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研究

2021-03-08郑新瑜谭贻群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职业

郑新瑜 谭贻群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一、高职院校现代治理能力概述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能够适应现代化特别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能够助推高职院校加速发展的重要动能。构建科学完备的治理体系,打造合理高效的治理结构,持续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双高”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奠基石。

早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已明确提出“职业院校治理”的理念,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已开始备受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职业院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紧紧抓住“双高”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地方高职院校现代治理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部分地方高职院校拥有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的决心,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难以有效推进,忙于学校专业、师资、课程、招生、就业等显性直观,见效较快的领域的发展,同时对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就业水平评估、“骨干校”验收、“优质校”验收等评估和验收工作,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应付的层面,难以切实做到将评估验收与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有机融合。2015年,在教育部指导下,高职院校逐步开始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由于受教育管理者、诊断个体以及政策等原因影响,诊改工作仍处于较低层次,科学完善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实际推行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一)办学自主权不足,治理理念滞后

高职院校往往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举办方和主办方的影响较大,“放管服”具体实践落实仍有差距,办学自主权普遍不足。当前,高职院校编制改革等诸多综合改革等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极为不成熟,在人事制度、招生等方面多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内部治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治理的意识,对学校发展普遍参照行政管理的形式进行,不能有效地将学校持续发展和治理机制的建立有机融合。

(二)部分权力失衡,管理运行不畅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质量,轻学术研究的现象。管理者普遍对学术权力提升认识不到位,加上受到上级行政权力的约束,高职院校内部经常出现学术权力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行政权力代替学术权力的现象。教职工更多地在积极追求行政职务和职称,缺少对学术和技术的钻研。高职院校往往将招生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方面,部门繁杂、职能交叉、运行不畅,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咨询评估专家委员会、质量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缺少应有的话语权,相关制度往往难以推行下去。

(三)信息公开不够,民主参与监督不够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开展信息公开工作,落实信息公开清单,但是公开的力度还不够。此外,部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待提升,对学校公开的事项中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方面关心不够,民主参与监督不足。教代会、职代会、党代会等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和监督的形式中,大部分代表认识不够,往往仅是简单的参加会议而已,对学校制定的一些政策制度和行政管理等了解不足、参与无力,监督效果不好。

(四)产教融合不够,开放办学动能不足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高职院校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校行政企四方联动,现代学徒制全面推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发展动能。职业教育在社会、企业、家长、学生心目中认可度偏低,高职院校对行业、企业吸引力有限,除企业订单班外,企业深入融合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高职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往往处于走过场、重形式的层面,难以真正深入到企业一线进行周期性、系统性的实践锻炼。

三、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能力的路径探索

地方高职院校必须在新时代背景下,着力推进内部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对标对表“双高”建设、职教高地建设等大的发展契机,全面系统梳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路径,树立治理的短中长期目标,不断健全治理体系机制,持续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一)树立全面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理念

高职院校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首先有赖于学校内部,上至领导层下到普通教师整体的教育治理理念的提升。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治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做到以十九届四中全会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为契机,深化高职教育内部改革,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让职业教育治理有章可循。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社会还要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应由高职院校唱“独角戏”,而应该是高职院校、政府、学生、市场、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都密切联系,发挥合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特别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二)构建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现代管理制度机制

章程是高职院校内部的“宪法”,由学校的权力机构为了保证学校的独立地位,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治校总纲领。章程是地方高职院校科学运行的基石,是其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机制的根本。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科学修订本校章程内容,并报上级教育部门或教育核准批复。在此基础上,以学校章程为纲,充分实现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常务委员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决策制度;人事晋升、财务管理、教学管理等管理制度;党代会、团代会、职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等参与监督制度;下放管理权限、下移管理重心,充分保证管理自主权的权、人、财、物下移到二级学院的校园两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学校内部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机构,让管理在制度下运行,创新内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升参与的程度、管理的水平和治理的实效。

(三)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开放办学

高职院校要深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立足校内校外,于内深化顶层设计,不断提升自身社会对接服务能力,深化“引企入教”改革,综合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协同育人目标,助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支持企业行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发展;于外不断挖掘教育潜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和“双高”国际影响力需求契机,大力发展校企深度融合,以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思维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升级,优化协同治理路径,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改变传统单一学校办学主体的局面,引入企业这一重要办学主体,发挥带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