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和合”文化对边疆民族大学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2021-03-08李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李茜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民族实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实体存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心理、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1],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是化解冲突和危机的神队思想、智慧洞见,在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交流中,融突而和合,“和合”文化可以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去讲述我们自己的美好故事和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深刻地理解、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具体实践。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和合”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合”文化是价值规范、政治理念、社会理想和辩证方法的集中体现。

“和合”理念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历史长河中的绵延发展提供了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也对现代国家的治理和精神文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在铸牢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中华“和合”文化的融突基因

《周易》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可见“和合”之意,表明宇宙万物的天道处于永恒变化之中。最早在《国语·郑语》的“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中出现了“和合”两个字的联合使用。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各家各派对“和”与“合”的阐释众多。“和”是孔子人文精神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和”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参考;墨子的“离散不能相和合” (《墨子间诂》卷三)指出了“和合”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天下不安、 父子不和、 兄弟不睦的症结在于人的“离散之心”。老子从辩证法的角度阐释了事物的阴阳两面性的相互作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总的来说,“和”指人与外部事物的和谐、和睦,是包含“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合”指“融合、合作、有机结合”等。中华“和合”文化的融突基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合”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具体彰显,这一思想不仅阐述了人与仁、人与群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合,而且蕴含着整个宇宙的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整体系统论思维方式的体现。

第二,“和合”文化体现了“天下大同”的民族团结思想。《易经》中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强调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的变化和融合,这是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综合、平衡、折中的行为方式。“和合”顺应了“天下大同”社会发展的趋势,其“统一、完整”等核心内涵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凝心聚力,构成了各民族彼此交融、整体和谐的“一体多元”格局。《尚书·尧典》讲到的“协和万邦”中“和”就是指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中华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以“协和万邦”的治政理念就体现出了中华“和合”文化的融突基因。

第三,“和合”文化体现了“以和为贵”的行事风格。“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气聚力,以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些观点、思想,无不表达着中华民族对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和追求。“和合”二字是古往今来和美追求的精神体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世代孜孜以求要达到的和和美美的状态是自然、社会、家庭、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和谐,“亲仁善邻”以及“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行事风格在“和合”思想中得到了高度的体现。

第四,中华“和合”文化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中华“和合”文化具有吐故纳新、兼容并蓄、融合创新和开放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这种处理冲突、协调差异的“中庸”和“调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1]。周恩来就曾说过:“干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2]中华“和合”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和优良品格,是各民族共同奋斗,不断融合发展、积淀形成的结果,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我国新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党和国家在面临着多元格局和复杂的民族问题中所提出的处理和发展积极民族关系的新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关键。中华“和合”文化所蕴含的包容力、整合力、凝聚力,可以为新时代增进中华民族团结提供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精神源,这正是中华“和合”文化的融突基因在处理冲突、增进融合的具体体现,即异构则亲和,同类则聚合。

2 中华“和合”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

2.1 中华“和合”文化从理论到实践走向的价值

“和合”观点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预测,这种预测既是和合学原理合乎逻辑的实践运用,又是和合人文精神合乎价值准则的理论选择。

我国学者张立文著有 《和合学:21 世界文化战略的构想》 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和合学的三大主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和合精神;光大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人文和合理想; 瞻望人类文化智能化、和合化和信息化的和合前景。”从这三大主题我们可以看出“和合”文化的重要思想价值。价值是关系的概念,是指客体与主题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它不仅是从人对待满足人的需要的外界物关系中产生,而且标志着主体需要和外物的关系。以人为主体的任一和合实践活动,都具有结构与功能对偶、差分与融合并进的双螺旋机制。这种结构差分和功能差分的关系是一种整体论思维方式,是重要的文化价值哲学方法,为中华“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力量。

2.2 中华“和合”文化的价值度量和智能创造

学者张立文提出了和合学的五大中心价值: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并提出了两个理论,价值度量理论和智能创造道路。价值度量理论采用了代数运算方法来度量价值得分值。有效地克服了价值绝对化、实体化、极端化理解的偏僻和认为制造的价值二元对待,为价值观念的创新奠定了逻辑道路。智能创造道路是“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和合存在”的约定俗成,通过智能创造道路,人类才能消除价值危机和意义冲突,达到和合境界。

中国有56 个民族,在56 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气和谐之中,蕴含着的是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包容、理解和融合。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而且越发繁荣昌盛,其中文化价值的力量功不可没,而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另外,德国历史学家梅涅克说过:民族对文化的忠诚具有比政治忠诚更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3]

3 中华“和合”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体现

3.1 中华“和合”文化引导大学生从认知异构到向往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谈起看待发展变化的“中国视角”时指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中华“和合”文化的力量可以引导大学生从认知层面认识到“和而不同”的“和”之意,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认识到只有民族的大团结,才会有祖国的伟大复兴,从而迈向“天下大同”的“合”之境,从认知层面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引导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向往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3.2 中华“和合”文化引导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

中华“和合”文化引导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中国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异构要迈向文化的融合,需要引导边疆民族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这最重要的就是要增进各民族大学生间的情感价值。情感的认同可以减少族际偏见,在精神纽带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情感的“和”是交流交往的和谐基础,从情感的相加到情感的相容,这是从“和”到“合”的体现。因此,“和合” 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破除狭隘的民族本位主义、 积极构筑民众的共有精神家园,自觉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成为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4]。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心理体验,不仅是物理边界的共同,更是跨越地理边界的心理共同,这是中化“和合”文化,以“和”之“形同”跨越物理边界,以“合”之“神同”破解民族间的狭隘、保守、排他,用“和合”文化之力量描绘出中华民族同心圆的心理力量,引导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中华“和合”文化的价值力量。

3.3 中华“和合”文化引导大学生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走向“自觉”的“民族整体”,奔向新时代“自信”的“民族一体”,这是中华优秀文化延续的历史轨迹[5]。张立文认为,人是一切价值性活动的主题,就人学特征而言,人是一切文化活动的智能源泉,他认为“人在文化价值领域中的主体地位和精神境界,是人文化、价值化的自我规范。人类通过对自己文化本性与历史使命的不断自觉,不断规范自己的生存方式、价值意识和思维模式,使其朝着更真实、更完善和优美的和合道路进化。”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珍惜、 积极肯定的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坚守、 传承和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取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的相生相“和”,使得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精神文化基因,这就是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合”力,这种“和合”之力蕴含整合力、包容力和凝聚力,可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各民族和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中华“和合”文化,是精神的指引,更是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可引导大学生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信。各民族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中,增强不同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最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边疆地区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的人才生力军。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好“和合”文化的教育价值,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思想动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从地缘共同迈向心理共同,引导大学生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信,充分的培育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对文化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中华“和合”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流派的思想中都有丰富的体现和详细的阐述,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文化之根,是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也是不同民族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构建中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文化认同的重构中,“和合” 思想中蕴含的 “天下为公”的“大同”目标、“大一统”的家国理念、“求同存异”的策略与方法[6],这些思想在新时代面临社会变化的应对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厚植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充分认识到中华“和合”文化的融突基因、价值力量和价值体现,对于边疆民族大学生从民族的共同文化角度去认识、体验、发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