之道。两国高层可尽快开展对话,恢复此前中断的机制性对话渠道,就一些重大问题达成战略共识。同时,中美民间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友好人士也应为缓和中美关系付诸更多努力,为中美民间合作交流搭桥建路,使中美关系出现更多“挂钩”而非“脱钩”。
多边主义回归,全球化渐趋重启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经济已处于下行期,疫情大面积发生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头再度高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趋势明显。但全球化并不会走向终结,而是在周期性进程中出现暂时性衰退,经过完善全球治理及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全球化将随数字经济发展以信息及数据流动等方式达到人类互联互通新高潮。
过去30多年,新自由主義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伴随着国家间及国家内部不平等加剧。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世界社会报告:剧变世界中的不平等》显示,自1990年以来,不平等程度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有增长,全球70%的人生活在1990年以来收入不平等加剧的国家。面对国际社会分裂加剧及全球治理碎片化,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成为影响国际秩序变迁及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而打造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球化也需要加强国际多边合作,凝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多边力量,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性挑战。
近来,一系列多边主义回归的积极信号,让我们看到未来完善全球治理及加强多边合作的可能性。拜登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等重大事件,体现了逆全球化浪潮下多边主义的回归,将为国际人文经贸合作及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未来几年,国际抗疫及公共卫生合作、全球气候治理有望取得较大进展,区域自由贸易便利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将为完善全球治理及推动地区发展、增进互联互通、改善民生福祉等带来更多机遇。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或将引领数字全球化
近年来,各国纷纷布局数字经济产业,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发展及创新应用。在线上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出现的同时,传统产业也面临数字化转型。一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浪潮正在各行各业掀起。未来几年,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领域基础设施陆续完善并普及,将对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经济繁荣起到奠基及拉动作用。在新一轮全球化中,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全球领先的国家,将为全球化发展注入巨大动力,或将引领新一轮数字全球化。
在此背景下,培育并吸引具有数字素养的人才正成为我国教育及人才工作一个新的重要方向。而同样紧迫且重要的是,相关学术研究及国际合作要对新问题新挑战,如数字监管、数字鸿沟、数据安全以及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可能造成的失业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尽早落实到制度设计层面,完善全球数字治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以减轻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
改革开放稳中有进,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向的鲜明标志,意味着中国将在提升对外开放深度广度的同时着重挖掘培育内需,实现国际国内循环更高水平相互支撑促进,双轮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对外开放而言,中国已进入制度型开放阶段。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施行等,意味着中国将在政府服务、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经贸规则方面进一步与国际对接,从而解放束缚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世界经济动荡及逆全球化浪潮仍将持续,甚至加剧。中国保持稳定向好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扩大开放对引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推进改革开放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挥协同联动效应,补短板、攻难关、稳就业、惠民生,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再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可以也能够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与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包容互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作者: 王辉耀,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
责任编辑 / 王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