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图书出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分析
2021-03-08吕红丽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吕红丽 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双重驱动下,传统图书出版业注重经济利益提升的同时,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传统图书出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强调图书选题、设计与内容的修改等工作,简化出版机构的流程,把权力更多归还给有关机构,以帮助出版企业调整和优化其内部组织与结构,坚持实行定量出版与按需分配,确保出版企业市场运行状况良好,加快实现传统图书出版高速发展的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供需平衡关系。从宏观角度来看,供需不平衡体现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异,意味着相关企业经济结构不完整、资源分配不恰当,所生产的产品不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缺乏个性化特征。我国经济发展受供需平衡关系的影响非常严重。在这种条件下,需求侧出口、投资和消费改革,仍然充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但其成效明显呈下降趋势。基于此,国家发出相关倡导和建议,期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传统图书出版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截然不同,它是从产品供给的方向进行科学调整和优化,注重发挥有效供给的作用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在这种条件下,“供给侧结构改革”更加强调创新、减税、体系建设和降低库存等相关内容,助推经济实现持续稳步增长。
图书出版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形势和水平呈良好状态。近几年供需关系不平衡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图书出版行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传统图书出版与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产生冲突。在这种条件下,图书出版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调整资本组成结构,这种从需求侧角度进行改革突破的方法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并且不利于出版企业的长期经营与发展。长此以往,这种改革措施会对图书出版行业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约束。因此,从读者需求和偏好出发进行出版供给侧结构调整是图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形势。
对于普通产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包括体系建设、生产要素调整和生产资料重新分配等有关内容,其成果和效用相对较为明显,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难度系数较高,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较为严峻。作为特殊行业和领域,图书出版工作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及影响,图书出版需要按照市场运行规律作出适当调整,尽可能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与社会服务内涵,把文化知识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传统图书出版的供给侧现状
传统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物有所不同,它主要包括各种纸质图书出版发行。在新时代背景下,从社会角度和经济层面分析发现,我国传统图书出版工作成绩斐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有待我们发掘并消除。
传统图书出版类型和结构不对称
出版企业缺乏创新改革意识,在图书选题、内容修改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缺乏新意,纸质出版物大多为教材和儿童图书,组成结构不完整不科学。在这种条件下,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经济回报,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与社会生产建设状况的稳定。
传统图书出版工作面临产量过剩问题
图书出版行业在发展提升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量库存过高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图书库存增长量每十年可达25亿册,年均增长量维持在2.5亿册左右。在2014年我国图书库存总量维持在66亿册以上,金额高达1000亿人民币。
在出口方向仍面临一些艰难险阻
随着进口规模的不断缩减,传统图书出版在国外市场中的比例和份额也越来越大,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出口规模和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依旧较低,出口贸易有待进一步发展。
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法
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体系建设等内容密切相关,创新对企业发展建设的影响不容小觑。就传统图书出版行业而言,图书选题、内容修改和发行销售涵盖整个发展周期。基于此,传统图书出版制度创新、内容创新、发行销售创新和库存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环节和路径。
传统图书出版制度创新
从传统图书出版制度和权力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政府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图书出版行业规则条例以及出版企业内部管理细则。
从宏观角度出发,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理清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图书出版平稳有序进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行业门槛和发展限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环境确保企业出版工作稳步推进。不仅如此,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方针的出台与创新,形成创新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通过企业发展机制和奖励性政策的落实推进,确保图书出版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从中观角度出发,传统图书出版行业要建立新型规则与条例,依靠出版行业协会等评价管理机构,协调好政府和出版企业以及出版企业各自之间的关系,提高行业运行发展健康程度,避免不良竞争情况发生[1]。
从微观角度出发,传统图书出版企业内部管理条例与实施细则是否完善,关系到出版工作的健康与否。事实上,很多图书出版机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普遍设置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条例与考评机制,它们也都相对完善与成熟。但是,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环境追求创新的情况下,依旧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改善。因此,创建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制度条例是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
图书选题优化创新
“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变化、消费者心理变化和实际要求变动,需要在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相互转化。传统图书出版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图书编辑工作也要尽可能与时俱进,突破传统企业出版编辑的束缚和禁锢,依靠互联网先进技术进行开放式的、包容式的选题创作[2]。
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发展中心,把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新闻作为切入点,坚持发挥出版机构信息传递、交流能力以及舆论正向引导职能。出版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方针的具体含义和最新动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时政要闻的理解和阅读当中。在这种条件下,突破传统束缚和局限有助于出版企业更好发挥创新引导作用。因此,图书选题和编辑工作要尽可能取材新颖,研究解读具有深刻含义的信息内容,能够深层次发掘隐藏信息,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情况进行真实的描绘并提出发展见地。
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内容修改与创新
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使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受到较大冲击,传统图书内容质量和发行渠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从客观角度出发,新媒体给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造成一定干扰和束缚,但图书具体使用价值并未受到很深的影响,优质型图书仍是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可能有所改变,但任何形式变化都只能起到媒介传递作用,其获取阅读需求和内容的目标始终不变。
基于此,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工作重心仍要停留在内容优化与创新上,图书内容的好坏才是决定性因素。出版企业要想获得读者认可以及市场肯定,需要坚持推行高质量书籍,加快实现出版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伟大目标。图书内容的优化创新需要专业创作团队来保障,传统图书内容创新需要加大对优质型创作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从读者阅读角度出发,进行内容优化、补充,最大程度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阅读需求[3]。
创新发行销售渠道
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重点关注图书内容产出和质量优化,与此同时信息传播交流方式的变化也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传统信息交流沟通渠道已经很难适应多元化的宣传需求。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所形成的发行销售渠道,是传统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不可跳跃的环节。
事实上,无论是书店销售、民营代理销售还是网络销售,都能作为传统图书发行销售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际发行销售过程中,具体渠道和途径的确立应当参考目标要求来完成。例如以某出版社发行的图书为例,由于该组织机构在新闻传播领域享有极高的赞誉,因此除了一般的书店销售和代理模式之外,还能与其他新闻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图书发行和销售渠道,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宣传讲座,扩大新闻行业的影响力,同时促进图书出版和销售工作。不仅如此,该出版机构定期为学科领域内的教师提供信息咨询与疑难解答服务。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以巩固市场竞争地位,在获得广大消费者认同肯定的基础上,实现图书发行销售的稳步增长,并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该出版企业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解决图书资源过剩问题
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出版数量,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发展存在一定弊端和局限,从出版数量来看很容易发生过剩现象。因此,从图书库存管理角度出发,大规模的库存积压实际意味着出版量过高,图书资源过剩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传统图书印刷技术不够先进,需要时刻保持大量备用产品满足市场阅读需求,其次是出版企业图书不畅销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就第一种情况分析,需要出版企业根据当前印刷量与销售量,合理控制产品数量,尽可能降低数据库存积压现象。而第二种情况由于销售不畅导致的图书积压问题,需要考虑图书选题、图书内容是否足够新颖,与读者阅读需求偏好是否相吻合等问题,通过先进科学的数据分析系统了解读者阅读兴趣和需求偏好,尽可能实现以需求确定出版数量,避免图书资源过剩给出版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不良危害。
控制图书出版规模,提高服务质量
当前我国图书出版总数仍处在上升发展阶段,图书供给质量仍处在较低水平。图书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控制出版发行规模,加强服务质量建设,深化推进有效供给战略。出版企业要尽可能为图书编辑人员减负,降低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负担,把目光转向图书选题和内容精修当中,提高图书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出版企业编辑工作者的整体效益,加强编辑队伍人才建设,为未来图书高质量出版发行筑牢根基。
控制图书出版规模,可以有效提升出版企业创新创作能力,并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从图书内容和质量上进行根本提升,为广大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阅读体验,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消费者认同感。不仅如此,制度的优化与创新要通过不断探索来完成。以某出版企业为例,该企业着重进行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完成各部门相互配合与交流的发展目标,最终获得显著成效;在发行出版行业中提高对编辑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度,从源头控制好图书质量和内容产出。坚持以社会发展为核心,深化行业改革,坚持企业经济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助力推动有效供给政策的落实与强化,为图书出版行业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驱动与市场影响效果,推动图书出版迈向更高台阶
当下,图书出版行业正面临企业新增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加强创新驱动和市场影响力能够有效维护图书出版行业的稳定。创新的根源在于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确保创新发展的首要途径。图书出版企业要加大对先进管理人才的引进以及招聘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优秀领导作用。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能够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及水平,最大限度保障图书出版的专业性与可靠性。
不仅如此,出版企业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作能力的培养,依靠改革制度与手段确保图书出版更具个性化色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与创新,从图书选题到发行销售环节实施管理与创新手段,确保图书出版资源分配合理、市场运行环境稳定健康。某印刷机构负责人指出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当从图书内容、产品服务等领域加大创新,推动图书出版行业质量水平提升和创新变革完善,任何创新工作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和支撑,提高专业人才参与度是维护创新成果的必要途径[4]。出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图书质量水平升级,并维护这一改革成效建立新常态。
综上所述,随着读者阅读需求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图书出版在扩大需求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图书出版企业通过加大创新变革力度,优化资源分配与组成结构,从根根源上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和生产水平,推动图书出版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