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下来,增上去— “双减”政策下的体育教学新思路
2021-03-08徐维嘉
文 / 徐维嘉
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我国的教育行业与教育事业均出现了大幅度的改变。出台“双减”政策后,完美解决了学校、家长、学生以及教辅机构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双减”政策中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并促进公平教育是该政策的核心,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开始引起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等社会各方的关注。[1]“少年强则国强”,学生具有健康而强壮的身体是“少年强”的根本,然而在以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带领下,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往往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引起了重视,对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总是程度较低,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在学生身上频出,甚至部分学生由于常年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双减”政策的出台,将会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当下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小学生是开展小学教育的对象,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全面、综合的发展着手,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建立在小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然而,在实际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旧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认为只有缺德较高的文化课成绩才有助于小学生在将来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这种比较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下,导致教育中开始出现“内卷”的现象,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孕育而生。教师、家长与小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到体育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下,小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深层次发展。
1.2 小学体育教育模式比较落后
目前,可以将小学体育教育分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两种,本文所说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落后指的是校内所开展的体育教育。虽然我国自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从总体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不够重视小学体育教育,导致我国的体育教育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较差。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依旧采用简单、粗放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呈现出单一、枯燥、乏味的状态。
1.3 对小学体育教育投入力量比较欠缺
首先,不少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所提供的体育运动场地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其次,学校具备的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数量不足,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有专业背景的体育人才,但是由于体育教学未能够引起小学的重视,同时社会上小学生体育市场发展的也不够成熟,因此很多专业人才都不愿意投身进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来,导致每年毕业季出现大量专业体育人才转行的现象。[2]不仅如此,小学体育教师也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与培养,导致小学体育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质量较差,难以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 “双减”政策下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
2.1 小学体育教育模式得到逐渐转变
近几年来,包括“双减”政策指导下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目前,在中考及高考中均将体育做为一项必考科目,因此这也使体育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校、教师、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并且,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下,小学体育教育的模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和多样起来,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呈现出较强的趣味性,课堂中也逐渐以“以人为本”作为开展教学的理念,小学生在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下逐渐提升了自己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3]
2.2 “双减”政策的强力导向
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市面上一些以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主的辅导培训机构数量锐减,同时小学生身上沉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减少,不少小学生从繁重的校外培训机构中解放出来,因此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加上目前在考试中体育科目的分数也开始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这种导向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2.3 社会各界逐渐转变思想观念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师、家长开始重新思考当点的教育状况。家长和教师都对小学生当前所负担的学业压力是否有必要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大家也开始思考是否要将学习成绩作为小学生发展阶段来评价他们的唯一标准。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开始逐渐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方向转变,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小学生各方面、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3 “双减”政策下发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3.1 更新小学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需要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契合,这样才能使“双减”政策下所下达的各项任务得到高效落实。小学需要以学生学习体育时的特点为依据,组织一些充满吸引力与活力的体育教学活动。目前,大部分小学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依旧存在练习手段不够多样有趣、学生练习体验时间较短以及体育课程氛围不够活泼等现象,导致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体育课程学习,难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身体素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师在教学时的方法过于陈旧。因此,“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学习,以“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结构化教学入手,围绕教学单元划分以及单元教学设计两个重点,不断对小学体育教材进行研究,同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使自己的体育教学素养得到不断提升。[4]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走进学生、读懂学生”,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对学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以及学生练习体育项目时身体及情感所带来的变化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使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例如,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展与障碍跑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如图1),可以让学生从跳过障碍物改为划过障碍物,并运用两个障碍物间跑一步的方法跨越2~3个障碍,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后再逐渐增加难度,直至能够连续跨越4~6个障碍为止。在开展排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以往下手发球与移动接球的方式改为下手发球加移动垫球的方式。这些教学设计的改变将新课标与新教材中所提倡的新教学理念体现了出来,在结构化的教学方式下,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与练习动作技能时的层次性、完整性以及逻辑性,使学生不仅能够快速账务体育动作技能,还能在学习与联系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运动兴趣。
图1 小学体育障碍跑
3.2 优化小学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内容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个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也促使了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产生了多元化的需求。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时间与空间均得到拓展,因此学校除了带领小学生完成国家所规定的体育课程学习外,还需要加大增设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力度。例如,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民族传统项目或学校传统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等均可以编排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并安排到学生的课程表中;采用走班教学、选学教学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学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坚持设置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体育教学内容,因为在现阶段,基本运动能力时我国小学生最需要提升的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只有让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得到培养、锻炼与提升,才能带动学生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素质的快速发展,才能提升学生学习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的效率,使学生在竞赛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过体验在锻炼与竞赛过程中所带来的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而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例如,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可以将本校的体育特色课程设置从学校层面延伸到每个年级,增加学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数量,进而使学生学校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均得到拓展。
3.3 组织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
学校想要实现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活动,同时这也有效达到了培养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以养成运动习惯的目的。“双减”政策的出台同样也为小学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与竞赛提供了时间和空间。[5]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牢牢抓住这一机会,从构建本校体育文化的角度出发,为小学生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体育课外活动与竞赛。小学可以在如课间操这类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发展体育活动课或课间大活动,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改变活动形式等方式,达到既不浪费学生时间又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都取得效果。学校可以定期利用学生一个或多个学习日来为他们开展如体育周、体育节、运动会等主题性体育活动,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同时改变体育比赛形式时从“参与面”和“知识面”入手,既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比赛项目来满足学生爱好及特长的发展,又要为他们设置一些大众化的体育比赛项目,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学校在组织此类活动时,还可以将竞赛与游戏、表演、讲座等形式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带着较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小学可以延长学校的体育课后服务时间,并增加体育服务项目,使体育服务项目中出现啦啦操、田径、网球、排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的身影,通过这一举动能够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使学生参与体育培训的主要渠道在校内的目标得到真正实现。同时,学校还可以将运动会比赛分散到各个年级中,然后再集中到全校,在年级比赛中扩大学生参赛的规模,使更多的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去,进而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转变教学思路时,极有可能会出现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欠缺等问题,但是只要学校组织体育教育工作的领导与体育教师齐心合力,将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课程、教学、活动等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那么一定能够克服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带领学校的体育教学走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