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性思考
2021-03-08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 露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幸福产业”,不仅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不应也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要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时代特征、民族特色选择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经济提质增效的双重战略价值日益得到广泛共识。进入新时代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文化产业是兼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的产业形态,同时具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等特点和优势。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对于解决和应对文化产业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我国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达6.0万家,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8514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2.2%,其中,“互联网+”的其他信息服务、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等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了20%。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过去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供需矛盾问题、国际竞争力问题等仍然存在。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体制机制不健全 法律法规欠完善
近几年,我国虽然出台了不少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但总体上来说还不够完善。首先表现在文化立法方面比较薄弱,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当前,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存在立法层次偏低、立法缺位严重、内容滞后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脱节等诸多问题,已有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在管理、限制、义务以及处罚方面的行为规定,而对于经营主体的权利则缺乏关注。数字文化产业、网络视听点播等文化产业新形式领域出现的许多问题还需要更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
其次,在市场开放程度方面,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不足,对文化产品版权的保护也不够。长久以来,在文化市场重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资本,而对民营资本和外资限制多,同时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间竞争、重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供需关系不匹配 市场发展不均衡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民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人民群众不仅追求“吃饱”,而且要求“吃好”。但由于过去依靠需求侧的扩张战略,对供给体系重视不够,导致供给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供需错配”现象日益突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高质产品极为稀缺。
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文化产业增长迅速,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服务水平较高;而在中西部地区,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比较低,无论是在人才、资本、技术、规模方面,还是在市场开拓、价值创造、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文化资源转化的手段比较单一。因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城乡之间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商品集中在全国的各大城市,而农村地区则因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商品缺乏。尤其是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甚至没有形成产业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在显著提高,对文化消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个别文化产品生产者们在利益驱动下,生产大量低成本、低质量的低端文化产品,忽略文化层次的发展和提升,导致高雅文化的供给不足。
复合型人才缺乏 创新能力待提高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大批创意人才作为支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市场需求与高校教育相脱节的问题,市场亟需大量的文化产业人才,但学校培养的人才却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生“专业热,就业冷”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队伍结构严重失衡,高层次的文化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既懂文化又懂政策和经营的复合型文化人才明显不足,高质量的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和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也相对较少,这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品牌是企业的标识,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文化品牌可以体现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打造更多响亮的文化品牌。就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有些文化企业因缺乏品牌意识,不注重品牌的创立,文化产品虽然“走出去”了,但是没有形成品牌;而一些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往往又忽视品牌宣传,其产品种类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原创能力不强。同时一些传统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转型速度缓慢,不能及时推出文化创意产品吸引消费者群体,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盈利模式,最终均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文化产品技术,与当前国际的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新时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不应也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要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时代特征、民族特色选择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路径。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要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文化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完善的文化设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要从思想根源上体现“以文化人”的导向作用,让文化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立法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深入研究国际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和规则,在制定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时尽量与之接轨。
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规模、速度,还要重视质量、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形态。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兴业态,而文化的产业结构是优化文化发展方式的关键,它代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层级,同时也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还要求自身的发展方式要不断自我更新和优化升级。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建筑等产业的结合,以实现文化业态的更新。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的纽带,实现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融合,催生以产业旅游示范区和文化产业特色小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区域结构方面,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各地区、各文化部门要突出特色和重点,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在行业结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集群,要重点关注和扶持潜力较大的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培育塑造具有强大竞争力、有明显创新优势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进退机制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把好关口,严格审查,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并完善文化企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文化供需矛盾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是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更好惠及人民,首先需要平衡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解决好文化“供需矛盾”,应从“供给侧”发力,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需要。
从供给端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创造新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也是应对新常态下新的经济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坚持均衡“供给”,就应该改变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譬如要平衡区域发展,坚持东部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战略,促进全国范围内文化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优势互补、东西部地区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市与乡村文化协调发展机制,实施“以城带乡”发展方式。其次坚持有效“供给”,加强资源的统筹整合,推进公共文化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多元互补,完善公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坚持公平“供给”,以大数据为契机、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机制,积极推进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文化享受机会均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创意人才作为支撑。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打造辨别、开发、经营等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文化人才培育体系。在构建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培育体系时,要基于我国人才教育模式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覆盖专科、本、硕、博等多层次人才教育链;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专业优势,依托高校人才师资力量,立足市场发展需求开设独具高校文化特色的文化专业课程;深化校企、校地、校所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育人才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在文化理论方面的传授和解读,更要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联办、合作办学等方式,构建国际联合培养新模式,培养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人才。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首先要推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等现代技术,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鼓励创作和研发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化作品,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特别是数字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文化数据处理、移动文化信息服务及数字娱乐产品等相关的增值业务。其次要提高文化产品的高科技含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挖掘并融合优秀文化资源,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含量文化产品,强化科技支撑,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融合,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中,优先扶持创新和版权交易产品,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创意产业转化。
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思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要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梳理、整合、继承,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着眼于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创造出更多优秀文化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增强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品牌战略的价值所在。其次,加快文化产业自主优势品牌建设,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创新思路。重要的是,需要格外重视对品牌和专利权的有效保护,提升企业进行品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府要根据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全面有效制定发展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品牌战略氛围。当然,在塑造文化品牌时,各省市要充分突出文化产品的特色,提高各自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因地制宜开发和整合特色资源,增强产品的优势力度,培育有民族特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