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贬官养生术对当代养生产业的启发
——以苏轼为例
2021-03-08陈军江君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0900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050
陈军,江君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人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0900;.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050
古代岭南地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不少南贬官员视岭南为畏途,但也有些贬官为了活着北归积极采用各种养生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苏轼。他一生忠诚体国,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因此仕途不顺,迭遭贬谪,黄州、惠州、儋州,越贬越远,环境越贬越差;他虽历经磨难,但活着北归,享年65岁,在当时已为高寿,这与他善于养生、注重保健有关。特别是他贬到岭南以后的一些养生术,在养生成为热点的今天,对当今养生产业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药食养生与养生食药产业的开发
为祛病延年,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中华民族在自然界中寻找养生之方。这些古人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养生之术滋养着后来者。如苏轼,他贬岭南后因感于自然环境之恶劣,就曾积极利用药食养生。贬惠州时,因岭南多瘴气,苏轼便在惠州种植人参、枸杞之类;贬到海南儋州身悬孤岛、食住医皆不便时,也积极因地制宜寻找养生之方,特别对道家药物养生格外关注。苏轼《辨漆叶青黏散方》一文中提到少时读《汉书·华佗传》就知此方可长生延寿,但究竟青黏是何物,他孜孜以求,一直到贬所海南才探究清楚,“绍圣四年九月十三日,在昌化军(海南),借《嘉祐补注本草》,乃知是萎蕤,喜跃,登即录之”[1](文集p8401),还写信将此方录予弟弟子由。可见他对这类养生草药十分关注。在《苏轼文集》中,还有多篇提到中草药物,如《记与舟师夜坐》:“绍圣二年正月初五日,与成都舟阇黎夜坐,饥甚,家人煮鸡肠菜羹甚美。”[1](文集p8110)鸡肠草,据《本草》记载可作菜食,有益人健康,能减肥,能排除毒气。受此启发,岭南地区可以考虑大规模进行萎蕤、鸡肠草、枸杞种植等,形成产业,或提取有效成分做成含片,或做茶饮等,如鸡肠草茶、枸杞茶。
苏轼也非常注意食物养生,所吃注意荦素搭配。如到贬所惠州便发明了梅菜扣肉。他还特别钟情于几种养生食物。如芋头,苏东坡《记惠州土芋》一文被引用于《本草纲目》,说明了芋头的功效能“益气充饥”,并详细记载了煨吃与煮吃两种具体食法的口味差异与养生效果的区别:“惠州富此物,然人食者不免瘴。吴远游曰:‘此非芋之罪也。芋当去皮,湿纸包,煨之火,过熟,乃热啖之,则松而腻,乃能益气充饥。今惠人皆和皮水煮冷啖,坚顽少味,其发瘴固宜。’丙子除夜前两日,夜饥甚,远游煨两枚见啖,美甚,乃为书此帖。”[1](文集p8429)苏轼借吴远游之口说明了煨芋味香有益气、充饥、袪瘴之效,煮芋则硬而少味。苏轼从惠州贬到海南之后,还保持着对山芋的喜爱,对以芋头为主要原材料的芋头粥情有独钟,其《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人间决无此味也》道:“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1](诗集p5006)可见这种乳白色的芋头羹色香味俱全。苏辙也言其兄苏轼平常生活方式是“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苏辙《苏轼墓志铭》)。今天医学也证明芋头是极好的养生保健食品。受此启发,岭南地区可以利用苏轼的名气与养生实践打造相关食品药品养生产业。如开发类似如八宝粥一样的便携式养生芋头粥产业,或做成易于保存的芋头羔,包装上打上苏东坡在岭南爱吃芋头从而延年益寿的广告词,或直接命名为“东坡芋头羔”“东坡芋头粥”等。
二、休闲吟咏养生与绿色养生产业
苏轼贬岭南之后,刚开始心情低落不已。但一入岭南,每逢奇山异水,名寺古刹,必然亲自前往,赏玩之余,也吟诗作文,寄情山水之中。这本为文人雅事,但对于贬谪的诗人来说却是一种排遣心中郁结的养生手段。苏轼入岭南后先游历了清远的峡山寺,并留下《题广州清远峡山寺》一文及《峡山寺》诗,他游历名山古寺或为拜访长老高人,学习他们的高情雅致;他观名山大川或飞泉流瀑是涤荡心胸,排遣郁闷。他自言与幼子苏过游清远峡山寺的目的是“同游峡山寺,徘徊登览,想见长老寿公之高致”与一睹“雷吼雪溅”[1](文集P8428)的奇观。到惠州万寿寺后,他《题圣寿寺》文中写到听隐士石汝砺“话罗浮之胜,及暮乃去”[1](文集p8103),可见苏轼对名山胜景极有兴致。自然山水可以娱人,有益于养生。苏轼独具慧眼地发现岭南泉水叮咚的天籁之声,有如古琴之清音,如认为清远峡之泉水“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峡山寺》),认为罗浮山朱明洞中之水“锵鸣如琴筑”(《题罗浮》[1](文集p8106))苏轼于自然山水之中听出乐音,可见其心旷神怡。苏轼至惠州游罗浮山、白水岩,写有《题白水山》文:“绍圣二年三月四日,詹使君邀予游白水山佛迹寺,浴于汤泉,风于悬瀑之下,登中岭,望瀑所从出。出山,肩舆节行观山,且与客语。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阴之下。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父老指以告予曰:‘是可食,公能携酒复来?’意欣然许之。”[1](文集p8111)苏轼在惠州博罗白水山泡温泉、观瀑布,休息于荔枝丛林边上,拄着拐杖在竹阴之下闲游,看着荔枝的累累果实,欣然许诺下次再来相聚,身心的愉悦可想而知。
受此启发可以利用岭南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与特有的山水开展绿色养生产业。让游客去到远离城市的乡野,这些地方空气清新、人事简单、绿意怡然,可以在2-3天短时间内洗涤城市忙碌生活带来职业倦怠、紧张或心灵创伤。另一种方式是开创较长时间(2周或一月)居住民宿、佛寺静养,或住“乡村健康中心”“养生园”基地等。这类养生基地,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绿源,如新鲜空气、绿色食品、洁净水源、自然风光、鸟语花香来创建养生园,主要是“营造一个充满绿色资源的环境,提供给需要学习绿色养生、需要养成绿色生活方式、防治亚健康的人加以享用,借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
三、苏轼的运动养生与养生器材产业
苏轼刚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因为语言环境的迥异以及还没有摆脱精神的创伤,以致六十余岁就面容憔悴,齿牙摇动,须发渐白。为了养生,他接受名医指导,坚持早晚梳头三四百遍,半年有余,效果明显,面色朗润,心情渐好。他也在诗中写下梳头的效果:“羽虫见月争翩翩,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蓬根。”(诗集p4593)苏轼说梳头能令人头脑清醒,筋骨强健,发须浓密。梳头健身,有其道理。中医理论认为人全身的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五脏六腑,梳头可通经活络,通气活血,祛病延年。晋时嵇康在《养生论》亦言“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有良好的养生效果。梳头养生具有良效已无需多论,但什么样材质的梳子最具有保健效果,梳齿的宽度及高度如何才效果最佳,不同的头型用什么形状的梳子最好,何时梳头对气血最好,这类问题少见人去细究。因此我们受苏轼梳头健身运动启发可以研发保健梳,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打造,进而开发成一种较好的梳头保健器材。
苏轼也喜欢登山,在山间野步。如他在惠州,作《野步》诗,诗小序言:“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余未尝一日忘湖山也。”[1](诗集p4504)苏轼散步时由于年老或登山所需,常常拄着拐杖,如“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阴之下”[1](文集p8111);“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和归园田居六首.其五》(诗集p4518))。苏轼在岭南也常常垂钓,如苏轼在惠州作有《江郊并引》:“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悠哉,玩物之变。”[1](诗集p4483)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利用东坡贬谪期间的常用运动器材开发“东坡钓鱼竿”“东坡拐杖”等养生器材产业,并在鱼竿、拐杖上印上东坡图像与所作相关诗文,使平淡无奇的鱼竿、拐杖等赋予文化的内涵。
四、苏轼的调心养生术与心理健康咨询产业
苏轼在岭南的养生术中最为有效的是心理调适技巧。苏轼一贬再贬的遭遇,让其面对人生风波与突如其来的打击时能生发出应对的哲思,即顺应外物,随遇而安的豁达。《记游松风亭》一文记载了这一悟道过程:“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1](文集p8113)”这则小品文意味隽永,起言疲倦欲遵循常人常态去到亭中好生休息,但远望亭在远处难以到达。按理苏轼心中会有气馁懈怠之感,没想到转而生发就在原地休息有何不可的体悟,并且马上觉得身心就如脱钩之鱼般获得自由与随意,进而总结出普遍性哲理:既然进退维谷,横竖一死的情况下,内心更应该珍惜当下,更要有一种“随遇而安”“闲适自处”的超脱与旷达。
苏轼的调心养生术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对于贬于岭南蛮荒域之地采取“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达观态度,即将自己当成贬谪之地土生土长之人,将宦海浮沉当从是从贬地外出,这样就不会滋生被贬的情感落差。他被贬岭南之后就把自己当成出生于海南岛的当地人了,如“我本儋耳人,寄身西蜀间”(《别海南黎民 表》[1](文集p5119);“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作此诗示之》[1](诗集p4835))。二是看透生死,作好最坏打算,一旦有最坏打算了,内心就会有种坦然与心安。苏轼选用苏武扣留匈奴十九年未归与管宁避乱辽东三十余年两个典故,表明他已作好老死惠州的打算了,并且认为岭南户户皆春色,足可度余生。他到海南后也表示“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诗集p5130))第三是采取活在当下的态度,且用正能量例子开慰自己。贬到海南之后,苏轼先是认为“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尤不腐坏者。吾尝湛然无思,寓此觉于物表,使折胶之寒,无所施其冽;流金之暑,无所措其毒,百馀岁岂足道哉!”(《书海南风土》[1](文集p8125))即习惯并安于当下,则百毒无侵,益寿延年。这三种心理技巧,可以丰富心理健康咨询产业的技巧。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杂,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种种忧虑与担心,产生抑郁的人越来越多。而抑郁心理中最常见的是自我内心对未来压力、危险、处境作了进入死胡同般的设想而看不到光明与希望。因此心理咨询产业运用苏轼贬于岭南后的几种心理调适技巧:达观、即提前假想最坏结果到来、活在当下,并结合苏轼的贬谪故事,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其健康的恢复。
苏轼于岭南的养生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泡温泉养生,他曾在惠州写有《咏汤泉》,又如苏轼爱静坐养生:“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司命宫杨道士息轩》[1](文集p5078))静坐养生其实是道释两家偏爱的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方法或理论能为当今养生产业提供理论、方法、文化及广告支撑,将岭南贬官这些隐没的养生资源挖掘出来,能有效地推动当代养生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