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引领下的网络育人机制研究
2021-03-08谭丽莎刘振鹏
谭丽莎,刘振鹏
(1.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2.沈阳建筑大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辽宁沈阳 110168)
面对开放性和互动性较强的网络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育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网络育人机制,发挥网络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对于高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引领下的网络育人机制研究,推动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格局,是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促进网络育人合力形成的必要途径。
1 网络环境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政中心育人机制的意义
1.1 网络环境对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创新育人机制的要求
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通过对全省各高校网络育人机制建设的统筹协调,可以推动各高校形成共同建设、 相互联系、 同向协同的网络育人工作新格局,带动全省各高校整合网络平台、丰富网络育人内容、建强育人建设队伍、推进成果评价机制等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的协同作用,打造一种育人合力,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得以体现,共同实现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建设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通知》要求,各省陆续成立了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其主要目标是要强化和引领各高校网络建设及管理工作,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培养出拥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1]。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网络思政整体发展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形成互联网思维,精细打造网络思想政治中心这一教育平台,将网络育人机制作为切入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面对网络发展环境对高校创新育人机制提出的全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迎合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必须要在实现网络育人工作中更好地利用、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育人工作的稳步落实。
1.2 网络环境下创新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当代高校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而且拥有较高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以及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沟通或获取信息的能力。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在引领全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充分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内容的统一性,活动开展的联动性[2],实现省内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统筹和协调联动。在此基础上,以省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育人机制,能够大大弥补传统育人机制的弊端,例如:缺乏互动、公平性较差以及机制相对封闭等,可以有效改善各高校教育水平。同时,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发展宗旨,开展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工作,打造网络育人协同机制,也可以促进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各项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
1.3 网络新环境促进高校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平台和庞大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突破了课堂、学校、学习、社会的传统边界,走进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以往相对落后的育人模式已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通过网络平台、微博或微信等途径来获取信息。然而受传统育人机制的约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限制在校园课堂中,育人工作成效也不尽理想,这就对高校育人机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临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摆脱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依托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协同联动机制来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从而打造全新的高校育人模式,落实网络价值引领任务。
2 基于省级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优势
对于网络环境提出的全新要求,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引领下构建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且具有重要且普遍的意义。高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利用构建网络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开展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建立为师生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不仅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随时获取思想政治信息,教师也可以借助平台开展教育工作,将网络课堂同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整合起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果[3]。
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在于使校园文化、日常管理工作、生活服务以及教育教学各部分彼此协调和作用,形成合力,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基于这一平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主要优势如以下几方面。
(1)安全性较高。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生需求,各省所建立的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校内、校际互动平台,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信息和内容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为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拥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平等性。通过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统一引领,各高校能够很好地进行工作活动的互动与沟通,实现信息的同等与平等。摆脱了传统育人模式在时间、 空间等方面的约束,能够让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打造出一种公平的良好氛围[4]。各高校在平等的位置上,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全省高校育人工作的成效。
(3)功能多样化。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于最大限度地统筹和协调,联动高校网络建设与资源管理,成为发展规划、工作推进、信息交流、服务共享和理论研究的大平台,将高校的管理工作、组织育人工作和文化育人工作进行深度整合。
3 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引领下的育人机制构建路径
3.1 以学生为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育人意识
在设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后,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便学生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发挥作用,改善育人效果。在借助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构建育人机制时,首先要调动各高校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应用网络平台的习惯,学工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等,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并在其中整合相关的活动新闻、各项管理工作等[5]。高校必须要将网络思想政治中心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功效,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人物,将广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网络素养和网络育人意识,了解自身所承担的育人职责,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可以有目的、 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培育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保证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2 构建一站式的网络育人服务平台,提升网络育人功能
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在推广和应用网络育人功能时,应深入地调查和了解各高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网络平台及软件使用,确保各类学生喜欢并接受这种教育模式,主动应用网络软件开展学习、参加活动。为了方便学生操作和学习,可以对“一站式”的网络育人服务平台进行构建,为每位学生设置一个账号,在软件系统内能够统一开展操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在建设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过程中,中心要将网络同各高校原有育人系统进行整合,支持网络中心实现各项育人、教务、管理、服务等工作,包括:教务查询、课程思政、网络课堂、后勤服务、活动通知等;同时也可与高校图书馆有效衔接起来,允许学生在线阅览图书; 网络育人服务平台也可以对接高校的一卡通系统,让学生开展充值或查询余额的操作[6]。各高校也可以在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统一管理及要求下,对学工系统进行完善,丰富业务功能,为学生提供签到、 申请助学金、 手续办理等多种服务。除此之外,各高校可以在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的带领下,组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团队,交互合作、经验分享,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型系统进行设计、 开发,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中心在努力打造网络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提升高校办学育人水平。
3.3 实现线上和线下思政教育的整合,依托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落实网络育人工作
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在组织各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所以面对网络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技术优势,把握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全面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将优质的平台服务提供给学生。同时,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也可以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特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校际文化活动,实现线上和线下互动,实现育人工作的整合,彰显文化育人的特色。
各高校不仅可以借助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示范引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形成独特的校园品牌文化,开展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例如:爱国影片赏析活动、网络文化节等,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开展特色化的“一校一品”等文化建设工作,即发挥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组织功能,在体现各高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大力推广集线上和线下为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提升网络育人文化的传播力度,扩大影响力,全面增强各高校网络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及道德品质,进一步促进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7]。
3.4 借助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构建教育管理模式,对网络育人组织进行优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以发挥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构建。具体对策如下:首先,组织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思想政治中心,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可以提高安全保障力度,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保密程度及安全程度,借助资料库来有效的存储高校的各项数据资料,并在高校和各个班级内开展评选工作,扎实地推进党建工作的发展[8]。可以组织各高校在网络中心内,开展对党务工作进行展示、允许学生提交思想汇报等工作,打造并扩展高校党建工作的阵地,凝聚党建力量,引领育人合力;其次,支持各高校利用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进行党建交流、学习和教育等活动。可以对党校课群进行组建,允许对相关课程和视频进行上传、传输和共享,允许学生党员借助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党课内容更加丰富。高校可以在党校课群中开设不同的学习教育课题,让党员学习相关的政策方针,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可以组织各高校在线上设立党员成长档案,通过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工作。也可以对党员的阶段测试结果、学习状况等进行实时性的记录,更好地掌握党员的发展轨迹,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4 结语
作为开展培育人才和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高校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落实网络育人工作,应依托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构建全新的网络育人机制,使各高校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育人资源价值大数据,不断提升育人工作效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发挥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的优势,组织引领各高校大力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高校网络育人合力,培育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