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任违规APP窃取隐私
2021-03-08史奉楚
史奉楚
1月22日晚,工信部发布通报今年首批(总第10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一些手机APP窃取隐私或者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现象早已不是新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可谓屡屡发生,即便在有关部门公布“黑名单”后,也未见“收手”迹象,反倒是违规现象越来越多,令人深思。
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深度依赖决定着其已成为人们的随身物品。一旦这些APP无视用户权益,随意窥探、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的话。人们将毫无隐私和安全感,沦为可以被随意窥视隐私的“裸奔者”。由此,本来是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度的智能手机就完全可能沦为被他人操纵的“肉鸡”。人们有理由担心工作生活中的私密聊天内容会被窃取,睡觉休息时的画面会被录制、传播,手机相册中的照片会被上传,扩散,自己到过什么地方会被定位。而且,这些隐私一旦泄露,就可能通过网络广为传播扩散,根本不可能恢复到隐秘状态。
对很多人来说,失窃几千元的后果未必嚴重,而一旦隐私被APP窃取的话,将带来严重的精神伤害和心理折磨。再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给手机设置开机密码、开锁密码,即便手机被窃取,只要及时挂失就不必担心隐私泄露。而随意窥探收集隐私的APP,犹如潜伏在身边的内贼,让所有的密码都失效,令人防不胜防。
特别是,这种盗贼行为令人憎恨却又让人无奈。因为,普通用户不具有识别这种APP违是否规的技术和经验。而且,如果用户不开通某种权限,就无法使用该APP,这导致用户不得不让步。
更有甚者,一些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盗取信息,连起码的商业伦理都不讲。作为用户,其实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技术条件与APP开发者和运营者博弈,用户只能选择牺牲隐私,或者不使用该款APP。而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方式、APP普遍违规的情况下,用户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博弈和反抗的能力。
治理违规APP,更不能靠APP开发者良心发现自觉整改。必须由监管部门强力干预方能遏制APP开发者的作恶冲动。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APP未向用户明示并经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否则将会被下架。根据《网络安全法》,侵犯个人信息的,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可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证照。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非法获取行踪轨迹、通信内容等信息50条以上的,或者其他信息5000条以上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可见,治理违规APP不是无法可依,而可能是相关部门不积极作为。网络社会中,守护公民隐私的意义不亚于守护公民的财产安全。监管部门势必积极作为,科学应对,果断下架违规APP,追究开发者和应用商店的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强力清除潜伏在手机中的“窃贼”,让用户不再成为技术作恶下毫无招架之力的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