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路径
2021-03-08查爱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查爱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淮地区曾是中国历史上的海盐生产中心,江苏盐城地跨淮河且海盐文化遗存最集中,将盐城的母亲河——串场河沿岸的盐运古镇连点成线,把海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融入到文旅规划与城市建设中,慎重对待遗迹遗址的“重建”与“修复”,并将海盐文化与湿地文化相互融合,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自觉”目标的重要互动路径。
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文化过程,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文化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特色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实力,发挥文化特色反过来又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江苏两淮地区曾是中国历史上的海盐生产中心,苏北地区的盐城地跨淮河,曾是江苏两淮海盐生产中心,这里的海盐文化遗存最集中,因此海盐文化是江苏盐城的地标文化之一。文章以江苏盐城为例,探讨海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互动路径。
海盐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城市魅力,区域经济发展反哺地域文化繁荣
保护海盐文化遗产是一个从“文化反思”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自从2008年第一届中国海盐文化节在盐城召开,许多本土学者开始全面寻找盐城人的根和魂-——海盐文化。位于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年7月5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江苏省首项世界自然遗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美丽的自然环境更进一步唤醒了盐城人民的文化自信,开始更深层次地研究人文环境——海盐文化。近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盐城连续召开了十三届中国海盐文化节,每届文化节都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以盐城经济开发区为例,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面前,盐城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基本形成以汽车产业为支柱,智能装备、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光电光伏、IT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为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盐城市正以海盐文化为媒介增强其城市魅力,吸引海内外资金、技术,增强本土人文关怀,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城市经济的真正繁荣。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又进一步反哺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开发。现代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海盐文化精神的传承,犹如鸟之两翼,使得城市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地域传统特色,市民正从“文化自信”逐步走向“文化自觉”。
根据海盐文化遗存地域分布特点,与湿地文化共同纳入文旅规划中
盐城的生态系统保护得非常好,极具完整性和原真性。这座城市同时具备海洋、湿地和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其辐射沙脊群与潮间带湿地在全球具有明显的普遍价值。
盐城已有两千多年的人文历史,它与海洋湿地文化密不可分。在盐城境内,古盐场沿串场河由南到北分布,从南部地区的东台、大丰,盐都区、亭湖区,到北三县滨海、阜宁、响水,都有海盐文化遗存。沿串场河由南向北分布的古盐场有富安、安丰、梁垛、西溪、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其中安丰、富安、草堰、西溪、伍佑留存的海盐文化遗址遗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比较丰富。根据盐运古镇的分布特点及保护开发现状,盐城市正在将海盐历史文化名镇或历史文化街区、海盐文化遗址遗迹纳入整个城市规划中,在原真、可读、可持续、整体的原则下全面切实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也即物、人、社会、环境等综合、系统的保护。制定反映地域历史特点和人文底蕴的城市文旅规划是实现海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互动路径:一是海盐文化遗存自身的整体设计,将串场河沿线的盐运古镇连点成线,明确一条清晰的海盐文化带和海盐人文旅游景观带[2];二是海盐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的协同设计,特别是湿地文化,将城市的人文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彼此相得益彰[3],将盐城建设成为国家及西太平洋湿地之都,海盐文化之都。
将海盐文化保护与开发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保护与建设协同发展
“文化强市”最重要的支点在于重建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其实可以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同存共荣,协调发展。公共空间既是文化作品,也是文化课堂,市民的审美往往在那里培养[4]。重建城市公共空间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昔日晒海煎盐的滩涂早已变成了现代化都市。把海盐文化遗址遗迹和展示海盐文化的各种标志物在城市的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系统,非常有利于盐城市民和外来游客理解海盐文化的历史渊源。
城市建筑、街道、河流,街道上的电子大屏、路灯、花坛、凳椅、栏杆,甚至垃圾箱,都是公共审美的载体,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与品位。这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盐城不少新的建筑融入了海盐文化元素,比如盐渎明城、东进路美食街、盐渎公园,这里集海盐历史、城市休闲于一体。再比如市区解放南路盐城市规划展览馆前的希望广场,地面上雕刻着古盐城(汉时称“盐渎”,明时又称“瓢城”)城址图,早晚市民们在这里晨练、健身,盐城的区域历史与海盐文化就在人们心里扎了跟,对盐城海盐文化的认同感自然也就从心里生长了出来。“盐马路”“范公路”等街道唤醒了市民心中对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让盐城这座“中国海盐文化名城”辨识度更高。
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遗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要慎重对待遗迹遗址的“重建”与“修复”。游客游览人文景观,想感受的就是原汁原味、浓郁的地域特色,即遗产的原真性。对于海盐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遗址遗迹若要重建,必须万分谨慎,尽量在原址上恢复重建;若是修复,也要修旧如故。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是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和历史价值,要依据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绝不能凭空臆造。对于诸如富安这样的古镇改造,我们可以立足于小规模整治,既能降低城市改造成本,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古镇文化个性。
二是对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意保护归保护,开发归开发,但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唯此才能保护与开发并举。反对将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进行“改编”或“改造”,积极鼓励将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创作源泉,利用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新艺术的二度创作和新产品开发,使之成为盐城市地域文化产业化的重要生长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海盐文化遗产价值的共享[5]。
考古工作者、文博人员、海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他们的任务重点是“守旧”,而不是创新。保护是为创新提供元素,而创新又会反过来提升传承对象的价值。比如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淮剧,其传统剧目《探寒窑》《牙痕记》《赵五娘》等,它们承载着盐城地区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也是地域文明的守望者,剧中人物的勤劳、善良以及面对贫穷表现出的自尊自强,爱情面前表现出的坚贞不渝,皆是盐城地域文化的基因,保护这些传统剧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其原真性。传统淮剧保护得好,才可以为新剧目乃至现代音乐的创作提供永不枯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