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2021-03-08丁媛媛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华培育价值观

丁媛媛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篇文章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能够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提供一些借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变得多元多样,人们的价值观念也由单一变成了多元,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社会思潮剧烈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并寻求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认同。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倡导”,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那么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而逐步深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处事原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仁者爱人、先公后私、先义后利,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尚中贵和、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等等,在今天依然具有其时代价值。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可能凭空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就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12个词、24个字,而这些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找到思想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与“根”,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荟萃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光辉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并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机械添加,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升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持续不断的斗争的问题,人民和时代的问题,国家需要解决[2]。”因此,这种凝练和升华是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致力于解决当今时代人民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凝练和升华。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坚定价值观自信

中国有着5000多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基因。中国也因此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即使近代中国人民在面对西方挑战的“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时,也能够从中获取信念和力量。近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进行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过程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只能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建设发展的实际,走自己的路。

在当今时代,中国靠着走自己的路,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也越来越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更容易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其产生认同感,也更容易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价值观自信。

(二)有助于引领社会风尚

当今,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不同思潮、观念、价值取向并存,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风气、文明风尚、道德观念,进而还有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而这些折射出来的就是价值观的分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精神境界,倡导人们追求理想人格;重视整体利益,倡导人们注重责任奉献;重视道德教化,倡导人们提升道德修养等等,这对于化解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调适社会心态、调和人际关系、调节利益冲突,从而达到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三)有助于抵制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起源于近代,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否定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科学性、人民性,其主要特点为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虚无主义在近些年的表现更为隐蔽,在文学影视作品和学术研究领域中出现了“高级黑”“低级红”现象[3]。

文化虚无主义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会不断地侵蚀和瓦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混乱。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人们明辨是非,提高定力;其次,学习、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

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第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积极的、向善的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以获得更为广泛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而如今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新的历史方位和形势,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不仅能够保持民族性,而且能够体现时代性,同时兼具世界性。另外,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善于学习、懂得借鉴的民族,照搬照抄当然不能成功,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本国,积极学习,大胆借鉴,辩证结合,将人类历史上一切有益成果都拿来为我所用,汲取其中的养分来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

第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是人民群众的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践行下去,最重要的是能否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才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呢?这就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技术手段,采用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讲解和宣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能够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更能落实在人民群众行动中[4]。

猜你喜欢

中华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