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兰州制造雄风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2021-03-08李荣灿
李荣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强调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兰州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产业门类相对齐全,发展基础良好,有责任、有义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实现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于工业、优势在于制造业。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并赋予其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使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兰州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将迎来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更需主动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找准兰州自身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位置和比较优势,才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认真审视进入新发展阶段兰州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变化,综合研判认为关键要以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把重振“兰州制造”作为“先手棋”,推动兰州制造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新发展阶段再创兰州制造业新辉煌,着力把兰州打造成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一、以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引领,为重振“兰州制造”拓展空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主动打破城区“两山夹一河”的地理限制,确立以主城四区为“核心”、兰州新区和榆中盆地为“两翼”、其他区县和功能区为“多点”的“一心两翼多点”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主城区功能疏解、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形成了以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制造业“主战场”,以榆中生态创新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为新增长极,有效促进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为重振“兰州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坚持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全面构建“三区集聚引领、两极崛起带动、多点协同支撑”产业发展布局。兰州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绿色化工、大数据等产业,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着力打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绿色生态等产业,着力打造外资创新产业集聚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紧扣“创新”主题,着力打造西部科创研发引领区、甘肃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進出口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货物集散中心;其他区县围绕各自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重心,加快形成各区县、各功能区分工有序、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为重振“兰州制造”强筋壮骨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兰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36个行业,制造业涵盖了全部行业分类的30个大类,现已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较为明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近两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结合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我们根据全市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要着力打造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四大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烟草制品八个百亿支柱产业链条,构建多元支撑、稳定可靠的“四梁八柱”工业产业体系,筑牢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根基。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向“四梁八柱”聚焦,紧盯项目科技含量、发展质量、预期增量,重点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和枢纽型项目,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内陆高地和国家制造业基地。特别是紧盯产业链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发力攻坚,全面推行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探索建立“一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一个市直部门牵头负责、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一名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八个一”工作机制,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让上中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抓手,为重振“兰州制造”添力赋能
兰州集聚了甘肃近80%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特别是拥有兰州新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平台。近年来,我们将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出台科技创新“50条”等政策措施,设立总规模21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连续举办五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构建全域普惠人才工作机制,实施30万大学生留兰创业计划,2019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25%,预计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高新技术企业数在“十三五”期间翻了两番多,正式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为推动“兰州制造”向“兰州智造”“兰州创造”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毫不动摇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依托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兰院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兰州布局建设,加快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把兰州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加快完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激励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承接机制,吸引和支持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来兰和在兰就地转化,努力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特别是充分发挥兰州在核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空间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势,鼓励支持在兰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大战略,瞄准我国科技发展“卡脖子”重点领域,创造更多兰州特有的“独门绝技”,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兰州力量。
四、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依托,为重振“兰州制造”开辟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搞自我封闭,而是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最大机遇,聚焦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不断完善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功能,开通运行进口有色金属、粮食、木材、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等特殊口岸,汽车整车口岸通过验收,获批设立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成西北最大的跨境电商监管平台,挂牌运营西北首家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在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海外保税仓,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成为国家指定向尼泊尔开放的3个陆港之一,“兰州号”中欧、中亚、南亚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兰州由内陆腹地城市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为“兰州制造”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沟通沿海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建设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国家综合物流枢纽,着力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重点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绿色冶金、机电高新、民族特色用品等出口市场。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机遇,全面开拓东盟国家出口市场,重点扩大建材、家电、汽配、五金制品出口。积极对接与西欧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全面参与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合作,推动“兰州制造”实现高质量“走出去”。
五、以完善政务商务体系为保障,为重振“兰州制造”创造环境
优越的发展生态,是重振“兰州制造”起势成势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施了以即收即办、当日办结、限时办结、代办服务类清单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了以“比质量、拼发展理念,比体量、拼发展格局,比总量、拼发展后劲,比贡献、拼发展效益,比服务、拼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五比五拼”激励评价机制,推出了工程建设项目模块化审批等一批改革亮点,特别是兰州新区推行全方位普惠制持续性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率先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灵活供地,大数据、大工业电价分别降至每度0.28元、0.35元,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以一系列最优惠政策将企业生产营业成本降到最低。下一步,我们将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级设立振兴制造业专项资金,从2021年起连续五年对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制造业企业和项目予以扶持。加快解决老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国家和甘肃省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加快完善项目投资机制,著力构建全市重点制造业项目“三分之一由企业投资,三分之一协调投融资平台投资,三分之一协调金融机构投资”的投融资模式,有效解决重点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修订完善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政策,助力企业加快出城入园。优化支撑保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铺就兰州制造业长远发展的“高速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制造业企业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审批立项、环境评估、资金筹措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重振“兰州制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