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资源与人民警察忠诚教育
2021-03-08张笑怡
张笑怡
(湖南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他向公安队伍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要求全国公安民警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探讨红色资源与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关系,以红色资源铸造人民警察忠诚警魂,为人民警察忠诚教育提供了全新视角,确保了强警目标的实现。
一、红色资源与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逻辑关联
红色,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颜色。从故宫红色的宫墙、宫门,到民间的红对联、红窗花、红喜字;从井冈山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到鲜血染就的党旗、军旗、国旗——红色既代表着喜庆与权威,也象征着革命和胜利。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集物质、制度、精神于一体的内容体系。
忠诚教育是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安机关的文化养成、队伍建设、职能发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公安民警“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中的第一句是“对党忠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条是“忠诚可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第一点是“忠诚”,众多公安院校都把“忠诚”写入校训、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南警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等。
(一)红色资源能提升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水平
在人民警察的教育训练中,我们一贯重视忠诚教育。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下,人民警察忠诚教育受到严峻挑战:受历史虚无主义毒害,部分青年人没有理想信念,也不相信英雄的存在;受享乐主义影响,部分青年人不理解忠诚奉献,盲目崇拜金钱;受多元文化冲击,部分青年人不再欣赏优美、崇高,转而沉迷于审丑。红色资源形成的历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它形成发展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都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红色资源是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优质资源。将红色资源运用到人民警察忠诚教育之中,能充分发挥其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等特点,深化忠诚教育的内容,丰富忠诚教育的手段,同时提升忠诚教育的吸引力、优化忠诚教育的效果。
(二)人民警察忠诚教育能促进红色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红色资源并非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形成于革命斗争的烽火之中,生长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阳光下,也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从1927年11月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情报科”(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保卫组织),到1938年5月组建“延安市警察队”(最早的人民警察队伍),直至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可以说,中国警察发展史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水乳交融,也始终与红色资源的产生发展史不可分割。运用红色资源进行人民警察忠诚教育,一方面能更好地传承红色资源,使得红色资源融入每一位人民警察的思维和意识之中,并在一代代人民警察中薪火相传;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发展红色资源,通过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言语和行动,以警察为辐射扩大红色资源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勉励各行各业劳动者在实践中创造更多红色资源。
二、红色资源对于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暴力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人民警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忠诚教育是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忠诚教育有利于公安机关队伍建设,能保障公安部门职能的发挥,有利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德育功能,能培养人民警察爱党爱国爱民的政治情怀,解决“对谁忠诚”的问题;还能增强人民警察的为人民服务意识,解决“为什么忠诚”的问题;更能充分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解决“如何教育”的问题。解决好这三道大题,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水平。
(一)利用红色资源的意识形态特点,解决“对谁忠诚”的问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上灾难深重的民族,1840年英国以鸦片战争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饱受风霜、中国人民历经屈辱。立志救国的先进中国人先后从器物、制度、思想等方面向西方学习,然而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爱国志士在苏联十月革命的炮火中看到了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红色资源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周恩来曾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因此,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而红色资源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无产阶级烙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红色资源的弘扬传播,能使广大公安干警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强信念、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可以促使他们坚定政治信念、加强政治认同、严守政治忠诚。红色资源还能帮助公安民警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从而自觉成为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二)发挥红色资源的榜样示范作用,解决“为什么忠诚”的问题
1835年,17岁的青年马克思在其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怀着这样的“献身”精神,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是在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优秀中华儿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攻坚克难,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留下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催人奋进的精神,这些物质与精神遗产共同构成了宝贵的红色资源。
人民警察作为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每天与各种犯罪分子、各类邪恶势力做斗争。在利益面前、在生死关头,如何才能做到“忠诚”呢?始终把人民装在心里,时刻惦记着群众,才能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红色资源具备独特的榜样示范作用,能通过真实生动的英雄事迹给人民警察以深刻的道德感召,给予他们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能加强人民警察的宗旨意识,促使他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利益。
(三)总结红色资源中的经验与教训,解决“如何教育”的问题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告诫:“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列宁特别重视理论“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也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1920年开始,随着各地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各地党、团组织开始有意识地深入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逐步实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科学化。“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有力工具。”[2]
人民警察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特殊,它要求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化、纪律上高度规范化、行为上高度军事化,因而在当今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难度很大。而忠诚教育又是难点中的难点,特别是对成长于信息时代,受到西方普世价值影响的年轻人来说,喊几句忠诚的口号或许容易,但要理解忠诚、认同忠诚、实践忠诚,何其难也!红色资源不但能丰富忠诚教育的内容,而且能增强忠诚教育的吸引力。全面总结多年来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能为人民警察忠诚教育提供原则与方法方面的启示。
三、以红色资源铸造人民警察忠诚警魂的路径
红色资源是集物质、制度、精神于一体的多层次内容体系。一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包括英雄人物、历史遗存、纪念场所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产品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三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包括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3]以红色资源融入人民警察忠诚教育,能提高人民警察对于忠诚的政治认识、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特别是公安干线涌现出的众多英雄模范,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警察忠诚教育的教学资源,提升了吸引力,能提升人民警察恪守忠诚的政治认识;制度层面的红色资源,特别是各级公安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公正、廉洁、自律等制度,给人民警察的成长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使“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了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纪律意识;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特别是随着公安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而形成的公安道德精神,在警队内部形成了舍生忘死、一心为民的道德氛围,孕育了人民警察崇尚忠诚的文化场域。
(一)依托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提升人民警察恪守忠诚的政治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16000多名警察已经牺牲了,100000余名警察因公负伤,至于人民警察助人、救人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仅2020年全国就有315名警察牺牲,4941名警察因公负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大家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4]这些英雄模范以及与英雄模范相关的物品、场所、文化产品等,展示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血色风采,渗透着“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它们都属于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
依托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可以提升人民警察恪守忠诚的政治认识。比如2018年9月,湖南省公安厅主办了“永恒的瞬间——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南公安英雄壮举摄影再现作品展”。此次摄影展以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公安系统涌现出的19名英雄模范为原型,以“情景再现”的手法,回到真实场景、还原案发现场、再现英雄壮举。特别是一面用湖南省100名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的X光片组成的触目惊心的“伤墙”,以极具震撼力的形式展现出公安民警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展览吸引了大批公安民警前来参观学习,不仅展示了湖南公安的良好形象,宣传了“忠真智勇、奉献为民”的湖湘公安精神,还以红色资源提升了民警对于忠诚的政治认识。
(二)盘活制度层面的红色资源,增强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纪律意识
为了把忠诚落到实处,各级公安机关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有利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公安机关各部门凝神聚气,有利于各级公安民警铸造忠诚警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1957),《关于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的决议》(1958),《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1994年制订,201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2010),《全国公安机关思想整治工作条例》(2017)等的颁布实施,有效地提升了规范化水平,增强了纪律性,提高了警队的战斗力。这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属于制度层面的红色资源。
盘活制度层面的红色资源,能增强人民警察践行忠诚的纪律意识。比如2021年3月以来,全国公安队伍进行的教育整顿活动,就是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重要举措。教育整顿要寻求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发扬党的建设优良传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强警。要以延安整风精神切实抓好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落实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不但从理想信念上提升恪守忠诚的政治认识,而且从纪律作风上增强践行忠诚的纪律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
(三)赓续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孕育人民警察崇尚忠诚的文化场域
2017年5月19日,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深情地说道:“这些年来,每当看到公安民警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事迹,我都深受感动;每当听到公安民警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消息,我都深感心痛。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公安英模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表现为忠诚的信念。“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誓把牢底坐穿也不改变信仰;和平年代,公安英模心系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由公安文化孕育的公安道德、公安精神,都属于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
赓续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有利于孕育人民警察崇尚忠诚的文化场域。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铸就了一座座伟岸的精神丰碑,积淀出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正是在这一座座精神丰碑的指引下,公安队伍孕育出一种崇尚忠诚的文化场域,才涌现出任长霞、柯占军、程永林等公安英模。崇尚忠诚,为人民警察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鼓舞他们义无反顾、舍生忘死投入到与犯罪分子的搏斗中,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一方平安;崇尚忠诚,为人民警察提供了强大的信念支撑,勉励他们以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壮丽的公安事业中,让“平安中国”的名片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