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传播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2021-03-08
(陇东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1、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义
青少年的健康情况是衡量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要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体育教育也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仍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可知,我国青少年肥胖学生、视力弱的学生、亚健康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必须要呼吁和动员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借助媒介传播等手段,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2、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和负面作用
2.1、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正面作用
顾名思义,媒介传播是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和获取信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所接触的传播媒介是十分多的。如果这些媒介能够宣扬正能量、正风气,就会对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发挥很大的价值作用。如果这些媒介宣扬负能量、不良风气,就会促进青少年养成恶劣的生活习惯,从而危害青少年的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合理使用传播媒介,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保证青少年学习与成长的方向,从而使青少年能够更加健康、平稳地学习。从某种层面上看,正能量的媒介传播,对塑造青少年性格,增强青少年体质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2.2、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介传播的应用,青少年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观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存在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很容易腐蚀青少年的思想。再加上青少年长期依托媒介传播工具,养成了懒惰、麻痹的生活状态,剥夺了青少年大量的体育时间,从而使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影响自身的身体发育,以及身体健康。无可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师和家长必须要严格规范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的对象
为了实现研究价值,充分保证研究效果,必须要正确研究分析对象。通过选取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省会城市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调查,测定1000名有效样本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其中,11-13岁的青少年250人,13-16岁的青少年500人,16-18岁的青少年250人。
3.2、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采取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测试、数理统计等4种方法,对目标青少年进行体制测定。在使用文献资料法时,有关人员可以依据媒介手段,检索以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主题的文献。通过仔细研究文献,对体制测定要素进行分类记录,从而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时,有关人员要根据研究情况,设置更好的问题。通过测试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社会交际状况,以及媒介使用状况,掌握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指标。通过充分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把握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趋势。在使用现场测试法时,有关人员应根据体育项目,对青少年体质能力进行测评。通过测定青少年的肌肉力量,以及肌肉活动状态,确定青少年的锻炼情况。在使用数理统计法时,有关人员应做好统计研究数据工作。通过分析和研究变量关系,确定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因果关系,从而揭露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的因素。
4、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
4.1、媒介使用范畴
媒介使用是人们接触某类媒体,以及某些信息的程度。对媒介使用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可知媒介使用包含使用方式、方法、寿命、类型,以及接触时间等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含义变得更加广泛了。媒介作为拓展信息传播的工具,已成了时代发展的形象代言词。
4.2、体力活动内容
从某种层面上看,体力活动是一种机体的内部运动。它是由骨骼肌肉共同收缩完成的、一系列的、连贯的身体动作。体力活动是建立在基础代谢水准上,所增加的、消耗能量的身体活动。为了精准测量体力活动量,有关人员需要考量活动天数、频率、强度等要素。通过给予深入性的分析数据,研究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程度。
4.3、体质健康指标
体质是一种衡量身体健康的指标。从狭义上看,它主要是指人身体的质量。从广义上看,它是人体机能动态与静态状况的量度。为了充分研究青少年体质程度,有关人员可以从身高、体重、奔跑、跳高、跳远等诸多方面,测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能力。
5、相应的结果与分析
5.1、调查对象特征
为了正确诠释媒介使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通过对以上1000人的调查,进行总结和概括。媒介使用不足一年的青少年中,12-14岁的青少年占20%,14-16岁的青少年占30%,16-18岁的青少年占50%。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媒介使用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媒介使用在1-3年之间的青少年中,12-14岁的青少年占15%,14-16岁的青少年占25%,16-18岁的青少年占60%。由此可以看出,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媒介使用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媒介使用在3年以上的青少年中,12-14岁的青少年占5%,14-16岁的青少年占15%,16-18岁的青少年占80%。由此可以看出,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尽管家长和教师对他们接触媒介的时间给予足够的控制,但他们还是有较强的接触意识和行为。
5.2、媒介使用的类型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发现,青少年所接触的媒介途径,主要有手机、电脑、电视。其中,接触手机的男生青少年占整体男生人数的95%,女生青少年占整体女生人数的98%。接触电脑的男生青少年占整体男生人数的50%,女生青少年占整体女生人数的35%。接触电视的男生青少年占整体男生人数的20%,女生青少年占整体女生人数的16%。由此可以看出,手机在所有媒介途径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手机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等优势,成为青少年最为喜欢的媒介工具。电脑由于受家长和学校的管制,青少年很难直接接触,所以接触时间要比手机短的多。电视由于得不到青少年的青睐,致使青少年与电视直接接触时间相对较短。
5.3、体育信息行为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发现,青少年观看体育信息已成为一种日常性行为。观看体育信息的男生青少年占整体人数的45%,观看体育信息的女生青少年占整体人数的29%。由此可以看出,男生青少年比女生青少年更热衷于体育运动。男生青少年比女生青少年更有体育运动潜力,身体素质更高一些。
5.4、媒介使用目的
媒介使用的目的在于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媒介有着较为强大的功能。基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他们很容易被手机、电脑等媒介所吸引。通过利用手机、电脑等媒介打发无聊的时间。如果家长和教师不控制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时间,很容易使青少年迷上游戏,从而耽误学业,以及影响身心健康。
5.5、媒介获取内容
媒介获取内容主要有综艺节目、娱乐游戏等。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引导青少年锻炼身体,以及学习知识,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在媒介中,无法自拔,从而影响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发展。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努力学习的阶段。如果缺少媒介娱乐,他们的身体和思想负担会变得越来越重。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根据青少年个体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媒介使用时间,从而在保证青少年的学习和娱乐的同时,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5.6、媒介使用行为与体力活动、体质健康的相关性
从某种角度上看,媒介使用行为与体力活动、体质健康呈现负相关的联系性。媒介使用时间过长,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体质健康指标就会下降。媒介使用时间过短,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体质健康指标就会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应在最大限度内,控制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通过严格规划媒介使用时间,帮助青少年制定更加优质的学习、娱乐、体育锻炼计划,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6、青少年媒介使用行为影响体力活动、体质健康的机制分析
6.1、媒介使用行为具有两面性特征
媒介使用行为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属性。进行合理的媒介使用行为,不仅能够丰富青少年的思想,还能调动青少年增强体能的积极性。在体育信息的带动下,青少年可以依据信息内容,自主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能。进行不良的媒介使用行为,不仅会使青少年养成劣质的生活习惯,也会加重青少年的身体负担。沉迷于网络游戏、交流沟通等,就会青少年长时间处于久坐状态,就会使青少年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从而出现肥胖、视力差、免疫力低等健康问题。
6.2、体育信息传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
体育信息传播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说,青少年通过观看体育视频,能够激发自身的体育意识。通过坚持体育锻炼,青少年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如,体能、力量、耐力等。随着青少年获取更多的体育信息,他们的体育潜能和意识就变得越来越强。青少年的体育兴趣被多样化的体育信息激发,他们很快就会将所观看的内容付诸于实践行动,从而快速提升体力活动水平,促进体质健康。
6.3、依托媒介传播的体力活动是影响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中转站
在媒介传播的带动下,体力活动能够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的中转站。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不难看出提升青少年身体机制功能,主要在于充分的体力活动。通过依托媒介传播,青少年能够掌握正确体育的方法。通过规范自身动作,促进新陈代谢,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7、结语
总之,在媒介的发展下,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合理规范媒介接触时间,合理利用媒介信息内容,能够帮助青少年放松身心,增进青少年身体机能。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和教师必须要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怀和理解。通过依托媒介传播工具,给青少年提供适当适度的体育信息,帮助青少年提高体力活动和体制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