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2021-03-08姚婷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文化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文旅数字化

姚婷 广西财经学院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重构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逻辑”,也是新发展阶段指引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理念先导和思想指引。

进入2021年,国内外面临着抗疫常态化和复苏持续化并存的新形势,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产业也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据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的2020年国内旅游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人数同比下降52.1%,旅游收入同比下降61.1%,但分季度数据则呈现出降幅逐步收窄,旅游市场逐步复苏的趋势。2020年国内出境几乎停滞,但数据显示出境游的消费并没有大量释放到国内市场,而主要集中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和长三角地区周边休闲度假市场。国内游复苏和出境游受限带来的市场需求与创新滞后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文旅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企业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创新之路,才能抓住国内外文旅市场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民族文化遗产虚拟活化空间

创新发展的核心是解决文旅产业的发展动力问题。西南文旅产业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后疫情时代创造新优势,就不能因循守旧,根本出路就在于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创建民族文化遗产的虚拟活化空间。西南文旅企业要充分运用5G、VR/AR等数字化技术开发区域民族文化遗产,在文旅行业复苏发展中做到“换挡”而不失速,让数字化空间、虚拟体验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新冠疫情期间,各种“宅经济”线上消费行为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云旅游”、“云展会”、“云娱乐”等云端新业态不断涌现。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院基于VR和数字技术推出的“VR故宫”、“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及时满足了公众防疫期间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而众多网络游戏、短视频互动平台等线上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从以往的以青少年消费群体为主扩大为包括各年龄段人群。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场景从线下全面转为线上,文化产品的数字化消费升级前景广阔。

西南地区文旅企业可以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虚拟技术等多种线上形式呈现给公众,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式展开精准营销,打造“网红爆款”。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就借助“5G+数字三塔”项目给游客营造了一个虚拟活化空间,游客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观赏“张胜温画卷”、南诏国史图传,在虚拟空间里“登塔”与千年的古塔文化来一次穿越时光的交流。西南地区传承千年的稻作文化、儒佛文化和华人文化在我国和东盟地区都拥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基础,以数字化创意为核心,借助直播、短视频和电竞等新业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国内外受众开启“沉浸式”云端体验模式。西南地区文旅企业以云旅游、云庙会、云展演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遗产虚拟活化空间不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多维度、多视角的全新消费体验,也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二、坚持协调发展,拓展新技术、新理念应用

坚持协调发展着眼点在于解决西南地区文旅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产业人才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一直是制约西南地区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南地区文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借助新技术、新理念补短板、强弱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公众的消费习惯,而且催生了文旅产业的新业态。疫情期间,钉钉、腾讯会议、zoom等国内外远程办公产品为文化产业云办公、云协作提供了平台,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咨询、协作等环节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大幅下降,“云端化”创新了文旅行业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文旅产业是一个囊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漫长的产业链,因此需要大量跨文化、跨区域、多层次的专业人才。西南地区文旅企业可以借助各类云端办公平台与国内外发达地区、高校展开合作,联手打造“云端化”合作平台,实现地方、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多元共赢。

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长期受制于资源分散、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但数字化技术让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实现“1+1>2”的深度融合理念变成了现实,突破了西南地区的先天局限性。我国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多民族人文景观更是异彩纷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旅融合理念不只是单纯的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元素,或将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化开发,更不是站在某一个产业的立场将另一个产业消融解构,而是从理念和内涵上深度融合发展。西南地区旅游资源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就得用多民族文化养分丰富旅游的物质形态、丰富旅游的精神内涵,让更多的文化要素借助数字化技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在深度融合中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将区域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西南地区文旅产业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丰富和拓展文化产品的供给类型、方式和供给渠道,实现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提升西南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高品质消费体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西南地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较,优势不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而是曲径通幽、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西南地区文旅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数字化转型结合起来,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独特的绿色文旅IP品牌。

西南地区应该借鉴发达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托数字技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广西巴马地区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由单一景区景点的观光游向绿色健康的全域旅游转变。巴马地区依托5G、大数据技术科学控制景区客流量和环境质量,重点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旅游IP,把巴马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康养氛围的国际性、复合性、全天候的康养旅游首选目的地。“长寿巴马 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认同,正在从“量”向“质”转型升级,从单一观光游向绿色大健康综合文旅产业转变,从“景区旅游”向“绿色康养”发展模式转变。巴马地区借助数字技术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康养消费体验,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内外联动共同发展的理念。新冠疫情造成了全球经济版图的巨大变迁,国内外文旅产业都呈现出双向开放、深度融合的新趋势。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西南地区各省份都推出了文旅产业促进方案和优惠政策,从金融、服务、消费等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四川与重庆互为第一大客源地,后疫情时期两地抢抓巴蜀文旅走廊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两地文旅产业的聚合效应被迅速激活。四川共面向重庆市民提供60万张免费景区门票,包含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国家5A级景区,各市州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重庆游客的优惠措施。重庆也回以大礼。大足石刻等73家旅游景区为四川籍游客提供60万张免费门票。四川还举办新技术应用大会,打造“智慧景区”、数字博物馆等新产品,成立首个省级文化和旅游创意产业联盟,从制度、规划、品牌建设、公共服务等更深、更广层面拓展区域合作。两地还共同打造了“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等三大品牌,推动巴蜀世界遗产联盟等成立,加速推进“智游天府”“惠游重庆”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抓住出境游受限的机遇,进一步激活国内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西南地区文旅产业要发挥自身与东盟地区海陆相连的区位优势,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双重良性互动中,形成国内外陆海联动、东西部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借助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形成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2019年,国家在广西、云南新设自贸试验区,这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有利于通过改革创新助推整个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西南地区文旅产业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山水相连,由于人口迁徙、跨境民族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共振,形成了许多超越国界、多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形态和认同理念,而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旅游形象”也呈现浓厚的文化吸引力。广泛的文化共识不仅可以提供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而且也为文旅产业项目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今年是中国-东盟信息港设立的第六个年头,截止2020年底已经建成3条国际通信海缆、12条国际陆地光缆、13个重要通信节点,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政府间技术转移工作制、联合工作组,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将更加数字化、便利化、高效化,西南地区文旅产业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机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争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话语权。未来,西南地区文旅企业不仅要提高在文旅产品方面的话语权,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文旅产业标准制定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在全球文旅产业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五、坚持共享发展,探索线上线下互嵌新模式

新发展理念倡导的共享发展内涵丰富,在西南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则体现为通过探索线上线下互嵌新模式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民共建共享。西南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数字化鸿沟,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的良好局面。目前,马蜂窝旅游推出的“北极星旅游大数据服务系统”可以借助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旅游业“在线旅游资产指数”对旅游经营主体的线上资产进行评估,为旅游业的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提供具有学术指导和应用价值的行业标准。目前,贵州文旅企业已经开始借助“北极星旅游大数据服务系统”开展跨平台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获取消费者需求,以智慧化运营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旅游体验附加值。

西南地区文旅产业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区域内文旅要素发展不均衡,各地普遍存在文化旅游职能合而不融、融而不全、融而不深等现实难题。因此,西南地区文旅行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加持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线上平台结合,发展直播体验式旅游、带货直播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并注重建立走出国门的国际化传播视野;文物单位则与融媒体平台合作,运用5G、VR/AR等数字技术探索虚拟展示、虚拟体验、线上互动等“云展览”“云游”新平台;演艺产业则在5G、无人机、4K/8K超高清技术的赋能下推出线上剧院、数字互动剧场等新消费场景……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文化产品向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的方向发展,满足了公众尤其是青年用户群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文旅产业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科学统筹整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以及吃、住、行、游、购、娱、研、学等旅游要素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云南丽江古城近年来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构建数字化智慧小镇,智慧支付、智慧停车、智能机器人、5G智慧商店等数字技术让线上与线下互嵌、科技与传统联结,探索出智慧旅游新模式。

文旅产业不仅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与纽带,更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西南地区文旅产业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产品的供给类型、方式和供给渠道,探索文旅产业数字化化转型的新范式,赋能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文旅数字化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