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社会父母的角色定位误区及应对策略

2021-03-08廖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夫妻家庭

廖芳芳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崇左 532200)

家庭作为社会中最特殊的小群体,它的稳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家庭的稳定与否,取决于家庭的主心骨——父母在家庭中的行为模式。父母的行为模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它关系着儿童的健康人格发展,决定着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然而,当前我国的父母扮演家庭角色是一个纯粹自然的过程,男人和女人自然而然地结婚,自然而然地生儿育女,然后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父母。男人和女人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定位混乱不清,不清楚各角色该有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家庭中男女的父母角色和夫妻角色、 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常常被混淆,“以父母爱的名义、 用夫妻婚姻的关系绑架孩子的幸福”“以父母权威的态度、让孩子成为出气筒”的现象时有发生,且这些人当中不乏高学历、知识型的群体。最让人担忧的是,其中有不少人还是教师。有人说,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事实上,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远不仅仅是父亲缺失[2]、母亲焦虑这么简单,还有更深层的问题。男人和女人对父母角色的扮演处于一种自发、 盲目的非理性状态,很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这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稳定、 社会的稳定甚至威胁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这一切的根本源头在于父母角色定位不当。角色定位[3]对个体的行为模式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分析个体父母角色定位误区的各种表现及成因,将有利于提出有效策略应对当下个体父母角色定位不当的问题。

1 当前社会父母角色定位误区分析

1.1 角色意识模糊与欠缺

角色意识模糊与欠缺,指的是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对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意识不清。具体而言,就是男人和女人不知道甚至从未想过、也未曾从他人的观点中去了解自己在家庭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相应的权利、义务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模式?不少男人和女人,分不清夫妻角色和父母角色、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等相应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模式。由于对所扮演的角色意识不清,就无法正确行驶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也很难采取正确的行为模式。

1.2 角色行为不当

1.2.1 角色错位

(1)夫妻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4]。

夫妻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指的是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搞不清自身的父母角色和夫妻角色的关系,常常把夫妻角色带来的问题有意无意代入父母角色。夫妻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男人和女人常常会将夫妻矛盾引发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替罪羊、出气筒、受气包、传声筒和垃圾桶等角色,且他们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并不自知。

现实生活中,夫妻角色和父母角色错位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将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动辄打骂、轻则冷落孩子;另一种是比较隐晦不易被察觉而易被忽视的形式。具体表现为,夫妻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在日常的亲子交往中,会以暗示或明示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或者不顾孩子的感受,把孩子当作两人之间的桥梁,妄图借助孩子的名义去调解夫妻矛盾,甚至让孩子来当裁判、 表态站队。离婚时更是把孩子当作私人物品,或者相互抢夺或相互推脱。这种事例在实际生活中不胜枚举,从普通百姓到知名明星,都无可避免犯下这样的错误。在一项有关调查中,父母中的不少个体承认夫妻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而在子女问卷中,大多子女都认为父母之间的矛盾会影响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可见,把夫妻问题代入父母角色之中并不是个例,而是社会群体的通病,而且尤为突出。

(2)教师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

教师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是指为人父母者放着自己分内的事不去做,而拼命去做本该教师该做的事。父母的本职工作是养育孩子,养就是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育就是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教育引导和精神关注。虽然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但这里的“教师”更多的只是指父母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精神关注。学习问题的辅导,是教师的工作职责而非父母职责。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的“教师”角色已经远远超出了“第一任教师”的意义。在亲子关系中,不少父母不懂得给孩子关心和理解,却总是习惯性地以教师身份自居,将孩子当作学生,要求他们这样、要求他们那样,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比起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关于“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为他做了哪些事情? ”46.2%的父母为孩子做的是监督学习;而天津市妇联和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 000余位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8.9%的家长不同意“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是学校的事,家长没必要管得太具体的说法”,有59.8%的家长认为“辅导孩子学习是家长的本分”。在小学生家长中,有65.0%的人亲自辅导孩子学习,58.5%的家长陪同孩子写作业,57.7%的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 改错题,45.8%的家长给孩子布置课余作业,40.9%的家长为孩子整理学习用具等[5]。这些父母们不顾孩子的需要,不知疲倦地去做本不属于自己的事,他们抢着争当教师的助教、 孩子学习的拐杖,却放着属于自己的事不去做,忽视了教孩子做人、做事才是家长最重要的职责所在。这一切都是教师角色与父母角色错位的典型表现,而这种角色错位的结果,常常导致做父母的“强己所难、吃力不讨好”,还造成“亲子间不和谐、孩子社会化困难”。

1.2.2 角色颠倒

(1)母亲角色与父亲角色颠倒。

母亲角色与父亲角色颠倒,指的是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其行为模式有悖常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行为相互交换、发生颠倒。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流传着“严父慈母”的模式,严与慈不仅表示父亲与母亲的不同态度,更代表了父亲与母亲的不同行为模式。事实上,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并非传统文化的界定,而是基于男人和女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不同决定的,男女的不同决定了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角色其行为模式是不同的。从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家庭中的父亲角色应当阳刚、果敢、坚定、进取、热烈,母亲的角色则是温柔、细腻、成熟、理性、睿智。这样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男孩勇敢、自信,而女孩阳光、热情。然而当今社会上的父母,父亲没有阳刚之气,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母亲却反过来像个男人,强势霸道,咄咄逼人,唯我独尊。父亲更像是母亲,母亲更像是父亲,这种角色颠倒极大地影响了儿童人格的发展。

(2)父母角色与孩子角色颠倒。

父母角色与孩子角色颠倒,指的是本该是父母的男人和女人,有失父母的德行和本分,幼稚、不成熟,反过来更像是孩子;而孩子则表现得超常稳重成熟,呵护着父母易受伤的脆弱心灵,反过来更像是父母。父母角色与孩子角色颠倒,实际上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反哺。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尤其以孩子反哺母亲为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不少离异带男孩的母亲会把大量的精力寄托于儿子身上,企图通过对儿子的爱弥补从丈夫处无法满足的感情空白。结果失了分寸,乱了界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很多父母尤其母亲,为人父母之时依然幼稚不成熟,动不动以自身作为筹码要挟孩子。情绪需要孩子安抚、遇事需要孩子来安慰、夫妻问题需要孩子来协调……一切都离不开孩子。《妈妈是超人》中的董洁、《爸爸去哪3》中的林永健、电视剧《爷们儿》中奚美娟扮演的婆婆,无一不是这样的典型。而日常生活中,这种人物比比皆是。

1.2.3 角色缺失

角色缺失包括主动缺失和被动缺失,主动缺失是指因为工作压力关系或对角色缺乏认识、 角色意识欠缺、心理尚未成熟而导致的角色缺失;被动缺失是指因为家庭中的男女其中一方过于强势或者控制欲过强,导致另一方无法合理扮演角色的角色缺失。其中,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缺失在主动缺失和被动缺失上的比例相接近,而母亲角色缺失主要以主动缺失为主[6]。

一直以来,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都注意到了父亲角色缺失的问题,婚后男人在家庭中扮演“甩手掌柜”几乎是当前社会家庭的现状。然而,大众没有注意到的是,当今社会的家庭,缺失的不仅是父亲角色,母亲角色也一样缺失。但至今为止,关于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缺失的研究几乎为零,这不得不让人担忧。把忙和累当作角色缺失的借口是当今社会的通病,男女皆如此。事实上,很多时候,忙和累并不是角色缺失的理由,角色缺失的真正原因是社会群体没有意识到比起工作,陪伴孩子更重要。父母角色缺失的后果,导致当今社会上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假性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的是留在户籍所在地,长期由父、 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简单点来说,就是不能跟父母共同生活、没有办法让父母共同监督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而假性留守儿童,指的是儿童与父母共同生活,但父母依然严重缺失。父母角色缺失造就了当前最为普遍的隔代抚养现象,严重违反了教育伦理。教育子女本应当是父母的责任,但现在却反而成了祖辈的责任,显然这是不利于儿童的人格发展的。很多相关研究都表明了隔代抚养的负面效果,然而却依然改变不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

2 父母角色定位对策

2.1 加强角色知识学习,提升个人父母角色意识

当前社会父母角色定位不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角色意识欠缺,因此,为人父母者应当主动加强角色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角色意识,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了解父母的职责所在。

2.2 重视父母素质提升,应对个体角色行为不当

积极开展父母知识培训,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引导个体通过培训学习,改变错误的观念,提高自身的角色素质,以有效避免角色的不当行为。

2.2.1 改变错误的子女观

在传统观念当中,父母对子女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控制欲,以致常常忽视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个人意愿强加于子女身上,对子女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正确的子女观应当承认并尊重子女的独立性。

2.2.2 改变错误的人际观

个体的社会关系一般包括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关系、亲友关系,社区中的邻里关系,单位里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以及作为父母身份和孩子的学校之间的家校关系等,每一层关系都有着相应的角色要求。良好的社会关系,应该是各层关系之间互不干涉、平行发展。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父母常常将各种关系混淆不清,以致因为各种三角关系而影响了自身的角色定位。正确的人际观,就是要求正确看待每一层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求为人父母者做到,不因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不以父母关系干涉夫妻关系等。

2.2.3 改变错误的教育观

由于长期以来父母教育的欠缺,导致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常常是出于本能、 盲目而非理性的,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正确的教育观应当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原则,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跟风。

2.3 规范父母行为规则,助力个体角色定位

在该课题组的父母角色定位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父母本身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角色定位本身并没有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社会上大多父母的错误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风气,而这种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对父母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最终,不少教育理念原本正确的父母选择放弃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从大流,结果却在盲目从众当中慢慢偏离正道,走进角色定位误区,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可见,没有正确的行为指导规范,父母们将很难有效改变错误的角色行为、避免角色定位不当。因此,我们应当对父母们的行为进行科学引导。每一行业都有着各自的行业规范,教师有“教师行为准则”、学生有“学生行为规范”,那么,父母也应当有相应的行为规范。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制定正确的父母行为规则,并形成“父母规”,规范父母的行为,从而引导个体正确定位父母角色。在家庭教育中以儿童身体健康为核心、 个性健康发展为主导、能力发展为辅导,给儿童更多的精神关注、关心、理解和鼓励,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夫妻家庭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家庭“煮”夫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恋练有词
80后小夫妻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