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开发及应用

2021-03-08张鹏程丘广新晏四方陈鹏

城市勘测 2021年1期
关键词:会签权属管线

张鹏程,丘广新,晏四方,陈鹏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1 引 言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179号)发布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1~3],建立了相应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和管理系统,具有管线查询、浏览、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地下管线普查、修测、竣工验收或专项调查,获取了管线段起(终)点X/Y坐标、起(终)点埋深、起(终)标高等空间位置信息以及类别、管径/断面尺寸、材质、特征、附属物、权属单位等基本属性信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因城市建设工程(尤其是市政管线建设工程)的施工需要,往往要进行频繁的道路开挖,导致城市“拉链路”“破膛路”时有发生,阻塞道路交通运行、破坏城市市容市貌、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此外,由于在道路开挖前,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没有对开挖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进行调查,或没有统一征求各管线权属单位及管线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导致挖断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为减少因挖掘施工而损坏地下管线的事故,美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811一呼通中心[4~7],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合肥、西安、成都等城市在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或条例中也都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取得施工范围以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普查/详查资料,并经过相关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确认。”

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为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地下管线开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因此,在上述已有办法、条例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管线现状成果数据,并借鉴国外“811一呼通”相关经验,开发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将建设工程开挖范围与该范围内的已有地下管线资料相互衔接,实现管线开挖会签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使得城市相关部门能更好地统筹地下管线工程的开挖建设,对于预防城市“拉链路”现象及减少管线挖断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设计思路

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管线开挖会签案件包括拟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征求意见表及建设项目拟开挖的范围及深度,其中相关资料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址、工程内容(如道路改造、基础探查、基坑开挖、护坡保护、穿越顶管、或其他等)、施工工期、建设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项目联系人、移动/办公电话、其他相关说明等;建设项目拟开挖范围及深度材料可以支持多个格式的文件,包括TXT文件的坐标串(如“点号,X坐标,Y坐标,开挖深度”的形式)、DWG/DXF格式、SHP格式的文件等。

(2)会签案件的开挖分析报告生成

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系统下载建设单位上传的建设项目拟开挖的范围及深度材料,调用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待开挖工程范围及相应深度内的各类地下管线(如排水、给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并自动生成该会签案件范围内的开挖分析报告。

(3)开挖分析报告的上传

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系统上传该案件的开挖分析报告,报告以附图及表格的形式,详细列出该工程开挖范围内所有的现状管线资料信息,包括管线的类别、长度及权属单位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重视程度的增加、政府及高校科研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高校科研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动态考量科研成果转化过程,根据科研成果转化的演化过程制定合理的成果评价系统和灵活的利益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更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4)建设单位发送会签案至相关的权属单位

系统根据上传的开挖分析报告,将会签流程转发给所有涉及的管线权属单位(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管线会签系统中选择其他已注册的管线权属单位),并通过系统要求各管线权属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会签意见。

(5)管线权属单位会签意见办理

被选择的各管线权属单位通过系统进行意见的会签办理,如涉及子公司或下属单位的,系统自动进行流转并办理。

(6)建设单位汇总各权属单位的会签意见并办结

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征求意见时限(默认为5个工作日),自动汇总各权属单位的会签意见,建设单位依据会签意见并与各权属单位进行线下核查、归档等。

图1 系统总体流程图

2.2 系统功能实现

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1)系统角色管理

系统根据《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工作方案》,面向不同的单位部门提供不同的使用功能,如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负责系统的整体运行统筹与协调管理,并负责分配系统管理员账户;建设单位负责分配会签案的发起账户,如图2所示;管线权属单位负责分配会签案的收件账户;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城市道路、公路管理部门等负责分配查询统计功能账户等。

(2)系统账号注册

系统支持所有建设单位、权属单位、行业主管单位及个人的注册功能,账户注册信息包括单位/个人名称、账户、联系手机号等;其中,申请人为公民的,提交有效身份证复印件,申请人为法人的,提交《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申请人为其他组织的,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或该组织合法成立的文件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3)流程发起与会签办理

该功能按照系统预先设定的会签与意见办理流程,面向建设单位、权属单位、市管线信息管理中心等工作人员,分别提供创建会签案及附件上传、生成开挖分析报告、发起会签、会签案件办理、会签意见汇总、线下核查及归档、案件办结等功能;其中,创建会签案及附件上传由建设单位发起,需要填写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单位名称等信息,并上传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和开挖分析范围等,如图2所示;会签案件办理由权属单位在填写会签意见,并在“会签意见附件”中上传经盖章的权属单位意见表扫描件之后流转至下一个环节;线下核查及归档由建设单位与相关权属单位线下核查后,在系统中分别上传管线详查资料、管线保护协议、现场交底情况等材料,并对现场交底情况进行登记,如图3所示。

图2 创建会签案及附件上传

图3 双方线下核查及材料归档

(4)督办提醒及预警

系统默认设置5个工作日时限,会签案发出后的5个工作日内,若权属单位未主动办理会签意见并返回给建设单位,系统默认以“同意”作为意见返回给建设单位;在每个账号的“业务箱”案件中,系统以绿色灯、黄色灯、红色灯分别标记正常流转、超过办案时限(预警业务)、已超过办案时限(超时业务)的会签案;此外,每个账号注册时绑定了必填手机号,通过接入网络短信平台的短信服务,当会签案发送到业务箱,系统将以短信方式发送至经办人的手机号,从而实现督办提醒及预警。

(5)案件汇总与统计

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使用此功能,可以对系统中建设单位发起的所有会签案件以“状态”“创建时间”“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等关键词进行综合查询与检索、汇总与统计,并支持按月、按季度、按年等时间段自动生成报表。

(6)开挖分析报告生成

面向市地下管线信息中心管理人员,该功能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范围及相应开挖深度,基于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中的现状数据,自动生成开挖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表(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址、计划开工日期、合同工期、开挖深度、缓冲距离、建设单位名称、项目联系人、单位地址、办公电话等信息)、开挖范围截图(叠加开挖范围线、地形图以及现状的管线图等信息)、现状管线明细表(包括管线权属单位、管线类型、各类型管线的长度等),如图4所示。

图4 地下管线开挖分析报告示意

(7)会签流程浏览与定制

单击每个会签案件,系统显示该案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会签流程、案件涉及的所有会签单位、每个流程的节点状态(包括办理完毕、正在进行或未接收)以及每个流程的接收时间、办理时间、办理人、办理用时等详细信息,如图5所示;此外,系统也支持对会签案件的流程进行定制。

图5 会签案件的流程查看

3 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3.1 系统关键技术

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包括:①工作流技术(workflow)与城市管线会签业务相结合:基于工作流技术,将地下管线工程开挖会签系统中的用户角色、注册过程、会签流程、提交材料、审批用语等进行流程化、配置化管理,实现了管线建设工程开挖会签意见的统一流转、审批,有利于管线建设工程开挖会签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②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管线开挖可视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将管线工程开挖会签系统中的开挖范围及深度,与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中的现状管线数据进行有效的衔接与利用,并能自动化地生成开挖范围及相应深度内现状管线的分布报告,达到了充分利用城市管线的普查成果、竣工测量成果等现状管线数据的目标。

3.2系统应用效果

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自上线以来,目前已面向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等全市190多家单位和个人,为数百宗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了实时、在线的地下管线开挖会签服务,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1)有利于减少“拉链路”“破膛路”等现象的频繁发生:基于管线开挖会签系统,促成标准化、常态化、流程化、规范化的广州市管线开挖会商机制的建立,能较好地促使管线工程与道路建设工程的同步开挖、施工、建设等,从而有效避免“拉链路”“破膛路”等常见的“城市病”现象。

(2)有利于减少经常性地挖断管线事故发生:地下管线建设工程实施前,管线建设单位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提交申请,各相关管线权属单位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进行审查,管线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进行审核,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进行监管,从而能有效减少挖断管线事故的发生。

(3)有利于充分利用管线现状数据成果: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广州市已建立了管线数据库,并建立了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系统,管线建设单位上传管线工程开挖的范围及深度,管线开挖会签系统通过开挖的范围及深度调用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系统中现有的管线数据,有利于充分利用管线现状(包括普查、日常竣工验收以及各专业管线数据的汇交等)的数据成果。

(4)有利于管线建设单位重视管线开挖、施工的安全:管线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前,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征求各管线权属单位、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对各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统计、汇总,管线建设单位根据最终意见,以决定是否进行工程的开挖建设,或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进行工程开挖建设,有利于确保管线工程开挖、施工的安全。

(5)有利于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和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监管:通过管线开挖会签系统,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和管线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参与其中,有利于充分发挥管线综合协调部门的统筹作用,强化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从而协同推进管线建设工程项目落地、审批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

4 结 语

本文以广州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建设背景、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效果等,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地下管线普查/修测、竣工验收等建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为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资料。

(2)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要面向全市的建设单位、管线权属单位、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等众多单位和用户,宜运行在互联网上,因此,系统建设时要考虑管线数据的保密性。

(3)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不仅有利于建设单位重视管线开挖、施工的安全,而且有利于管线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和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监管,从而减少经常性地挖断管线事故发生。

(4)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能较好地促使城市管线工程与道路建设工程的同步开挖、施工、建设等,从而有效减少“拉链路”“破膛路”等常见的“城市病”现象。

(5)基于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签系统,有助于破除管线协调管理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城市地下管线开挖会商机制的完善,为城市地下管线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会签权属管线
浅谈航天型号产品文件的质量会签
房屋“权属存在争议”的合理认定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工作流技术在信息通信资源申请中的应用研究
让公文会签业务高效、合理
农村宅基地房屋权属的确定
浅谈农村集体土地上房屋权属登记与交易管理
论权属档案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