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1-03-08那征张灿灿

消费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理论管理

那征 张灿灿

中国人民大学

企业管理中,不管是生产管理还是营销管理等,所有管理的核心都在于人才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应用,产品营销与处理等都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企业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所有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管理,由此可以认识到,企业管理中人才管理的重要性。若企业管理出现问题或者不足,员工工作模式被打乱,或者积极性降低等,都会造成工作效率与生产质量下降,威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对企业长远发展也非常不利。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经济形式发展背景下,企业必须及时创新管理模式,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管理都紧密相连,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会波及到其他环节。基于此,积极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保证所有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都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生产与管理效率,为企业长远发展营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一、浅析激励理论

所谓激励理论的研究,首先必须认识到其属于综合性管理理论内容,涉及到心理学方面,还涉及到管理学方面,并且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激励理论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很多灵活性与适应性。其中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针对性的激励引导,将人力资源的潜力有效激发,由此为后续管理提供帮助,尤其是企业管理中,协助企业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其次激励理论的研究应用,需以具体措施的制定为载体,如企业管理中渗透激励机制,一定要在管理中设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引导下对员工行为或者工作方法等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完成企业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技术成为现代化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这种大环境变化情况下,企业竞争核心逐渐转移到人才竞争方面,这为企业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帮助[1]。

再次现代化人才在当前企业发展中与传统人才有明显差异,传统企业管理中,人才作为社会资源主体,虽然对企业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企业管理中并没有过多的重视,但是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人才是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突破、发展模式稳定的基本前提[2]。企业若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从人才管理角度出发,全面实施激励机制,将企业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并且保证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减少人才流失,如此才能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中突出企业竞争优势,创新企业管理方式。

最后是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励机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与员工沟通联系,带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中,取得理想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管理创新,需认识到激励机制应用重要意义,在已有人才管理体系基础上,融入激励机制,综合激励理论内容,对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科学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难题。

二、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应用形式分析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种表现形式,详见图1。结合图1内容展开详细研究。

(一)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激励机制方面,但是表现形式却包括很多种,其中内容型激励形式是重要组成。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激励理论的作用,结合内容型表现形式要求,实时对员工进行调查,尤其是心理状态与工作积极性,并做到长时间跟进分析,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反应。以内容型激励理论为基础,尤其是马斯洛激励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多方面,如生理方面、自尊心方面、自我价值方面或者安全感方面。根据不同方面去深入剖析其中隐藏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当前所应用的激励理论同时纳入赫兹伯格所提出的双重因素激励理论,在人才管理中延伸出医疗保健方面的激励因素,并且还涉及到其他激励因素[3]。以多元化的激励因素,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取得理想的员工满意度,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及时将消极因素科学消除。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或者其他情绪变化,以贴近员工需求的基础上,去落实内容型激励举措,取得理想的企业管理成效。

(二)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

激励理论中过程型激励形式的体现,根据企业管理情况为中心,对员工心理过程提高关注,同时不能忽视行为过程,具体从公平理论以及员工在企业中的期望理论等展现。其中公平理论的表现,综合企业管理需要,剖析薪酬待遇与员工参与工作热情等关系,保证薪酬制度公平基础上,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员工能够取得与工作付出同等的薪酬,这对工作积极性有直接影响,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稳定的基础[4]。另外,期望理论主要从工作需求方面出发,员工为了达到需求标准,一定要提前设定好期望目标值,利用期望目标值对员工进行科学引导,待目标完成后再次制定目标值,这样逐步推进员工工作进步,分阶段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期望目标值的制定,能够为员工主动工作带来更多动力,动力的大小与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目标值有很大关系。员工完成目标值的同时,自身能力得到进步,逐层递进地将期望目标值进行调整。

(三)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

激励理论中行为改造型激励表现形式,在企业管理中根据员工实际表现情况及时改造,利用激励手段去促进员工工作行为转化升级,尤其是员工的消极性心态调整,帮助员工认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由此及时转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取得理想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效果。行为改造激励表现形式中主要涉及到四方面:

其一是正式强化类型。正式强化类型是在企业正常经营或者生产中,员工有非常优异的表现,或者作出杰出贡献,企业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直接性的奖励,如薪酬或者物质等,并且还要进行精神奖励,以此来促进员工保持工作热情,在工作上更加努力。

其二是负面强化类型。负面强化类型通过企业管理期间,对员工进行适当警告,一旦出现什么行为或者问题,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以此来起到警戒的作用,帮助员工去可以避免或者下意识规避风险行为。

其三是心理惩罚类型。心理惩罚类型的应用表现,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违反公司规定或者生产规定等行为,在薪酬惩罚基础上增加心理惩罚,以此来杜绝员工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或者违规现象。

其四是强化衰减类型。强化衰减类型的具体表现,企业管理期间,若其他激励形式并没有明显效果,或者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那么就需要采取强化衰减的方式,将传统激励模式进行弱化,总结新的激励形式并及时强化,由此来避免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应用的难点分析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虽然在很多方面为企业管理,尤其是人才管理方面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励条件设定与员工能力差距较大

企业在管理创新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在激励条件上有明显表现。但是部分企业激励制度制定期间,为了做到短时间内将员工工作积极性带动,工作效率提升,激励条件设定起点比较高,虽然也会起到激励作用,但是对于员工来讲,激励条件设定过高,员工所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大,如此一来压力便会增加,甚至会产生怯弱或者放弃的心理,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激励机制无法有效发挥,员工内心出现波动,加大企业人才流失风险。

除此之外,激励条件与员工能力或者实际情况相差过大,员工会对企业的激励措施产生误解,甚至认为企业对于员工的关心与体恤不够,从而出现抵抗情绪。这种现象对于企业付出更多努力的员工来讲会出现不公平之感。员工对自身工作任务的完成已经承受巨大压力,却还要完成企业制定的激励任务,并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还会出现工作效率没有任何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这方面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提高重视,在激励理论应用期间制定更合理的激励条件,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能力承受范围。

(二)激励奖励制定缺乏吸引力

激励理论应用期间,激励制度是重要载体,企业开展管理工作中,结合员工表现情况去制定激励奖励制度,但是实际执行中却没有发挥出带动作用。面对这种现象,企业展开深入研究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员工对企业制定的激励奖励制度并不感兴趣,综合来讲就是员工实际需求高于激励制度,所以激励制度对员工并没有吸引力,无法对员工斗志或者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激励奖励制定若没有吸引力,抑或是员工对其并不满意,部分员工会忽视激励机制,但是也有员工会出现抵制或者不满情绪,员工付出更多努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却始终跟不上,逐渐会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如此员工会不自觉将企业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甚至会产生跳槽的理念。一旦这种理念产生,员工工作情绪必然会出现波动,工作效率下降,企业管理手段影响。

(三)激励制度审核机制不完善

激励理念应用过程中,企业为了保证员工工作能力,稳定企业经济效益,不定期对员工作业做出适当考核,这不仅是保障企业的权益,同时也是对员工在权益的保障。基于此部分企业将激励条件中融入员工考核内容。这种审核机制实际执行中,激励机制实际管理期间审核工作不到位,频繁出现业绩等级错误、审核记录遗漏等情况,还会出现员工业绩之争,造成员工团队波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稳定。若激励机制无法保证公平性,员工会对企业持怀疑态度,认为企业给出的薪酬激励与自己的能力付出不符,由此增加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纠纷。这种不公平的激励制度,对企业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造成不利影响,以至于企业发展安全与管理安全出现问题。

四、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创新措施

(一)针对性地完善企业激励体系

企业激励体系作为激励理论应用的重要体现,综合激励理论应用中面临的困境,制定综合性激励体系。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内部运行的重要组成元素,员工对企业来讲意义重大。企业管理中科学应用激励理论,认识到员工作为单独的个体,对企业发展需求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激励体系制定期间,一定要结合员工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将激励体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激励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多辅助,同时也为员工制定针对性的发展平台,满足员工对能力发挥的机会,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员工自我能力得到展现,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同时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员工在企业中发展,对公平性十分重视,对此企业必须从针对性角度出发,尊重员工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当前激励体系基础上,对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同时优化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增设举报制度,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及时了解企业员工对管理制度或者其他事项的抵触情绪,继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另外,及时倾听员工心声,利用激励体系为纽带,鼓励员工及时发表出对企业薪酬制度以及福利等的建议,企业将其纳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中,由此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员工的平衡感,带动员工参与工作的主动性。

(二)实现竞争平台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企业管理创新中,激励理念的渗透还涉及到企业竞争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对于企业中的所有竞争,竞争平台的搭建都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竞争平台搭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此才能获取更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任何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同时付出能够得到对应的回报,如此员工才会在物质上与心理上得到更多满足。为了讲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人才管理作用充分激发,竞争平台是重要载体。竞争平台的搭建,出发点必须为员工基本能力,随后延伸到岗位薪资、奖励机制以及职能分配等,这些都是竞争平台的关键组成。这其中若员工能力突出,但是在岗位分配上却没有得到理想的岗位,导致能力无法发挥,自然会对企业产生怨愤,同时也会生出不公平之感,如此激励机制的作用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首先将涉及到的所有管理标准明确,尤其是与激励机制相关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全面有效落实。涉及到员工的工资、奖金、绩效等所有内容,必须做到核算公平、公正,打造透明化薪酬管理机制,以此为激励机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奠定基础。其次是及时对员工工作情况加以了解,尤其是员工的发展潜力,专业能力差异等,为针对性激励体系的完善提供更多参考。及时深入到基层员工群体中,从不同角度对工作态度、建议、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解,为想要深造或者努力的员工提供深造空间。最后打破企业传统管理中平均分配的模式,贯彻落实激励制度中所提出的按劳分配,真正实现员工在企业中做到人尽其才。强化员工技能与专业考核力度,及时对员工专业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并且从薪资管理制度到激励制度真正做到全方面、多角度完善创新。

(三)科学整合激励理念中的精神与物质奖励

精神与物质奖励是激励理念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制度的关键组成。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都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带动员工工作热情的基本手段,当前企业管理创新中,及时将两者有效整合,相辅相成作用下,讲激励理念发挥到最大化。员工获得工作奖励过程中,两种奖励方式有效整合,讲激励体系作用与管理价值有效彰显。其中物质奖励的制定,企业需要对经营情况,特别是经济效益方面有全面地了解,随后是员工工作表现,绩效情况详细掌握,资料整合与分析后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奖励方案,满足员工物质方面的需求,并且提高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与激励体系的认可度,提高归属感。当前物质奖励中,年终奖金、绩效奖金、科研奖金等都是重要体现。精神奖励方面主要集中在夸奖与表扬,认可员工在岗位上的作用与价值,以口头表扬或者授予先进代表等方式,保持员工工作积极性,将员工精神状态进行提升。两者作为激励理念实施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的激励效果会更加显著。满足员工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以此达到员工工作热情带动,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激励管理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团队的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四)及时了解员工对企业工作的满意度

员工作为企业管理关键元素,企业以激励理念对员工展开管理期间,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对员工有详细的了解,如此才能保证激励体系的完善,激励制度的制定贴切到位。引导员工认识到,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员工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工作并非单纯谋生手段,更是前进的台阶。企业管理创新中,激励理念十分注重对员工满意度调查,通过满意度,去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感受或者不满,从而调整激励体系,帮助员工其挖掘工作上的乐趣,如此采取更有力的鼓励措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当然满意度的了解调查与员工对企业激励管理的认可等,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和谐、公平的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中注入更多人性化理念,环境对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重要作用,环境能够愉悦员工心情,使得员工对企业有更多满足感,获得员工的认可。

2.营造更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并散发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息,进一步凸显企业文化特色,以此与员工产生共情,使得激励理念中的精神激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氛围对员工有直接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氛围将员工在工作中的心理体验加强,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3.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不能忽略员工的工作感受,积极与员工沟通,尽量满足员工提出的合理请求,及时了解员工对企业工作的满意度,以更合理的手段去巩固员工与企业沟通的纽带,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困惑,发挥激励体系引导作用,提高企业管理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管理帮助,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才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激励理论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管理机制,打造公平、公平与公开的竞争平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及时以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将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带动,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企业营造更加有利的人才竞争条件,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理论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