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人民幸福:习近平新政治观的实践旨归

2021-03-08张国伟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

张国伟

(文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关于政治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作用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有着精辟的描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治在上层建筑处于核心地位。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政治通常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居于统领地位,尤其是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国家发展方向的确立和人民福祉的实现甚至起着主导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世界经历新变革、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时代,科学回答时代之问,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7的重要论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实现人民幸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一、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创造的动力源泉和实践逻辑起点

关于幸福的定位和实现问题,青年马克思早就立场鲜明地表明了他的态度:“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429此后,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不仅成为马克思一生永不改变的志向,也成为马克思理论创作和实践的动力源泉、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忠实的继承者、践行者、发扬光大者,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逻辑,把能否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深化自身执政规律认识的重要检验标准,而不是将其作为抽象的欺骗选民的政治竞选口号。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政党的基本标志。

(一)实现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内在要求

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最直接的政治态度。然而,对于“人民”历史地位和政治功能,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自由主义者一边高呼“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一边又给人民贴上“无知”“乌合之众”“邪恶者、无能者和堕落者”的标签,恐惧、排斥和贬低人民群众。但在马克思主义者的眼里,人民的崇高地位是真实而广泛的,共产党人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人民作为推动共产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些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总的来说,应该向工人学习的地方,比工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要多得多。”[3]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4],“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5]坦率承认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把人民当作真正英雄,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和逻辑起点,代表人民利益与实现人民幸福也就成为中国共产政治立场、政治情怀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了。“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6]360“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7]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深沉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不变的政治立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注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关切,实现不同利益的和谐统一,将心比心,“增进与群众感情”,获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打下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实现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政党的基本标志

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崇高情怀,也是有别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政党的基本标志,“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2]416自建党之始,中国共产党便把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人民幸福作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8]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磅礴历史,实现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政治品质。领导中华民族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奠定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进行改革开放,充分释放生产要素,使社会生产力得以空前提升,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又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综合国力、内政外交进入新的历史台阶,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创造成熟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近百年的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不仅没有“改旗易帜”,而且还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论证了中国崩溃论的荒谬。

(三)实现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深化自身执政规律认识重要检验标准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政党,自觉把实现人民幸福贯彻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从而形成了对人民幸福理论的理性认识,“共产党的一切言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所拥护为最高标准。”[9]“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0]这里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人民、社会生产力。它以此形成这样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民谋取和实现利益,并把能否为人民谋取和实现利益作为评判执政能力的核心依据。邓小平曾一语中的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出人民的生活水平。”[11]进入到新时代,为人民谋取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具体和丰富。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核心, 更加突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二是打破抽象化的幸福定义,实现人民幸福具体为人民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明确提出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和力量源泉。“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3]三是以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幸福的目标向度,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公平正义价值原则,统筹协调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和谐,更加注重人民发展权的实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6]66

二、实现人民幸福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实践的全过程

幸福是什么?目前在单纯的概念上还很难达成共识,“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6]66但就其属性来说,却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即幸福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主要体现为人们需要得以满足从而产生的愉悦感和认同感。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幸福与个体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党宗旨践行的到位程度、社会公正的程度、权力运行的规范性等都对其有直接影响。在当下中国,新时代赋予幸福内涵更广的外延,不仅是物质生活在质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精神需要的升华,包括参与政治过程实现政治诉求、参与社会管理发挥主人翁作用、更加公平的机遇竞争、更加公正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等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些都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全过程。

(一)实现人民幸福:外化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政治精髓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多场合、多频次提到“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1]143这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不是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面临新问题提出的新办法。适时抓住主要矛盾推进事物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重要显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现阶段,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制约人民幸福实现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重要的工作抓手。具体表现在:第一,抓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关键性问题,打破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统筹推进城乡、区域的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第二,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关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14]第三,着力推进法治化和制度化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第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难题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政治目标的实现内容

几十年的努力奋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发生质的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需要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即从物质享受的关注转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切,具体包括:“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5]顺民心所向和人民所需,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目标要从现实可能性成为现实,需要整体谋划和科学布局。第一,升华发展理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构架,促进经济发展由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变,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民主制度,把改进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方式、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人民参与政治过程、发挥政治权利、有效治理国家提高强大的领导力量和制度保障。第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安全和国民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第四,从中央到地方均以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健康、脱贫攻坚等方面持续发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第五,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新格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7]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三)实现人民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初心和使命的起点与归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主题。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一系列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和重大建设成就;开创、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迈向新的历史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从内在逻辑上看,中国梦的基点是国家富强,前提是民族复兴,归宿和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统一于实现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上。”[18]第一,实现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利益诉求多元性成为客观现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定也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在统筹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基础上找准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凝聚人心、达成共识。第二,实现人民幸福需要民族复兴作为其前提条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人民幸福的实现提供基础和保障,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教训和经验,“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第三,民族复兴最终统一于人民幸福的实现之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民族复兴的实现过程就是人民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以实现、幸福得以满足的过程,换言之,民族复兴体现在人民幸福实现的全过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9]

三、人民幸福需要我党带领团结人民共同奋斗才会实现

幸福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本身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就其动态性而言,会随着存在的条件即个人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其实践性而言,需要得以满足的过程实际就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实现人民幸福需要的是党和人民之间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人民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必备的环境和保障,另一方面人民幸福的实现也需要人民自身的努力奋斗和奉献。

(一)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人民需要多样性的本质透视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人民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众所周知,实践作为人类生存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一方面人类通过改造外在的客观世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和个性,实现人自身自我创造的需要。在实践中,人的需要得以产生和满足,但是,同样地,人的需要往往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实现人民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主观臆想,而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历史情况变化而形成的正确认识,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人民需要多样性的本质透视。在社会生产力持续释放的巨大红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的物质基础上,显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足以精准反映出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多样性的、多层次的需要,要实现人民幸福,必须要分析已经变化的人民需要的诸多现象,抓住其本质和核心。“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0]从生存到发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人民幸福的内容也从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转变到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实现人民幸福是顺应人民需要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向美好生活向往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人民幸福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实践过程

幸福从哪里来,怎么实现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凭空而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当代运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支点就是劳动,判断幸福的标准就是劳动是否得到尊重,人能否通过劳动实现人的类本质或肯定人自身。资本逻辑下的异化劳动与人民幸福的实现是相悖的,“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2]43因此,幸福实现就要积极扬弃异化劳动,复归人的类本质,使劳动复归为创造和实现幸福的源泉。在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第一,伟大梦想宣示了人民幸福和个人幸福的高度统一。中国梦凝结了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的共同利益,中国梦为个人梦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空间,而个人梦的实现又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第二,伟大斗争宣示了实现人民幸福过程的艰巨性和攻坚克难的决心。人民幸福“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方面面临来自国际方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这就需要全党全体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攻坚克难,推动大国向强国的转变,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三,伟大工程宣示了实现人民幸福必须要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幸福的实现,需要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也依靠人民真正发挥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第四,伟大事业宣示了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要坚持正确的道路。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道德问题都是关键性问题,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人民迅速富起来,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更具魅力,最根本原因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