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学探索
2021-03-08杨湘容
杨湘容
(湖南农业大学 军事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128)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地方高校需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地方高校通过系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之情,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这股中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具有深远意义。
一、大学生爱国心理行为现状分析
(一)关注国家社会,但政治敏锐性不够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平建设时期,这种花香袭人的和平环境,使大学生们越来越缺乏一定的政治敏锐性,他们爱国,但容易忽略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及严峻性。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相当复杂,可用“先天不足,后天难塑”来形容。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直接接壤的有14个,除此以外,还有隔海相望的邻国。一些大学生只是看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频繁交流、合作的祥和气象,却没看到我国在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与部分国家之间的紧张形势。
在我国,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影响我国的安全稳定。一些大学生知道一些发生在我国或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例如“钓鱼岛争端”“南沙争议”“朝核问题”等,但是他们只从了解资讯的角度看待,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及深层蕴含的复杂牵涉则不甚了解。
当代一些大学生之所以看不到制约我国发展的诸多外部因素,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在进入大学前,他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备战高考,针对考试内容的学习几乎占据他们所有的时间,根本无暇顾及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理科生,分科之后鲜少接触国家历史、国际政治、战略形势等方面的内容。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对当今国际政治局势等知识缺少系统了解,更无从谈及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了,因此,政治敏锐性大大降低。
(二)追求新鲜时尚,对文化意识融入缺少警觉
笔者是一线的国防教育专职教师,每次在课堂上跟学生讲述国防含义中的对象要素时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当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减小的时候,是不是侵略也就跟着逐渐消亡了?”学生几乎都会回答:“没有。”而当笔者再继续追问“侵略会表现在哪些地方”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限于领土争议、资源掠夺等方面,很少有学生会想到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层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渐渐融入“全球”这个大环境,随着“全球化”趋势而来的,还有外来文化。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热情开放,追求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对外来文化的适应性很强。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比较自由,在脱离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之后,骤然增多的课余时间使大学生们产生许多新的追求。互联网的开放性、迅捷性、交互性、灵活性、娱乐性等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猎奇、追求新鲜时尚的心理,但一些自制力稍差的就容易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和思想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但涉世不深及知识面的相对狭窄使得他们的甄别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对网络上传播的诸多信息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辨别。一些大学生比较感性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只重视直接的感受和直观的体会,所以在被影视作品、游戏、娱乐、聊天深深吸引时,容易忽略了外来文化给自己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意识信念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是一味地接受,没有过滤与扬弃,对蕴含在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负面信息警惕性不高。
(三)价值取向偏转,社会责任意识欠缺
能考入大学,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成就感,大学与社会的接近,让一些大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擘画未来。根据我国一些学者的问卷调查,大学生中有74%的人开始考虑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但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出现了偏转。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物质生活逐渐富足,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向经济领域倾斜。当代一些大学生处在“四二一”结构中的家庭,即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他们毫无疑问是家庭的中心,长辈们会尽量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给他们最好的物质生活保障。对于一些从未经受过物质匮乏之苦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艰苦朴素的作风只是书本上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超前的消费观念和互相攀比、随波逐流,于是,物质成为他们追求的首要目标。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压力,例如就业问题。自1999年开始,高校正式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逐渐增大,但是机会似乎并没有增加,“毕业即失业”,成为大学生中存在的现象。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追求方向往往显示出功利性。他们热心学习专业、积极参与科研,却对于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等与自己就业无直接、必然联系的课程兴趣缺乏,甚至认为是没必要开设;他们会学雅思、考各种各样的从业证书,却不会主动了解国家大局、国际态势等似乎无关自己饭碗的信息;他们会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却对军训等无法直接帮助自己就业的实践避而远之。
在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上,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后者,不再关心或不太关心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只考虑自己的实惠与利益。他们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牛奶和面包”“房子和车子”,而不是责任和国家。一些大学生认为,“国防”就是“军防”,是军队和军人的事,但自己对参军入伍,献身国防态度冷漠。
(四)态度积极向上,但行为容易偏激
大学生的年龄段普遍处于17岁至22岁之间,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青年期,这个时期,身体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包括心肺功能、体力和速度、免疫力等都达到最佳状态,处于身体健康的顶峰时期,精力非常旺盛,饱含激情。同时,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开始日趋完善,思维的发展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的依赖性迅速减弱,独立性和批判性快速提高,在对待问题和事物方面,少部分大学生容易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区域)的看法。
刚从高中阶段走出来的大学生,虽然开始接触社会,但并没有完全走出象牙塔。尽管他们精力充沛,充满爱心和正能量,态度积极,但由于国防知识的贫瘠及对国际态势的不完全了解,所以对于很多不符合他们的是非观的事件及一些国家政策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不能全面考虑现实的情况和具体的条件,缺乏大局意识与整体意识,对将会产生的后果缺少充分的预见,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便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或偏激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当今大学生爱国心理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其诱因,一方面来自社会、高校、家庭等因素,另一方面反映大学生在“知—能—意”方面的不足,需加以引导,方能步入正确轨道。
二、“知—能—意”目标的构建
何谓“知—能—意”?所谓“知”,即获取普及性知识;所谓“能”,即具备客观理性的分析能力;所谓“意”,即固化爱国等主流意识。如何达成“知—能—意”目标?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综合国家安全观、国防理论等相关知识,激扬热情,使其形成对何为爱国的感性认知;然后在知识全面丰富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理性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知、理性分析的同时不断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最终助其能自觉地认识和主动地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形成民族精神、爱国意识等。这一目标过程,既符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又符合大学生的学习动能、行为特点,对于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知—能—意”目标的爱国主义教学探索
(一)基于“知—能—意”目标的爱国主义教学体系
为了达成“知—能—意”目标,需构建一个“非”字型的教学体系,即在全面铺开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抓住知识节点进行深入引导。
基础知识教育部分从整体而言宜“接地气”,应具备“博”“趣”“浅”三个特点。爱国主义教育类的课程一般以公共课的形式存在,旨在普及知识,提高素养,强化意识。若全是“高大上”的专业理论,这些往往处于学生的知识薄弱地带,难以引起共鸣,而且过于枯燥,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程须在上课之初,利用青年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心理,贴合学生的接受程度,以涵括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军事、历史、地理、兵器、具体战例、国内形势、国际政治等广博的内容,通过共情且有趣的方式,浅入深出的角度带学生走入崭新的知识地带,一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深入引导教育部分的知识节点宜从“关键”“时效”“经典”“利害”四个方面选择。“关键”主要指涉及国家立场、态度、决策、方针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教授有关我国与他国的各种分歧、争议、矛盾等知识时,第一步是要让学生知其然,尽量详实地介绍争端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对事情的全貌有客观的了解;第二步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引导学生逐层递进,逐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国家提出立场主张的依据。例如“中日钓鱼岛之争”,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端,也知道争端起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但是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我国为何要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需向学生全面分析我国提出此立场时的具体国情、所处的国际局势及我国的战略意图等,只有在充分了解国家的初衷后,学生们才会由衷地理解和接受国家的立场。“时效”主要指涉及国家安全、国际局势等即时发生的或容易出现瞬息变化的内容。这些通常发生在当下,但由于信息接收渠道的有限性及自身辨识能力的不足,容易被误导或认识片面。充分的释疑、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会让学生更有直接感触,充分认识到看待热点事件要揭开现象看本质,从而自觉代入到国家等更深的层面去感悟。
“经典”指最有代表性的、历久不衰的内容。如在教授各类战例、历史事件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观点,发掘出不同的意义,此时需要老师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切入点,充分揭示事件内部特征及与授课内容、授课需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讨中思考,在思考中延伸,最终以此及他,触类旁通,形成正确的分析和解决同一类事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利害”指涉及学生自身疑虑、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教授各种思想理论等内容时,可以将其与学生切身实际联系起来。由于事关自身,学生更有兴趣,更容易共鸣。如在讲述《孙子兵法》时,由于兵法虽是用兵方法,但实际上大到国家间的外交,小到个人的人际交往,一切博弈关系皆可运用其作为指导,因此可以将“知彼知己”“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等观点与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自身的人生规划、思维习惯养成等关联起来。当学生学会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大局思维、整体思维等思考自身实际问题并做出决策时,便不难对国家大事、国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认知。
(二)基于“知—能—意”目标的爱国主义教学方法
我国不同省市地区的教学资源其实不尽均衡,不同学科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尽相同,因此在高校中对所有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太符合教学规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进行多元化教学,激发其对国防等知识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能,以此为契机,强化他们的国防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国防责任感。
1.针对性教学
每个大学都会有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相对而言,文科生的国防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兴趣比较高;理科生的国防知识比较薄弱,兴趣比较匮乏,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对于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应该分别教学。对于文科生,可以多教授一些知识点,并采取自我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对于理科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更多的分析,采用引导式教学。
2.趣味性教学
因为部分大学生的国防理论知识不足,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中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丰富而直观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多讲学生不知道的,少讲众所周知的,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兴趣;在组织课堂语言时,用故事、俗语、笑话、流行词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进行讲述的方式,使学生融入课堂。
3.实践性教学
高校中的军事理论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由于应用性和普遍性相对较弱,因此完全依靠理论教学达到教学效果,作用不是很明显,应适时走出课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讲述国防基本知识和国防历史等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故居、烈士陵园、军事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加深学生对史实、国防人物等的认识和了解,以史育人、以史感化人,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责任感。此外,还可以通过举行一些知识竞赛、演讲、宣誓、观看爱国影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4.强制性教学
由于在大学生中存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自觉性不够的现象,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强制方式。例如,上课的时候全程对号入座,方便老师进行具体的课堂考勤和学生上课状况评估,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中占据很大比例,以此帮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形成良性的学习状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强化当代大学生爱国意识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地方高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一直是值得大家不断思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